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抗壓應力 vs 壓縮應力
看板Mechanical (機械)作者tinypon (Mirror Mask)時間16年前 (2009/05/08 14:37)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wapi (a4AC5u)》之銘言:
嗯……
這次,我試著參考著機設的書
也參考了"中華民國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在此稱參考1),
和某大重工公司的設計書(參考2)
首先,因為設計的材料為:IS-2062 Gr. B(這是印度規格)
規格如下:
Tensile Strength Min. MPa: 410
Yield Strength Min. MPa: 240
參考網頁:http://mdmetric.com/tech/chempropi.htm
從"參考1"提到,若形狀規則之建物,可採靜力分析方法
其設備最小設計水平總橫力的公式:
0.3*1.5(I)*1(SDS)*自重
I:用途係數
SDS(工址短週期設計水平譜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比值,< 1
垂直力:水平力/2
因為我目前所設計的設備符合上述描述,故採靜力分析
: 風力可以設定本地最大風級,換算成面壓,風的方向可以采用改變壓力方向來近似
風力計算就是採上述算法,台灣有高度對應的風壓值
所以風力沒問題
至於設計的部份,
我決定使用"Maximum Distortion Energy Theory of Failure"作為設計依據
安全係數為3
最後還是用靜態負荷作為設計的概念
我想最具爭議的,應該是以靜態負荷作設計的概念
還有別的要再加入考慮的嗎?
------------------------------------------------------------------------
再來,從參考二,我也是發現對方也是把地震力與風力作為靜態荷負
可是完全沒用到機設的公式
而是直接把Allowable Stress乘上幾個係數得到 Allowable Tensile Stress
和 Allowable Compressive Stress
可是從上述的網頁中的材料表,只給 Yield Strength 和 Tensile Strength
機設的設計依據,也是採用 Yield Stress
連去請教某工程顧問公司的工程師,也是堅稱,設計時不採用Yiled Strength
而是採用Allowable Stress...
我是傾向接受機設所講的資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2.48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echanical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