Re: [轉錄] 外商控制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開始了殖民 …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在雨中如何不狼狽￾NN)時間19年前 (2005/08/12 11:0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dshih (史老哥)》之銘言: : 而這篇文章出現的目的依我看並不是要反對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 : 只是先起個頭 之後老共要把外資絞殺時多一份正當 多一股民氣 據我的理解 左大培這種意見在大陸學界(尤其是經濟學)也是少數 更不要說是官方 底層民眾當然有民族主義或所謂民氣存在 不過這種民族主義以政治層面的為主 而且主要集中針對日本的軍國主義復辟 一般不太涉及經濟領域 算是半截的或虛有其表的民族主義 中共官方在政治上當然還保有一定的獨立自主性 不過它今天在經濟上會不會或能不能"絞殺"外資 我想左大培的文章已經點明了 他在前引網站上的其他文章有更詳細的數據資料 左大培文章的意思在我看來是在警告 經濟上的依附最終將導致政治上的依附 而中國在經濟依附方面已經走得很遠了 : 今天我們看到的全球化 其實根本就是西方用經濟殖民全世界 : 破法只有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西方的講法是打不過就先加入再打過 : 老共用廉價勞動力反過來搶優勢這招 的確是打的西方無法招架 : 日韓港台都用過這招 不過都沒有老共的內力就是了 事實上 恐怕正是常說的日韓台的"東亞奇蹟"經驗說明了光靠廉價勞動力打不過西方 日本第一個要扣除 日本在二戰前就已經是先進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國家 戰爭期間又得到大幅增長 即便經過美軍的轟炸 戰敗時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仍然超過戰前(林直道<現代日本經濟>) 而戰後的增長固然與工資長期壓低有關 但之所以有"奇蹟"之名關鍵就在於廉價勞動力之外的東西 包括技術設備投資 因冷戰而來的廣闊海外市場 獨特的生產組織 等等 至於台韓雖是前殖民地 但關於戰後的發展 幾乎所有談東亞發展的論著都會提到廉價勞動力之外的因素的關鍵作用 諸如廣泛的土地改革 極特殊的冷戰結構 洽逢資本主義黃金年代 等等 中國之所以有較強的"內力"的原因有些爭議 左大培認為是毛澤東時代的深厚基礎 但不論如何 中國的工資不是世界最低的 光以廉價勞動力來論實在無法解釋中國優於印尼印度或非洲的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48

67.87.248.178 08/12, , 1F
T大所言甚是 小的在此受教了 感謝感謝
67.87.248.178 08/12, 1F
文章代碼(AID): #12_15c1d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2_15c1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