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真實成本?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時間19年前 (2006/05/14 13:2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2 (看更多)
原po這個題目很有意思。 首先先說個人認為的看法: 貨幣不是一個全宇宙通用的資源『媒介』 各國的貨幣,甚至是貨幣的基準--貴金屬… 都只是在人和人之間交換資源時使用的媒介而已。 在目前,貨幣這種東西和自然的循環沒有關系, 因為自然和宇宙的循環所使用的『媒介』是『能量』和各種『物質』 就算是生命和生命間的交互作用,它們的媒介也是『蛋白質』不是『貨幣』。 所以才會有人說, 人類活動在自然間所付出的『成本』,對人類來講是無意義的。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脫離了和自然間的制約… 因為我們手上剛取得可以抗衡自然、改造自然的東西。 不是別的,那就是『石油』和『電』。 這兩種東西的出現讓人類擺脫了以前和大自然相生的共存環境, 也為人類創造出了屬於自已的生境… 這時候也才開始了所謂的成熟的『經濟』環境。 也才開始出現真正的『貿易戰爭』。 以前的經濟鍊是: 大地--農業(牧業、製造業)--商業(貿易)--消費者 -- 回歸大地 資源收集者 --政府學校-- 現在的經濟鍊則是: 大地--農業(牧業)--商業-- --政府與資源分配者--再加工-- 石油--製造業(農牧)--二次製造--商業--政府與資源分配者-- --電 --製造與研究--商業-- -- …無止盡循環。 --學校--製造業--其他 --資源回收業--再加工-- …廢料 …有時無法回到大地。 以前我們是自然生態網的一部份, 現在我們用手上更多的資源和自已發明出來的資源計量單位(貨幣)自成一生態系統 然後現在,因為網路和電腦的出現,經濟生態系也愈來愈復雜, 這也造就了現在飛耀性的經濟成長和高速的通貨膨脹。 (當然,這和金本位制的失效也有關系)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這個生態系中, 再納入讓資源『重回大地』的機制。 或是至少納入讓部份所謂的廢料和原本不重視的奪取成本納入生態網中。 (石油、電、太陽能、生物科技算是我們另外奪取的資源) 如果要這樣作的話,就多設立一些期貨市場。 京都議定書的二氧化碳期貨市場就是個好例子, 同樣的,資源回收產業也是,我們也可以利用研究上,增加使用資源的效率上下手。 總之就是把連接『大地』的線接起來… 不然就是改而向地球之外的來源索求資源來源。 也有可能是兩者共存。 很幸運的是, 雖然步調慢了點, 人類已經開始在作了。 這也是我們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 慢慢的向『神』的方向,進化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232.165

05/14 15:29, , 1F
最後一段...神?
05/14 15:29, 1F
Mares:轉錄至看板 Ecophilia 05/17 22:31
文章代碼(AID): #14Ph_DzT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4Ph_DzT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