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有人有這樣"放空"美股的經驗嗎?

看板Foreign_Inv (海外投資)作者 (可以吃嗎?)時間12年前 (2012/11/25 15:3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mauricew (Money talks)》之銘言: : 看過很多人 放空美股 都買美股放空型ETF : 不過因為放空型ETF的追蹤誤差 : 所以都不敢持久 : 請問有人用這樣放空採用"short去買作多型ETF"的經驗嗎? : 效用怎麼樣? : 這與台灣的融卷放空一樣吧? : 會不會無卷可借? : 追蹤效果應該是100%吧? : 是否還有而外的利息收入? http://goldtrade-bear.blogspot.tw/2008/11/etfs.html google找的,看他第五點的說明大概可以知道這種ETF的組成方式,當然我覺 得更可能的做法是用期貨來複製指數跟調整槓桿。 可以看得出來追蹤誤差的來源在於它沒辦法做到完美維持同樣槓桿,因此每 次調整槓桿時就會有誤差產生。你要把原本線性的東西變成指數型這是無把 避免的。 至於績效表現如果盤勢是一個方向一直走應該誤差可以最低,就等於同向一 直加碼/減碼而已。而一直震盪,要不斷反向調整槓桿的話耗損可能最快。 short作多型跟買放空型意義是完全不同的。short一倍作多ETF你會發現越跌 你的槓桿越低,除非你把放空獲利一直再投入放空才能維持一倍槓桿,但這 樣要投入的交易成本可能還不如直接買放空型ETF比較划算。 至於長期放空槓桿型ETF有沒有賺頭應該也不一定。從數學看這些槓桿型做法 並沒有太大問題,當然它長期一定達不到它所想要的X倍報酬,但其實它背後 隱含的就只是調整槓桿時對標的作追高殺低,這樣的策略不見得能斷論是好 或是壞。最大問題可能在高額管理費跟需要時常調整槓桿的交易成本,這種 先天劣勢可能才是長期報酬差的關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1.3.34

11/25 15:37, , 1F
推 第四段講很好
11/25 15:37, 1F
文章代碼(AID): #1GiSejg8 (Foreign_Inv)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iSejg8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