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好奇問一下可能屬於總經的科技泡沫問題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藍田五十弦)時間21小時前 (2025/02/21 12:50), 21小時前編輯推噓39(456109)
留言160則, 55人參與, 16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安安 這兩年AI出來,很多科技公司估值都上升 假設本益比不變,或是不要變高太多的情況下 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上升,代表營收大幅上升 但營收大幅上升,勢必消費力也要大幅上升 例如NV賣顯卡給Meta,Meta賣服務給消費者 但消費者的消費力並沒有增加那麼多 Meta卻花那麼多錢跟NV買顯卡(算力) 這時候如果Meta股價被推升 那算不算是泡沫? 主要我想問的是,消費者身上的錢就那麼多 再怎麼榨也不會更多了 那上升那麼多的營收(估值、股價)是哪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4.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0113410.A.158.html

02/21 12:51, 21小時前 , 1F
掠奪其它國家資源而來
02/21 12:51, 1F

02/21 12:51, 21小時前 , 2F
打不過就加入啊
02/21 12:51, 2F

02/21 12:54, 21小時前 , 3F
樂觀的情緒來的啊
02/21 12:54, 3F

02/21 12:54, 21小時前 , 4F
看AI有沒有帶來更多的生產力阿
02/21 12:54, 4F
AI有,但再增加生產力 消費者也不會用更多錢買啊 這是我好奇的點 例如Netflix用AI增加了生產力 但消費者要訂閱的早訂了 沒訂的可能也不會訂 這樣營收不會增加,相對股價也不會吧?

02/21 12:55, 21小時前 , 5F
科技股估值提升 生產力未達 就是其他產業估值下降
02/21 12:55, 5F

02/21 12:55, 21小時前 , 6F
meta很多可能是靠廣告收入 那就是廠商給的錢
02/21 12:55, 6F
所以Meta用了AI以後 讓廠商更願意投錢嗎? 但廠商投了更多錢 還是要基於投了這些錢 消費者會增加消費吧?

02/21 12:58, 21小時前 , 7F
netflix你用正常邏輯也是訂閱的都訂了不該更賺 但他
02/21 12:58, 7F

02/21 12:58, 21小時前 , 8F
用提升訂閱價格/抓共享帳號 還有節省拍片開銷等還是
02/21 12:58, 8F
※ 編輯: Deltak (220.133.14.46 臺灣), 02/21/2025 12:59:13

02/21 12:59, 21小時前 , 9F
不對 現在科技業裡訂閱AI服務的越來越多 AI的確有
02/21 12:59, 9F

02/21 12:59, 21小時前 , 10F
帶來生產力的提升
02/21 12:59, 10F

02/21 12:59, 21小時前 , 11F
繼續推升他的營收 所以有時候不是那麼直觀的事情
02/21 12:59, 11F

02/21 13:01, 21小時前 , 12F
我只是推測 比如說用AI更能精準投放廣告給消費者 讓
02/21 13:01, 12F

02/21 13:01, 21小時前 , 13F
消費者更願意去點這些廣告 那就提升了廣告的點擊率
02/21 13:01, 13F

02/21 13:01, 21小時前 , 14F
那對廣告商來說 可能就覺得這個有用 但有點廣告是否
02/21 13:01, 14F

02/21 13:02, 21小時前 , 15F
等同於消費者有花錢我覺得或許不一定
02/21 13:02, 15F
假設這些都成真 消費者確實更願意消費 但,消費者的薪水是固定的,或是沒有提升太多 付給NF、YT等…可能就沒了 今天廣告讓消費者消費 那另一方面就會減少其他地方的消費 等於說是科技業把其他地方的錢吸走了 這樣對嗎?

