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會不會像香港一樣房子都被大建商壟斷
香港從1841年鴉片戰爭打完後有英國人開始進行房地產炒作的事。之後房子土地一直炒作
炒作到1997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原本的香港人覺得鬆一口氣,想說房價總算會下跌了。但
當時2002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覺得房價下跌大資本家和大建商資產縮水很不厚
道。所以把首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推動的八萬五建屋計劃停辦。從此香港房價一去不復
返。
因為當時小建商都被亞洲金融風暴清得一乾二淨,所以自然只剩下大型建商,像是李嘉誠
的長江實業公司、新鴻基地產等等。
現在美債殖利率已經倒掛,很有可能會有新的金融風暴。我突然覺得台灣的大建商好像也
想學香港一樣先把小型建商鬥垮,之後由大建商壟斷市場。看看遠雄集團的規模、潤泰集
團的規模、國泰集團的規模還有一大堆由財團支持的建商。每一個都是資本超級厚,厚到
就算台灣亡國的照樣活得下去的地步。
那請問房版由經驗的大師們討論看看香港發生的事會不會在台灣發生呢?
Ps.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文章沒辦法標分類,請不要鞭我這點
Ps2.本文開放轉載,也歡迎大家分享出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8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58056571.A.ECC.html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19:16:36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19:17:43
推
07/17 19:20,
2年前
, 1F
07/17 19:20, 1F
→
07/17 19:21,
2年前
, 2F
07/17 19:21, 2F
大建商避稅方式百百種,就跟美國的資本家一樣,各種萬萬稅都推出來就是課不到資本家
的稅。華倫巴菲特也說他秘書繳的稅是巴菲特的兩倍。不要小看有錢人神乎其技的避稅技
術,還有超乎想像的政商關係。
附帶一提,韓國房地產目前被三星建設、現代建設等有財團支撐的建商壟斷,只要維持壟
斷的情況下加稅是沒用的,不如說他們希望繼續加稅把其他小建商鬥垮。
→
07/17 19:21,
2年前
, 3F
07/17 19:21, 3F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19:25:01
→
07/17 19:24,
2年前
, 4F
07/17 19:24, 4F
→
07/17 19:24,
2年前
, 5F
07/17 19:24, 5F
推
07/17 19:25,
2年前
, 6F
07/17 19:25, 6F
→
07/17 19:25,
2年前
, 7F
07/17 19:25, 7F
→
07/17 19:27,
2年前
, 8F
07/17 19:27, 8F
→
07/17 19:27,
2年前
, 9F
07/17 19:27, 9F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19:31:00
推
07/17 19:30,
2年前
, 10F
07/17 19:30, 10F
→
07/17 19:34,
2年前
, 11F
07/17 19:34, 11F
→
07/17 19:34,
2年前
, 12F
07/17 19:34, 12F
我們這種平民小老百姓是買不到真正控股公司的股票。一堆財團都會由一間非上市的控股
公司控制,像是最近很紅的長榮集團的經營權爭議。真正的長榮海運是被張榮發慈善基金
會和張榮發文教基金會掌握。我就問你你要怎麼買基金會的股票,人家是「公益」性質的
財團法人,資金和股利分配都是在「公益」性質的財團法人上。就算買了股票也是要看別
人願不願意施捨給你。
→
07/17 19:37,
2年前
, 13F
07/17 19:37, 13F
→
07/17 19:37,
2年前
, 14F
07/17 19:37, 14F
→
07/17 19:37,
2年前
, 15F
07/17 19:37, 15F
→
07/17 19:40,
2年前
, 16F
