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透視法這麼晚才被發明出來呢?
所謂的透視技法是在二維平面上表現出三維立體空間,
讓人眼在平面上「也能夠」感受到遠近感及立體感,
亦即人眼在三維立體空間本來就是能清楚接收到透視感,
透視的存在目的原本就是為了「在平面呈現出原本人應該看到的立體東西」。
要沒學過透視的人畫出一個立方體和圓柱體,
基本上當然不會畫出朝一點、兩點或三點收縮的樣貌,
因為我們平常較常看到的圓柱或立方體,
也不會是離眼睛遠到會呈現出往幾個點收縮的距離。
「透視」在人眼中出現的條件,原本就是「夠遠、夠高、夠深、夠長」的立體物。
站在台北101門口仰望它的外觀,101會朝天空收縮;
遠方的山的顏色會比近處的山的顏色更淡且藍;
一條直線鐵軌會往地平線那端平均收束為一點;
相機或攝影機從人的頭頂往下拍,頭看起來會特別大而腳特別小——
這些都是人眼顯而易見的透視。
而我們看擺在桌上的水杯、面速力達姆的罐子或剛買還沒拆封的包裝盒時,
看起來並不會特別明顯朝某個點收縮。因為它離眼睛很近。
要畫出完全正確的透視需要學習以及需要工具輔助沒錯,
但是「透視本來就是為了表現人眼平常在三維空間看到的大東西」,
要說文藝復興以後的人類才開始學習並具備這種能力,聽起來不太合理。
透視要呈現出的樣貌同時具備了立體感以及遠近感,
但是要在平面上呈現出立體感的情況不一定需要透視,
「正投影」就已經能完整呈現出立體感了。
視平線和消失點的概念我認為應該是在文藝復興後才出現的沒錯,
現今的室內設計圖似乎是需要畫出透視圖的,
但一般單靠三視圖及正投影圖就能完整呈現房子的樣貌了,
意思就是我認為視平線與消失點對於基本生活需求來說是不必要的,
直到食衣不虞匱乏後開始追求藝術表現時才奠定出完整的透視理論,
這點我認為才是合理的,
但並非在這之前的人類沒有能力畫出透視圖,理由如上所述。
--
ψKENOS █◣ ▊ ◥\◣◣\◣▼▼◣◣█◣ ▌ ╬╬
█銀ˊ どんだけ── ◥█◣ )) ▲▲██▲╴▲██▲ ▲ ▌ "囧█ ╬╬
█ˊ魂 你是按怎── ◥█◣ ◢ ▏ ▼██▼ ▼██▼▏███▌m@▼▄ ╬╬
EVERYBODY SAY ◥█◣█ ▼█▇▇█‥ ▇▇█▏◣ ▌ ▲◇" ╬╬
どんだけ── (( ╲ ╲ ◣▼ ▇▇▇ ▼ ◣ ▌▆▆▆ ╬╬
███你是按怎──████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3.2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why/M.1423562277.A.246.html
※ 編輯: ryoslife (220.136.3.228), 02/10/2015 19:03:39
推
02/10 23:48, , 1F
02/10 23:48, 1F
推
02/11 12:39, , 2F
02/11 12:39, 2F
→
02/11 12:40, , 3F
02/11 12:40, 3F
→
02/11 12:41, , 4F
02/11 12:41, 4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5 篇):
ask-wh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