02/21 13:03, 21小時前 , 16F
增加生產力另一個面向是節省成本 不一定是增加消費
02/21 13:03, 16F

02/21 13:03, 21小時前 , 17F
生產力是有提升的 營收也是有增加的 你該懷疑的是
02/21 13:03, 17F

02/21 13:03, 21小時前 , 18F
營收增加的幅度跟股價增加的幅度是否合理
02/21 13:03, 18F
這也是一點 不過我也好奇的是 消費者的支出其實一直在沒有變 然後薪水也沒有提升太多 等於全世界的人支出是固定的 假設NV股價成長了兩倍 那NV可能把這些支出吸走了不少 或是科技業整體吸走了很多 那其他產業應該要下滑才對?

02/21 13:05, 21小時前 , 19F
消費者錢有變多啊 大家都買了一堆VOO資產不就一起上
02/21 13:05, 19F

02/21 13:05, 21小時前 , 20F
去了
02/21 13:05, 20F

02/21 13:05, 21小時前 , 21F
跟樓上一樣 我覺得你關注的重點應該是股價/估值增速
02/21 13:05, 21F

02/21 13:06, 21小時前 , 22F
你沒加薪嗎?消費者的錢怎麼會沒變多
02/21 13:06, 22F
NV股價變兩倍 我薪水有變兩倍嗎==

02/21 13:07, 21小時前 , 23F
是不是和營收/利潤增速有匹配 另外 消費者的錢不一
02/21 13:07, 23F

02/21 13:07, 21小時前 , 24F
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上升,代表營收大幅上升 <-誰說一
02/21 13:07, 24F

02/21 13:07, 21小時前 , 25F
定是這樣 一開始的推論邏輯如果是錯的話後面都有問
02/21 13:07, 25F

02/21 13:07, 21小時前 , 26F
題了
02/21 13:07, 26F
※ 編輯: Deltak (220.133.14.46 臺灣), 02/21/2025 13:07:26

02/21 13:07, 21小時前 , 27F
定是光靠死薪水 很多消費是有錢人創造出來的 不然像
02/21 13:07, 27F

02/21 13:08, 21小時前 , 28F
降息,QE
02/21 13:08, 28F

02/21 13:08, 21小時前 , 29F
是愛馬仕那類型的股票怎麼能一直漲
02/21 13:08, 29F

02/21 13:08, 21小時前 , 30F
升息拉爆中國房產泡沫,吸乾日本國債,在烏克蘭
02/21 13:08, 30F

02/21 13:09, 21小時前 , 31F
打仗把歐洲資金嚇得逃到美國就行了
02/21 13:09, 31F
還有 89 則推文
02/21 14:11, 20小時前 , 121F
提供滿滿的大平台服務 會吃掉很多原本內需的產值
02/21 14:11, 121F