07/17 19:40, 16F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19:49:11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19:58:52
→
07/17 20:02,
2年前
, 17F
07/17 20:02, 17F
已修訂,謝謝指教
推
07/17 20:02,
2年前
, 18F
07/17 20:02, 18F
推
07/17 20:05,
2年前
, 19F
07/17 20:05, 19F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20:07:28
推
07/17 20:07,
2年前
, 20F
07/17 20:07, 20F
不要引戰,我需要理性討論。別人看多看空都是他的自由。只要安分守己,有餘力多照護
弱勢和社會議題,這樣就夠了
→
07/17 20:08,
2年前
, 21F
07/17 20:08, 21F
→
07/17 20:08,
2年前
, 22F
07/17 20:08, 22F
不見得,中小建商有些玩高槓桿,有些腳踏實地,有些整天獵地又不蓋房子。其實我覺得
中小建商開高槓桿、獵地、囤房很可惡,但也不得不承認有中小建商的競爭,大建商才不
敢做太誇張的舉動。當時市場只剩大建商那說實話我們所有人都得死。到時候大建商肯定
動政商關係讓買家(一般大眾)買他們的房子,到時候在用房屋數量和現金流搞死小建商
。
→
07/17 20:08,
2年前
, 23F
07/17 20:08, 23F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20:12:05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20:19:01
噓
07/17 20:15,
2年前
, 24F
07/17 20:15, 24F
民調可以信那英國就不會脫歐了,川普也不用當總統了。只要學過統計學和調查方式,民
調想怎麼造假就怎麼造假。如果香港討厭打房就不會一堆人想住公宅。想也知道這是假的
→
07/17 20:16,
2年前
, 25F
07/17 20:16, 25F
推
07/17 20:16,
2年前
, 26F
07/17 20:16, 26F
→
07/17 20:17,
2年前
, 27F
07/17 20:17, 27F

推
07/17 20:17,
2年前
, 28F
07/17 20:17, 28F
我沒有想恐嚇的意思,我也希望台灣能實現居住正義,也希望台灣能跟新加坡多學學他們
的公宅執行方式。但在實現居住正義前必須把所有可能、所有最糟情況都設想過。
→
07/17 20:17,
2年前
, 29F
07/17 20:17, 29F
→
07/17 20:18,
2年前
, 30F
07/17 20:18, 30F
→
07/17 20:18,
2年前
, 31F
07/17 20:18, 31F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20:22:27
噓
07/17 20:19,
2年前
, 32F
07/17 20:19, 32F
這才是最大問題,大建商法務和會計太多也太強了,看看遠雄在桃園機場捷運蓋的房子就
知道。那裏一堆是工商業區卻把房子蓋成住宅區。一來可以迴避持有稅,二來也可以說遠
雄集團是在增加供給,給每個人房子住。我是不知道台灣到底哪來這麼多工商業需求,而
且你跟我講捷運那邊法律問題一大堆為什麼還敢買給不懂法的人。以遠雄的法務部門不可
能不知道這是有法律問題的事,但遠雄都把法律責任丟給買方,大建商都沒做錯事,大建
商都是正直善良的業者,哄抬房價都是小建商和消費者貧民老百姓的錯,就算犯錯了也絕
對不是大建商挖坑給他們跳的。
再說一次,大建商都是奉公守法的,善良的,替社會著想的。就像戈巴契夫頭髮最長一樣
、就像海珊總統最不愛打仗一樣。
推
07/17 20:20,
2年前
, 33F
07/17 20:20, 33F
→
07/17 20:20,
2年前
, 34F
07/17 20:20, 34F
推
07/17 20:22,
2年前
, 35F
07/17 20:22, 35F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20:36:15
→
07/17 20:23,
2年前
, 36F
07/17 20:23, 36F
→
, , 37F
推
07/17 20:26,
2年前
, 38F
07/17 20:26, 38F
→
07/17 20:26,
2年前
, 39F
07/17 20:26, 39F
→
07/17 20:28,
2年前
, 40F
07/17 20:28, 40F
