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有關專利產業廉價化

看板Patent (專利)作者 (搜尋男孩)時間17年前 (2007/11/04 11:02), 編輯推噓8(8017)
留言25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台灣的專利產業已經進入廉價化了 一直到最近,從我的一個非常要好的資深IHPE, 親口告訴我這個行業的未來會如何發展 可能大家都會沒飯吃,我想應該也是無法抵擋的發展 由於台灣的電子產業是世界一流 於是應運而生的出現本土超級三大美國申請專利事務所 這些事務所裡面IFPE動輒超過50人直向百人逼近 每一家每年申請美國超過上千件,營收以億計, 幾乎每個月都招新人,起薪高,福利好,員工旅遊,分紅, 永遠都有寫不完的案子,也有台清交的博士投入寫案, 這與小小科技公司的一人專利部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這三家事務所的客戶都是園區的超級大咖 像是聯*, 奇*, *景, *原, *發科, 華*, *映, 友*, 等等台清交應屆畢業生第一志願科技公司 這樣的智財盛況,我想是專利業的驕傲 然而,所謂的亮眼營收,卻是大陸代工衝出來的 大家都有接過詐騙電話,台灣詐騙集團設點內地, 任用大陸妹狂CALL,再由台灣槍手請款,這樣兩岸分工的模式, 以三大裡面的某家*群為例, 所任用的工程師幾乎全部寫中文案, 中文寫完後廉價丟到大陸翻譯事務所翻成英文,日文,德文, 舉個例而言 RD一件案子申請五個國家 (台中日美歐) 台灣工程師使用兩天寫完一件中文案 (成本約一萬) 用極度便宜的價錢在短時間請大陸人翻成英文 日文 然後再跟客戶收差不多一百萬 我的資深IHPE好友為何會開始知道這個情形 是因為他從英文稿中看到了一個不該看到的東西 他在很多件英文稿的中間上方,看到了 [譯者:SY*******] 他覺得很怪,照理說美國申請案一件動輒收費十幾萬,為何非原來工程師寫 於是他就上網去查,才知道原來SY是一間南京的大型翻譯事務所 http://www.sunyu.com/hr/index.htm 這間翻譯事務所,所任用的大陸翻譯大內高手超過兩百名 用非常便宜的價錢,來替台灣公司操刀 後面的六個星號,就是他們的員工代碼, 他越覺得越不可思議,就深入詳細調查, 沒想到連美國後續案,大陸後續案都幾乎整個外包了, 所以有時候他接到的是,報導連同答辯稿一起寄到的情形, 他覺得怪的是有時公司都還沒提出意見,為何答辯稿也準備好了,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外包的關係,把全部資訊都塞給發明人, 我現在說的不僅是剛剛那家事務所, 台灣的很多事務所,直接任用剛出社會的畢業生, 用寫期末作業的方式處理專利,想的是 反正一年半後專利才會開始審,這段空窗期能賺越多越好, 咬文嚼字,專利範圍亂七八糟,反正很多IHPE也看不大懂,不是嗎? 一年多後美國案審下來,開始煽動客戶提RCE,提答辯,提上訴 申請=>非最終核駁=>最終核駁=>RCE=>非最終核駁=>最終核駁=>RCE=>最終核駁=>上訴 反正上訴後都還要很久才會下來,請個菜鳥工程師套格式寫個上訴書大賺特賺何樂而不為 然而,沒錢的客戶應該還有下面這條路可以走 申請=>非最終核駁=>最終核駁=>RCE=>非最終核駁=>最終核駁=>RCE=>最終核駁=>放棄 用菜鳥用大陸仔用外包拼命寫案子,然後不斷的要公司再花冤枉錢急救, 好不容易,花了好幾十萬後換來一張範圍破綻百出的專利證書當壁紙貼, 外國客戶請大陸日翻中,請大陸英翻中, 台灣的專利審查委員,審的案子是大陸人寫的, 這樣嚴格來說,台灣已經被統一了, 中華台北智慧財產局,中國台北智慧財產局 這是專利界開的大玩笑, 我要談的並不是針對台灣專利界的未來 在精品業,burberry不鳥英國皇室直奔大陸設廠, 為了賺更多的錢 把[文字工作]包給大陸應該是個最划算的方法 其實台灣應該已經被對岸統一了 台灣的專利界廉價化 台灣的專利界中國化 台灣的專利界大陸化 這是絕對你我都無法抵擋的趨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3.133

11/04 13:19, , 1F
埃...能怎辦 環境就是這樣發展
11/04 13:19, 1F

11/04 13:23, , 2F
這種行業的性質就是這樣,翻譯是很大的成本,現在逐漸往大
11/04 13:23, 2F

11/04 13:23, , 3F
陸丟。最糟糕的是後續的核駁等等程序也被大陸接手...
11/04 13:23, 3F

11/04 13:24, , 4F
只能說出口案這一塊,會被大陸吃掉很大一部分
11/04 13:24, 4F

11/04 13:42, , 5F
進口案早就淪陷光光了,連出給外國客戶的英文報導都是大陸
11/04 13:42, 5F

11/04 13:43, , 6F
工程師代工
11/04 13:43, 6F

11/04 13:43, , 7F
各家事務所作法不同,有的是找大陸事務所合作,有的是自己
11/04 13:43, 7F

11/04 13:44, , 8F
在大陸養工程師
11/04 13:44, 8F

11/04 13:44, , 9F
不只這行吧?各行各業都有這種狀況....
11/04 13:44, 9F

11/04 13:45, , 10F
老實說我覺得美國事務所把案件丟給印度阿三的可能性似乎
11/04 13:45, 10F

11/04 13:45, , 11F
也不小,看過幾次美國來的進口案,英文寫得太詭異了
11/04 13:45, 11F

11/04 15:10, , 12F
剛畢業的沒什麼不好~沒有誰是一開始就有經驗~
11/04 15:10, 12F

11/04 15:11, , 13F
不過用翻譯社的是降X嗎? 真是訝異
11/04 15:11, 13F

11/04 15:14, , 14F
應該不是我猜的~誤會
11/04 15:14, 14F

11/04 18:56, , 15F
專利領域提早統一嗎?
11/04 18:56, 15F

11/04 22:38, , 16F
申請大陸案時~不都已經統一成中國台灣省:P
11/04 22:38, 16F

11/06 20:13, , 17F
至少我知道的萬X沒有如此幹..
11/06 20:13, 17F

11/07 00:57, , 18F
原po講的太好猜了美國案大事務所只有冠群 將群 巨群
11/07 00:57, 18F

11/07 00:58, , 19F
還有北美 長江 連邦 一猜就知道是哪家事務所
11/07 00:58, 19F

11/07 00:59, , 20F
大客戶的話可能是友訊 友達 展碩 華碩 奇美 奇景 智原
11/07 00:59, 20F

11/07 01:01, , 21F
聯發科 聯詠之類的 園區美國案大申請量就只有這幾家了
11/07 01:01, 21F

11/07 08:54, , 22F
用=順與=翻譯的應該是將X
11/07 08:54, 22F

01/19 19:37, , 23F
*群直接寫US案的工程師不多 多半是寫好後用翻的..
01/19 19:37, 23F

01/19 19:38, , 24F
不過大陸案翻譯的品質真的差 加上 Review的工程師
01/19 19:38, 24F

01/19 19:39, , 25F
能拿到的績效點數很少...有些人根本就隨便review
01/19 19:39, 25F
文章代碼(AID): #17BJOr1E (Patent)
文章代碼(AID): #17BJOr1E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