02/21 14:11, 20小時前 , 122F
像是原本國內廣告商 影音媒體 軟體產業 都會被吃掉
02/21 14:11, 122F

02/21 14:12, 20小時前 , 123F
就像好萊屋海外拓展會吃掉很多國家的電影產業
02/21 14:12, 123F

02/21 14:13, 20小時前 , 124F
你現在商品廣告 詐騙通路 都走FB/IG 或app給他抽
02/21 14:13, 124F

02/21 14:14, 20小時前 , 125F
所以等到營收上不去會大崩就是這樣
02/21 14:14, 125F

02/21 14:15, 20小時前 , 126F
即使營收維持很好,但只維持卻上不去就是崩,因為成
02/21 14:15, 126F

02/21 14:15, 20小時前 , 127F
長型股價還有太多期待成分
02/21 14:15, 127F

02/21 14:18, 20小時前 , 128F
性愛機器人減少人口,營收上不去
02/21 14:18, 128F

02/21 14:27, 19小時前 , 129F
我覺得是未來生產力的投資欸
02/21 14:27, 129F

02/21 14:27, 19小時前 , 130F
當年福特,大量買生產流水線機器
02/21 14:27, 130F

02/21 14:27, 19小時前 , 131F
會不會也被質疑是估值過高?
02/21 14:27, 131F

02/21 14:38, 19小時前 , 132F
你的前提假設就錯了 去年美國家庭財富增長是雙位數
02/21 14:38, 132F

02/21 14:38, 19小時前 , 133F
標普五百盈利增長也是雙位數 大家財富都暴增
02/21 14:38, 133F

02/21 14:39, 19小時前 , 134F
其他產業的確在下滑,你沒有推論錯
02/21 14:39, 134F

02/21 14:39, 19小時前 , 135F
哪來你說的消費力沒有提升 科技革新帶來消費力增長
02/21 14:39, 135F

02/21 14:39, 19小時前 , 136F
很可觀好嗎?這幾年買房買股買幣分紅哪個沒有賺翻
02/21 14:39, 136F

02/21 14:51, 19小時前 , 137F
meta從廣告商撈錢不是消費者
02/21 14:51, 137F

02/21 14:52, 19小時前 , 138F
跟總經殺小關係?
02/21 14:52, 138F

02/21 14:55, 19小時前 , 139F
要看美國消費市場才準
02/21 14:55, 139F

02/21 14:57, 19小時前 , 140F
想想蝦皮/拼多多把零售商搞死的案例
02/21 14:57, 140F

02/21 14:57, 19小時前 , 141F
第一層思考是廣告/平台商+消費者得利
02/21 14:57, 141F

02/21 14:57, 19小時前 , 142F
第二層思考其實是廣告/平台商榨乾所有底層的利潤
02/21 14:57, 142F

02/21 14:57, 19小時前 , 143F
AI是巨獸們的戰爭, 你我都是地上的螞蟻, 買股票是
02/21 14:57, 143F

02/21 14:57, 19小時前 , 144F
至少可以當巨獸寄生蟲苟活
02/21 14:57, 144F

02/21 14:58, 19小時前 , 145F
根本不用加薪兩倍 假設多數人不是月光族
02/21 14:58, 145F

02/21 14:58, 19小時前 , 146F
在樂觀的情緒下 儲蓄變少 就能購買更多東西了
02/21 14:58, 146F

02/21 15:00, 19小時前 , 147F
估值上昇不完全是營收或獲利上昇,你未來成長性夠
02/21 15:00, 147F

02/21 15:00, 19小時前 , 148F
強市場就願意給你較高估值
02/21 15:00, 148F

02/21 15:03, 19小時前 , 149F
現代人的所聞所見都是透過巨頭平台接收的
02/21 15:03, 149F

02/21 15:03, 19小時前 , 150F
自由意志不存在
02/21 15:03, 150F

02/21 15:12, 19小時前 , 151F
泡沫是事後驗證的,沒破就不算
02/21 15:12, 151F

02/21 15:12, 19小時前 , 152F
總經只能拿來聊天,要拿來賺錢的話嗯
02/21 15:12, 152F

02/21 15:26, 18小時前 , 153F
顯卡如果可以拿來創造其他產品營收,就不算是泡沫
02/21 15:26, 153F

02/21 15:27, 18小時前 , 154F
這些科技巨頭未來幾年拿顯卡做了其他產業做不到的事
02/21 15:27, 154F

02/21 15:28, 18小時前 , 155F
甚至於搶了其他產業的利潤,就不會有泡沫出現
02/21 15:28, 155F

02/21 15:29, 18小時前 , 156F
資金鏈有乘數效應,槓桿擴張還是收縮差很多。
02/21 15:29, 156F

02/21 15:45, 18小時前 , 157F
錢堆出來的 金流被吸往科技業 但會均值回歸
02/21 15:45, 157F

02/21 15:59, 18小時前 , 158F
有相關 但是不是"等於"
02/21 15:59, 158F

02/21 16:42, 17小時前 , 159F
已反應
02/21 16:42, 159F

02/21 17:56, 16小時前 , 160F
你的意思是一百年前就有26k了嗎
02/21 17:56, 160F
文章代碼(AID): #1dk0O25O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k0O25O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