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為何現在世界的樣子不符合效益主義?
※ 引述《souldragon (太極螺旋)》之銘言:
: 經濟學的問題不止在效用沒有最大化上
: 而是在對效用的定義從根本上就出了問題
: 以心理學最後通牒的實驗為例 A出100元
: B佔有99元只給C 1元 經濟學會認為這是效用最大
: 因為1元比零元好 對B和C而言都是從零變成正值
: 所以經濟學家會認為第三世界的血汗工廠沒有什麼不合理
: 偏偏人類社會的經驗就不這麼認為 若你只給1元
: 多數人寧願雙方都得不到也要懲罰單方面的自私行為
: 人性心理所認為的效用最大 最低標準約在2-4成的分配
: 若經濟學知道要把人是理性的定義修正成有限理性
: 不然不符合現實的模型 那連效用的定義也該大幅修正
: 例如C在市場裡如果只能拿到1元 就是無效用及市場失靈
: 那種從零變正就是效用最大的思想 經濟學仍然奉行不悖
: 然後繼續去玩它的量化數學 完全不符合人性社會價值觀的模型
: 這種理論早該被典範轉移了 拿一把錯的尺永遠量不到正確的答案
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請指教
你的見解是:
1. 經濟學說市場會讓效用極大化 (先假設沒有外部性、資訊不對稱那些問題....)
2. 如果世界上有100元,B拿99元,C拿1元,經濟學認為這效用最大
3. 社會經驗顯示,C拿1元很不爽,通常要 B 拿70元,C拿30元,效用才最大
(B多拿的29元,給B的邊際效用小於給C,所以把那29元給C,效用能增加)
4. 由 1,2,3 得要不就是經濟學對效用的定義有問題,
要不就是市場讓效用極大化的說法有問題
如果我對你的見解沒誤解,那有幾點回應跟想法:
1. 經濟學說的是市場(在一定條件下)會達到 Pareto 效率性,
而不是市場讓效用極大化。
2. 把 B 的29元拿給 C 是不是 Pareto 改善?
如果 B 不管他人死活,則不是 Pareto 改善。
如果 B 討厭貧富差距,則是 Pateto 改善。
的確,一般情況下,如果沒特別提,經濟學通常假設 B 不管他人死活。
3. 如果 B 討厭貧富差距的話,C 吃的少,不僅影響C的效用,
也影響 B 的效用,這表示 C 的消費具有外部性。
原先的說法「市場(在一定條件下)會達到 Pareto 效率性」就不成立了。
4. 不過現在也有很多研究,在討論 B 也管他人死活的情況下,
市場結果是什麼?什麼是最適的分配?政策該怎麼辦?
所以經濟學並不是如你所說的一成不變
但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為何,需要高手來介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7.87.145.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sk-why/M.1412625392.A.E14.html
推
10/13 05:26, , 1F
10/13 05:26, 1F
推
10/13 23:03, , 2F
10/13 23:03, 2F
→
10/15 02:19, , 3F
10/15 02:19, 3F
→
10/15 02:21, , 4F
10/15 02:21, 4F
→
10/15 02:22, , 5F
10/15 02:22, 5F
→
10/15 02:23, , 6F
10/15 02:23, 6F
→
10/15 02:25, , 7F
10/15 02:25, 7F
→
10/20 20:17, , 8F
10/20 20:17, 8F
推
10/20 21:01, , 9F
10/20 21:01, 9F
→
10/20 21:02, , 10F
10/20 21:02, 10F
→
10/20 21:04, , 11F
10/20 21:04, 11F
→
10/20 21:07, , 12F
10/20 21:07, 12F
→
10/20 21:09, , 13F
10/20 21:09, 13F
→
10/20 21:11, , 14F
10/20 21:11, 14F
→
10/20 21:13, , 15F
10/20 21:13, 15F
→
10/20 21:14, , 16F
10/20 21:14, 16F
→
10/20 21:15, , 17F
10/20 21:15, 17F
→
10/20 21:17, , 18F
10/20 21:17, 1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sk-wh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