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請問~閱讀新的加考題

看板TOEFL_iBT (TOEFL_iBT托福)作者時間17年前 (2008/10/17 00:3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這組我九月有考過 : 因為沒有各位前輩高強的本領 : 只能列幾個重點等高手補完 : 有錯請指正免得誤導大家了 阿阿,這兩題我10/12時也有遇到~~~ 感覺好難,看超久的,這兩篇手上的JJ也很不完整... : 美國電報發展 : 1.電報的發展在美國和歐洲有很不同的命運 : 歐洲傾向由政府統一管制而美國則由私人企業掌握 : 因此美國的電報發展遠比歐陸快(有題) : 2.中間忘了,大致是講電報控制權的轉移,集中形成大企業 : 最後連政府都有參一腳 : 3.最後是說有歷史學家認為電報的發展是communication evolution : 但是也有人認為在電報之前美國的郵政系統和鐵路已經很發達了 : 長距離的連絡 短可縮減在數天內 : 因此電報的歷史地位是被高估了(有題) 〔電話和電報的發展〕 1.先講Telegraph有很重大的意義,然後對比講了歐洲和美國的Telegraph的發展。在歐 洲屬於國有,屬於郵政系統;在美國系統是屬於私有的,但私有化競爭激烈,後演變 成為monopoly而遭受政府監管,但是仍舊依然是私有的。 2.講電報的發明,拉進了long distance communication,但是很多國家就擔心情報外流 。因此很多歐洲國家就在猶豫要不要立法來規範電報行為。之後在美國就用在更加 private 的方面,很多私人商務行為都用電報來聯繫。所以電報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 接受,還說因為電報需要建立net,為之後的網路提供了很多思路,是非常revolution 的發明。 ==>因此美國的電報發展遠比歐陸快(有題) 3.文章最後,開始出現的批判的見解,雖然電報在美國的工業等等方面有很重要的貢獻 ,但是Telegraph作用確實有些被誇大了。雖說telegraph很重要,但是沒有平常說的 那麼重要,因為在當時transportation已經在發展了,縮短了人們間的距離。 : 鳥的叫聲 : 主旨在講鳥類學習如何唱歌的能力 : 1.以前認為鳥類是靠後天學習才會唱歌的 : 因此有人做了個實驗,把一種美國東岸的某A鳥一出生就隔離 : 結果發現他還是會唱歌,不過不像野生鳥唱的歌那麼複雜 : 因此認定A鳥天生就有唱歌的能力,但是後天的學習可以讓內容更豐富 : 2.發現A鳥的歌有"口音",也就是後天學習的部分 : 不同地方的歌除了主音節(先天的)之外,一個地區的A鳥會唱類似的歌 : 3.接著又提到一個實驗就是如果鳥聽不到自己的歌聲會怎樣 : 這次的實驗是另一種B鳥 : 發現如果連自己的聲音都聽不到,B鳥只會發出一些單音稱不上是歌聲 : 4.又是另一個實驗,如果在B鳥出生後的三個月內 : 把做過實驗只會發出單音不會唱歌的B鳥放回去野外,B鳥又會開始學唱歌了 : 若是超過三個月則還是不會唱歌 : 因此認定B鳥有學習的期限即出生後的三個月 : 5.同4.的結論,若野生B鳥在出生三個月內被換到另外一種口音的群體中 : 他會學習新群體的口音 : 若是出生超過三個月,B鳥的口音就不會改了 : 6.相對於5.,文末提到A鳥則是沒有學習期限 : 不管出生多久,只要把A鳥放到新群體中,他就會學到新群體的口音 〔鳥類叫聲〕 研究鳥類是如何學會唱歌的 1.介紹背景說,雖然鳥都會唱歌,但其實唱的調調是各有差異的。然後研究究竟是基因決 定,還是外界環境因素因素決定的。 2.先舉了個例子,是一種finch的鳥 做了個實驗,把他從小時候就單獨養,讓牠聽不到別的鳥唱歌,然後發現當牠學會唱時 唱的調調很單一。然而當把牠在放回原有棲息地後,牠聽完同類的叫聲。又會馬上修正 回來。 3.另外一個例子,whiteXXcrow(烏鴉?),牠的叫聲很有自己的語言模式(dialect),研究 還發現過了三個月以後,再讓牠回到原棲息地,他就沒辦法在學習調整其口音了。 4.有考兩種鳥三個實驗結果的比較 --------------------------------------------------------------------------- 單詞題,ultimately,reinforce,proliferate or proliferation,superb, optimal ,blur,unreceptive,mimi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5.90 ※ 編輯: kuo42 來自: 220.142.5.90 (10/17 00:40)

10/17 00:44, , 1F
收文!
10/17 00:44, 1F
文章代碼(AID): #18zsv1-s (TOEFL_iB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zsv1-s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