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人保額近八年新低

看板Insurance (保險)作者 (錠嵂保險經紀人-松翰)時間14年前 (2010/12/24 23:35), 編輯推噓6(6046)
留言52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0.12.22 10:23 am 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今年前10月壽險業新契約平均保額只有65萬元,創近8年新低,不過 ,保費支卻年年增加,凸顯國人偏愛儲蓄險,把「保險當成定存」。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過去10年,國人購買壽險保費支出,年年正成長,在 2000年時,每人僅用2.8萬元買壽險保單,但到去年,消費者購買壽險的保費支出,已高 達8萬6790元。 保費支出愈來愈多,保額卻愈買愈少,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說,2003年壽險新契約 平均保額下降到52萬元,到2007年底,因為投資型保單大賣,保額回升到99萬元,但隔年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整體經濟環境變化,今年1到10月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下降到65萬 元。 由於國人把「保險當成定存」,保戶紛紛透過銀行,用躉繳(即一次繳清)大量購買年金 險或儲蓄險,結果是保費支出大幅提高,但保額(即人身保障)卻逐年下降。 為抑制躉繳險風氣,金管會宣布,明年2月起,新台幣保單6年期以下躉繳保單準備金利率 將調降1碼(0.25個百分點),代表明年6年的躉繳險保單保費,會比現在多約1.4%。 【2010/12/22 聯合報】@ http://udn.com/ -- 如果沒有投資型保單 應該會更慘 -- 《溫馨、客觀、專業》錠嵂保險經紀人-主任 松翰(淡江保險系) E-mail/MSN: dragon02042002@hotmail.com 手機:0932229329 ◎保險糾紛諮詢◎商品比較分析◎免費保單健診◎個人及團體保險規劃 保險商品推薦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dragon02042002/ 錠嵂商業週刊專欄 http://ppt.cc/!5Pk 感謝網路上超過百位客戶的支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14.171

12/24 23:54, , 1F
個人感覺 這是業務錯誤行銷方式的結果
12/24 23:54, 1F

12/25 00:12, , 2F
個人感覺 這是銀行通路業績崛起的結果
12/25 00:12, 2F

12/25 00:20, , 3F
個人感覺 這是各大公司著重保費的結果
12/25 00:20, 3F

12/25 00:39, , 4F
傳統通路還不是最愛推儲蓄/還本之類保費保額不成比例的商品?
12/25 00:39, 4F

12/25 00:41, , 5F
對平均保額的貢獻 傳統通路笑銀行通路 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12/25 00:41, 5F

