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MAT新制二戰655

看板GMAT (GMAT入學考試)作者 (依)時間1月前 (2025/03/03 07: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求學背景:逢甲企管 - 英文程度:TOEFL 965 TOEFL 101 - 準備時間:2024 / 10月 ~ 2025/ 1月 - 準備教材:OG, PP, 數學精修班, 貪吃蛇, 舊制全科班 ▌前言: 5年前申請碩士的時候考了4次才考到660,一度非常懷疑自己的智商。 5年後在歐洲讀完碩、工作三年之後心態比較健康 ,為了申請PHD再回來挑戰GMAT一次。 各科都比較平均 (Q85 V83 D80) 新制加上舊制總共考了6次,總共準備時間可能要一年半 ,所以有些心得覺得很適合像我 一樣資質普普的同學。 ▌大致時間軸: 五年前在準備的時候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績 ,很希望能考個700+證明自己 ,所以準備過程 當中心態比較容易爆炸 ,遇到相對難的題目會比較沒耐心 ,也很怕看到自己錯題多 , 對每個科目都比較沒有自己的看法。 從去年2024回來準備的時候,因為在歐洲職場待過三年 ,回來考試相對覺得這只是一場 考試 ,心理壓力小了很多 ,對各個科目也比較有耐心去思考背後的邏輯 ,在準備上比 較得心應手。 準備上,我是2024 10月重新上了數學精修班 , 把一些基礎的觀念和知識考點複習。之 後就接著貪吃蛇去練中難題 。 後來就都把時間花在Verbal和DI上面。 因為過去有上過舊制全科班,這次準備新制大概是從11月開始搭配看一些網路上Ron的RC 和CR影片 ,去理解這兩個科目的底層邏輯 ,12月之後開始大量練習模擬考 ,1月發現D I不太行才開始刷DI題目。 ▌各科心得: Quant 我一直都把這個科目當作最基礎的 ,因為只要花時間基本分數就能拿到 ,所以我 前期在精修班的時候讀了2遍講義的題目,KH在數學觀念和解題的標準化是數學最基礎的 能力 。 我自己考過舊制4次準備快一年,知道新制的數學比起舊制更看重題意理解 ,就是閱讀能 力 ,也就是說數學本身我覺得沒有舊制難。 但如果有這些基礎 ,其實題目讀懂 ,答案很容易就算出來 ,只要有基礎的觀念。 特別覺得新制在一些像是平均、中位數、Percentage Ratio這種看似非常簡單的數學觀念 考一些觀念的盲區 , 只要能提前把這些觀念想通 ,解題上就會很順暢。 Verbal是我比較有心得的部分 ,非英語為母語的考生我有一些建議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 幫助。 CR 的部分,我在準備上是以選項為出發點 , 因為arguement 大家都會找 ,只要有基礎 知識就知道大概要找什麼方向的選項 。 從錯誤選項出發:有很多typical 陷阱 ,像是重述premise 、推翻premise 、時間錯亂 、無效比較 , 或是 可能會影響到argument程度很小等等的典型陷阱。 這些熟悉了之後 ,大部分CR題目在我看來就是2個選項去選。 從對的選項出發:我通常會把對的選項套回argument想通一遍 ,然後我會自己想生活中 有那些相關的情況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重新用自己的經歷把同個邏輯重新出一個題目 ,這個過程走過一遍之後,基本後來換湯不換藥的考點都可以很快解出答案。 我自己在實戰的時候CR是不會看完所有選項的 , 因為我的訓練方式就是快速刪掉錯誤選 項 ,然後對正確選項有感覺就直接選,承受一定風險但穩定的能給RC留更多時間 (新制 兩次CR我都只各錯兩題)。 RC的部分,我是用比較簡單的方法 ,題目我會慢慢的讀完 ,真的去理解文章的邏輯和架 構 , 因為我覺得速讀會來再找文章更浪費時間。 所以我讀過一次之後每一題就30秒之內寫完,關於文章邏輯和架構我會去邊讀邊問自己作 者寫這段的目的是什麼 。 結構部分 :哪一段是Argument、哪一段是 counter argument ,是作者意見還是作者c ite哪個人的意見。 Main idea這種題目我會在思考完之後就大概有個想法在那裏 ,遇到相關的選項如果它的 內容沒有明顯錯誤就直接選了 ,因為main idea很多選項都不能說是錯的 ,只是沒cover 到文章的中心 ,但在讀這些選項的時候我的思緒很容易就被帶走。 DI DS盡量要全對,因為這是只要花時間基本就能掌握的分數。 其他的話我覺得就是以上兩科的綜合能力 ,我把OG刷完之後會把一些常常考的陷阱記下 來,包括 Value percentage ratio 混淆 、圖表延伸 、 Correlation 、 中位數看起 來不能判斷但其實上下限有數據就能判斷 等等 ▌誠心建議: 大推KH數學精修班 ! 會在短時間之內能掌握基礎常考的知識。 大推貪吃蛇! KH選的題目都很用心 ,這些題目認真解過後面會很輕鬆 ,貪吃蛇的答疑時間對一些不清 楚的觀念釐清很有幫助。 最後我覺得Verbal這個部分基礎閱讀能力要有, 平常的累積也很重要 , 有的時候讀懂 和讀不懂就是能不能寫對一個RC題組的關鍵。 不需要太糾結於做題技巧 ,花一點時間去把背後的長難句和邏輯思考清楚,雖然會花更 多時間 ,但這個對基礎的邏輯能力和閱讀能力得提升才是比較實在的 ,我的感覺就是很 多邏輯和RC的那一套只要想過一次,後面很多都是差不多的架構 ,會慢慢地越讀越輕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5.38.169 (澳大利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740957892.A.8DF.html
文章代碼(AID): #1dnEZ4ZV (GMAT)
文章代碼(AID): #1dnEZ4ZV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