你真棒,小建商倒掉了,大建商肯定會照顧其他多房持有者,肯定不會買新聞帶風向說中
古屋不好,或是買通仲介讓他們只看大建商最新蓋的房子,或是修法規不讓中古屋賣出去
推
07/17 20:29,
2年前
, 41F
07/17 20:29, 41F
→
07/17 20:29,
2年前
, 42F
07/17 20:29, 42F
台灣的政策已經很溫和了,韓國那才是把小建商搞死的政策。楊金龍都只升半碼加上放快
寬信用管制,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財政部和經濟部都護航到這種地步你還想說什麼
→
07/17 20:30,
2年前
, 43F
07/17 20:30, 43F
→
07/17 20:30,
2年前
, 44F
07/17 20:30, 44F
→
07/17 20:30,
2年前
, 45F
07/17 20:30, 45F
→
07/17 20:30,
2年前
, 46F
07/17 20:30, 46F
→
07/17 20:30,
2年前
, 47F
07/17 20:30, 47F
→
07/17 20:30,
2年前
, 48F
07/17 20:30, 48F
→
07/17 20:30,
2年前
, 49F
07/17 20:30, 49F
→
07/17 20:31,
2年前
, 50F
07/17 20:31, 50F
雖然現行打房政策有很大改善的空間,但目前政府還是很照顧小建商
推
07/17 20:32,
2年前
, 51F
07/17 20:32, 51F
加供給的條件是非壟斷且非聯合控制價格。桃園機場捷運有一大堆房子啊,啊只要是全都
是遠雄持有那狀況就是變本加厲。大建商只要狂蓋房子把小建商的持有稀釋掉就變成變相
壟斷了。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20:47:44
推
07/17 20:41,
2年前
, 52F
07/17 20:41, 52F
→
07/17 20:42,
2年前
, 53F
07/17 20:42, 53F
→
07/17 20:43,
2年前
, 54F
07/17 20:43, 54F
→
07/17 20:46,
2年前
, 55F
07/17 20:46, 55F
→
07/17 20:47,
2年前
, 56F
07/17 20:47, 56F
這當然要管啊,總不能因為是小建商就給你開無敵星星吧。假如槓桿開到幾百億的情況下
,賺錢都是小建商剝削社會大眾,賠錢就是金融體系爆掉硬拉社會大眾一起死。不管槓桿
有沒有爆掉社會大眾都會過很慘,所以一定要限制槓桿啊。
※ 編輯: hsiliang (59.127.82.34 臺灣), 07/17/2022 20:51:29
→
07/17 20:59,
2年前
, 57F
07/17 20:59, 57F
→
07/17 20:59,
2年前
, 58F
07/17 20:59, 58F
推
07/17 21:33,
2年前
, 59F
07/17 21:33, 59F
推
07/17 21:38,
2年前
, 60F
07/17 21:38, 60F
噓
07/18 00:07,
2年前
, 61F
07/18 00:07, 61F
→
07/18 00:10,
2年前
, 62F
07/18 00:10, 62F
還是要有配套稅制,但不是像囤房稅這麼簡單。囤房稅最大問題是他只課住宅房,商用房
不課。但一大堆建商把商用房蓋得比豪宅還高級。但以囤房稅的標準漏洞太多。像美國有
個我覺得很好,當房子買入後轉賣時不可超過一定價格,超過一定價格就要課稅。
推
07/18 08:21,
2年前
, 63F
07/18 08:21, 63F
噓
07/18 11:08,
2年前
, 64F
07/18 11:08, 64F
你確定這不是建商買的新聞嗎?新聞製造業你沒聽過?
→
07/18 11:08,
2年前
, 65F
07/18 11:08, 65F
→
07/18 11:09,
2年前
, 66F
07/18 11:09, 66F
→
07/18 16:05,
2年前
, 67F
07/18 16:05, 67F
※ 編輯: hsiliang (119.14.69.27 臺灣), 07/18/2022 16:58:03
※ 編輯: hsiliang (119.14.69.27 臺灣), 07/18/2022 17:08:16
→
07/18 23:12,
2年前
, 68F
07/18 23:12, 68F
home-sa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86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