12/25 00:49, , 6F
說真的,保險公司也不會支持業務員賣定期壽險,南山有
12/25 00:49, 6F

12/25 00:50, , 7F
優體定期壽險,但是不少南山業務員根本不知道,內勤人
12/25 00:50, 7F

12/25 00:50, , 8F
員對這一系列保單的代碼也比較生疏,很明顯多數業務根
12/25 00:50, 8F

12/25 00:51, , 9F
本打從一開始就沒把這種東西放在心上....
12/25 00:51, 9F

12/25 00:52, , 10F
簡單來說就是佣金導向 不管哪個通路都是如此
12/25 00:52, 10F

12/25 00:53, , 11F
傳統通路不會比較好 所以我才覺得傳統通路沒資格笑銀行通路
12/25 00:53, 11F

12/25 00:56, , 12F
笑銀行通路淨賣些高保費低保障險種 傳統通路自己不也是這樣?
12/25 00:56, 12F

12/25 00:58, , 13F
那又怎樣
12/25 00:58, 13F

12/25 01:01, , 14F
不怎麼樣 都只是一丘之貉而已
12/25 01:01, 14F

12/25 01:48, , 15F
銀行通路應該不是佣金導向吧~~@@
12/25 01:48, 15F

12/25 01:49, , 16F
另外年金險 去計算保額 很怪吧~~@@
12/25 01:49, 16F

12/25 02:18, , 17F
銀行通路平均每個月賣的量可是傳統通路的10倍以上= =以年金
12/25 02:18, 17F

12/25 02:19, , 18F
險、儲蓄險為眾,另外銀行通路也常使出不少讓人頭疼的方案
12/25 02:19, 18F

12/25 02:20, , 19F
如近來夯的外幣儲蓄險,不管是六年或八年或二十年等型,皆
12/25 02:20, 19F

12/25 02:21, , 20F
將總保費加總起來叫客戶採取繳2年即可的方式(相信大家知道
12/25 02:21, 20F

12/25 02:21, , 21F
是什麼方式= =)但通常這種方式不見得對客戶或保險公司有利
12/25 02:21, 21F

12/25 02:25, , 22F
另外這一兩年保額會下降的真正箇中原因,也不難推敲出吧= =
12/25 02:25, 22F

12/25 02:52, , 23F
這現象 10年內都很難改變吧...
12/25 02:52, 23F

12/25 05:35, , 24F
客戶對儲蓄接受度高 請他們買定期都說「啊我沒事錢都
12/25 05:35, 24F

12/25 05:35, , 25F
給保險公司賺走了啊~」
12/25 05:35, 25F

12/25 11:26, , 26F
應該說 不管傳統通路 銀行通路 保戶本身都有
12/25 11:26, 26F

12/25 11:26, , 27F
但是大多數的保戶 其保險觀念來源是...
12/25 11:26, 27F

12/25 12:36, , 28F
與其責怪業務員,保戶自己先提升保險觀念吧
12/25 12:36, 28F

12/25 12:38, , 29F
爭論來爭論去的,我最後還是覺得自己顧好比較重要
12/25 12:38, 29F

12/25 12:40, , 30F
行銷本來就是順勢而為,有機會可以銷售時,業務員何必要跟
12/25 12:40, 30F

12/25 12:43, , 31F
客戶爭論哪一個規畫比較好?講難聽點這根本就是找自己麻煩
12/25 12:43, 31F

12/25 12:44, , 32F
通常的情況之下,客戶也都是覺得終身比較好
12/25 12:44, 32F

12/25 12:44, , 33F
所以業務員就好好賺錢就好了。我們在保險版討論規劃好不好是不
12/25 12:44, 33F

12/25 12:44, , 34F
這並不是業務員刻意帶給客戶的觀念,而是當下的意識
12/25 12:44, 34F

12/25 12:45, , 35F
考慮業務員賺多少跟業務員有沒有找自己麻煩的....:p
12/25 12:45, 35F

12/25 12:47, , 36F
所以我說顧好自己就夠了。銷售跟理論本來就無法相提並論
12/25 12:47, 36F

12/25 12:47, , 37F
打岔一下.這樣跟業務賺或啥的有什麼關係!?= =跳話題也跳太
12/25 12:47, 37F

12/25 12:47, , 38F
我今天已經覺得我的規劃做得夠好了,還是會有人要來質疑
12/25 12:47, 38F

12/25 12:48, , 39F
大了= = m同學是水瓶座的!?
12/25 12:48, 39F

12/25 12:49, , 40F
我是回答y同學的那段喔,看不出關係我可以詳細為你解釋...:p
12/25 12:49, 40F

12/25 12:49, , 41F
而且他那段也是跟本文有關的喔,就是要表示「業務員本來就不需
12/25 12:49, 41F

12/25 12:50, , 42F
為了國人保額低負責,這是客戶自己要的」。我同意他說的,但是
12/25 12:50, 42F

12/25 12:51, , 43F
業務可以自己不管規劃好壞,有機會銷售就好,但保險版還是應該
12/25 12:51, 43F

12/25 12:51, , 44F
討論「保額低保費高的問題」。
12/25 12:51, 44F

12/25 12:54, , 45F
喔喔喔!可是...你這樣引申好像有點硬= =
12/25 12:54, 45F

12/25 12:55, , 46F
文所述應是客戶針對這幾年市場狀況與風險考量所做選擇
12/25 12:55, 46F

12/25 12:56, , 47F
Y所言應該是保戶應提升本身的觀念並管理好自己的保障不是!?
12/25 12:56, 47F

12/25 12:58, , 48F
不過第三行又跑回討論銷售了= =這哪一招...話題混著打...
12/25 12:58, 48F

12/25 12:59, , 49F
不會啊,第一行是說保戶自己要負責。二三四五行是說業務沒義務
12/25 12:59, 49F

12/25 13:00, , 50F
放棄銷售機會去違逆客戶本來的意思來找自己麻煩。蠻連貫的啊
12/25 13:00, 50F

12/25 13:03, , 51F
因為上面的很多推文都把「低保額」的問題歸因到「銷售端」,他
12/25 13:03, 51F

12/25 13:04, , 52F
只是提出「銷售端沒有義務為客戶的選擇負責,那都是客戶要的」
12/25 13:04, 52F
文章代碼(AID): #1D5Bt2Jr (Insurance)
文章代碼(AID): #1D5Bt2Jr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