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揪團團報 PMP
※ 引述《birdpon (Dame un beso)》之銘言:
: 以一個要求五年工作經驗的伺服器產品經理來說,
: 應徵者A是十年的金融業經驗外加PMP認證,
: 應徵者B是五年的筆記型電腦產品經理經驗。
: 誰的贏面大?又,為什麼?
風波過了幾天,應該可以回到理性討論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一直想回答 it depends
但是又怕被噓說沒說服力,講了等於沒講。
我承認以我過去以及現在所待的這一行,是 B 的贏面大。
但我正在談的下一個工作,是直接挑明了 PMP is a must。
所以,我現在的回答仍是 it depends.
: "隔行如隔山"換成"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聽起來比較高尚是嗎?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 是包含您所謂的 "眉角","隔行如隔山"
。但 "隔行如隔山" 確實不等於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
不過,在這裡玩白馬非馬的文字遊戲會失焦就是了。
竊以為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 實在是個很繞口的名詞,或許是
為了盡可能套用到廣泛一點的領域而創出來的詞彙,甚至我個人覺得已經到
達籠統的地步了。但跟高不高尚應該沒啥關係。
: 企管這領域,每年都有很多"企管巫醫",他們在做的事情就是"舊瓶新裝",
: 把一些早就為人所知的概念,用另一個新名詞包裝之後,就變成一個新學問。
: 最好的例子就是"藍海策略",它根本就是差異化和核心境爭力的代名詞而已,
: 問題是當初一出來,是怎樣的引起市場的追逐和目光?
: 如果真的對企管這領域有所瞭解的人,又怎麼會為它所惑?
在下完全認同每年都有些嘩眾取寵的新話題熱門書。藍海策略我有去買,去讀
。但是我跟我看到我的同事在拜讀時,是曾提醒他們盡信書不如無書的。但我
也沒去跟同事們辯就是了。畢竟,有看些流行書,多少激發他們動一下腦筋,
總是好過完全不看書。
就我觀察我周遭的 MBA,能有您的真知灼見的不多。
因為我看到我的前公司的 PM 主管(米國 CMU 的 MBA, 沒有 PMP) 與底下的
PM 在開新產品的案子時是把藍海策略放在桌上當工具書參考的。當時我心裡
想笑,但卻又不方便表示意見。
: : PMBOK 的 PMP 應該都會在 PMBOK 的一再重複 EEF 下,知道永遠要尊重各行
: : 業的眉角的。
: 眉角光是尊重是不夠的。
: 以PM經常要和RD溝通討論的情形來說,
: 不只要尊重,還要達到"可以互相溝通"的水準。
同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83.33
※ 編輯: sbwu 來自: 61.216.83.33 (05/29 00:59)
※ 編輯: sbwu 來自: 61.216.83.33 (05/29 01:05)
推
05/29 01:45, , 1F
05/29 01:45, 1F
推
05/29 21:30, , 2F
05/29 21:30, 2F
→
05/29 22:19, , 3F
05/29 22:19, 3F
→
05/30 11:00, , 4F
05/30 11:00, 4F
→
05/30 21:09, , 5F
05/30 21:09, 5F
→
05/30 21:10, , 6F
05/30 21:10, 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_Managem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