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生小孩的人過得不好,後輩看到當然不生啊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 (Cheshire Cat)時間7月前 (2024/11/26 07:51), 7月前編輯推噓27(270100)
留言127則, 26人參與, 7月前最新討論串2/11 (看更多)
※ 引述《discard1 (discard1)》之銘言: : 政府整天在呼籲生小孩 : 都不知道癥結點 : 就是 生小孩的人過得並不好 其實並沒有 生小孩是一種選擇沒錯,就跟買什麼等級的車子也是選擇 生小孩過得好不好,跟本身的實力有很大的關係 而"實力"是一個綜合性的衡量,並不是單單只一個人本身的成就 還包含了周遭環境、血緣以及家庭累積的資本等等 有實力的人,養育後代額外付出的成本並不會極大的影響生活品質 而另外一點要講到的,就是人本身對養育 (並非只有生)有沒有熱忱 養育是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一個過程 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是有責任感的,一個後代能否對未來這個世界帶來正面影響 父母其實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不是單單只投資物質和教育 陪伴也是很關鍵的一點 也就是說,假如對養育有熱忱,覺得養育是人生成就之一 那自然付出的邊際成本帶來的快樂以及效用就是超級高 反之,你本身對於養育熱忱度就是沒那麼高 就是邊際成本低到你無感,意味著你本身有很多資源 資源,包含了金錢、人力、環境...等 多數人對養育的態度還是中性,假如資源足夠,其實並不排斥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魯,像我就是 可能在某些人眼中我是有本事養小孩了,但我很多保證沒辦法給 像是我確實幾乎都準時下班,但多數時候我下班了腦袋也快塞爆了 我有還可以的收入,但要規劃上面兩老後續支出+夫妻本身的退休計畫,大概也差不多乾了 (台灣本身稅不高,但社福和保障也都是要靠自己) 綜合起來,就是太廢 要是腦袋更好,公司的事情根本輕鬆快速解決只需要50%的capacity 要是錢夠多,管他上下要養幾人,退休金被動收入每年可以環遊世界 要是祖產滿滿,我也可以All in軋不過來找媽媽要五千萬來周轉 就過不去以後可能需要後代掏錢出來養的那個坎 也不希望後代像我一樣只有有限的選擇 什麼藉口都是假的,就是魯+對養育沒什麼太多熱忱 注意是養育,交配打炮這種本能一定還存在的O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226.240.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32578682.A.E4D.html

11/26 08:07, 7月前 , 1F
感覺你對於教育的體認很通透 我倒覺得這種很適合養育
11/26 08:07, 1F

11/26 08:07, 7月前 , 2F
後代 不會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11/26 08:07, 2F

11/26 08:15, 7月前 , 3F
不 我太魯了 無法好好分配事業和教育的時間
11/26 08:15, 3F

11/26 08:18, 7月前 , 4F
太魯 (?) 想爽(???) 有時候這很難講
11/26 08:18, 4F

11/26 08:18, 7月前 , 5F
比你魯 & 生更多的人多的是, 答案不一定是太魯
11/26 08:18, 5F
我不覺得可以用"想爽"這個詞去解釋 收入都是在房貸、未來的房貸、退休金、父母可能需要的支援備用金耗盡 其實一點都不爽阿,能允許的話我還打算工作到65+耶 沒下限的8+9隨便都生3個,原來他們才是最負責的社會中流砥柱

11/26 08:31, 7月前 , 6F
你沒有覺得想爽,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
11/26 08:31, 6F

11/26 08:31, 7月前 , 7F
其實你現在應該更苦一些 (只是用了未來的資源讓現在好點
11/26 08:31, 7F

11/26 08:31, 7月前 , 8F
這沒有答案拉, 只能靠時間證明一切
11/26 08:31, 8F
我發現你這心態就是我不太喜歡的養育者 我認為後代就是獨立的個體,父母只是他們的朋友 從頭到尾,後代不應該有那個義務去協助父母,那必須要出自於他們自願 你認為投資後代叫做"未來資源" 對我來說,養育後代投資的當下帶來的快樂就應該已經回本了 而不是什麼未來資源 我們養育的是人,而不是資產

11/26 08:36, 7月前 , 9F
出生率最高的國家前三名尼日、安哥拉、剛果共和國。
11/26 08:36, 9F

11/26 08:37, 7月前 , 10F
這要看你的期望與優先級別落在哪個範圍 蠻個人的
11/26 08:37, 10F

11/26 08:39, 7月前 , 11F
我就廢
11/26 08:39, 11F

11/26 08:39, 7月前 , 12F
一般來說往上爬本來就是努力的原動力 只是可能爬不完
11/26 08:39, 12F

11/26 08:39, 7月前 , 13F
例如本來的願望只是一間自住公寓無貸款 吃麵攤小菜隨便點
11/26 08:39, 13F

11/26 08:40, 7月前 , 14F
但當你達到或快達到的時候 目標就變成為了年老會需要電梯
11/26 08:40, 14F

11/26 08:41, 7月前 , 15F
然後樓下麵攤變成連鎖店 一個人走進去就是350起跳
11/26 08:41, 15F

11/26 08:42, 7月前 , 16F
那所謂的資源時間比較多的人 你就會看到辜董 k董
11/26 08:42, 16F

11/26 08:42, 7月前 , 17F
幾乎開無限金錢外掛 他也是有別的實現自我的追求
11/26 08:42, 17F

11/26 08:42, 7月前 , 18F
就像上篇推文講的,你就生3個陳傑憲不就好了?
11/26 08:42, 18F

11/26 08:43, 7月前 , 19F
老人的幹話一句 錢不夠的人問題很單純 就是缺錢
11/26 08:43, 19F
所以就是魯阿 哈哈

11/26 08:43, 7月前 , 20F
不不不 你自動把我說的滑坡成你自己的認知了
11/26 08:43, 20F

11/26 08:43, 7月前 , 21F
有錢的人 問題就無限複雜化
11/26 08:43, 21F

11/26 08:44, 7月前 , 22F
推,養兒育女的人生經驗無可取代。
11/26 08:44, 22F

11/26 08:44, 7月前 , 23F
講簡單一點, 就算不生小孩, 原本養小孩的錢有乖乖存著嗎
11/26 08:44, 23F

11/26 08:44, 7月前 , 24F
有乖乖去做投資運用嗎? 如果有 那未來還不好說
11/26 08:44, 24F
資源投入選擇本來就是這樣啊,存起來、投資、花掉都是選擇 你不要以為不生的都是沒在準備的耶XDD 我就說不生就是魯阿,資源不夠多到可以兼顧

11/26 08:44, 7月前 , 25F
如果是花掉呢? 哪怕是多個時期多次少少的花掉部分
11/26 08:44, 25F

11/26 08:45, 7月前 , 26F
其實相同標題 你這種文章跟原文的出發點就差很多
11/26 08:45, 26F

11/26 08:45, 7月前 , 27F
多數人不敢指望老了以後靠兒女奉養,靠自己比較實在
11/26 08:45, 27F

11/26 08:45, 7月前 , 28F
文章內涵的潛在語言差非常多 深度也會差很多
11/26 08:45, 28F

11/26 08:46, 7月前 , 29F
其實現在有很多人生小孩子的困境是所謂的開盲盒/抽卡焦慮
11/26 08:46, 29F

11/26 08:46, 7月前 , 30F
現在人不生的 有多少把沒養小孩的錢真的存下來的呢? lol
11/26 08:46, 30F
很多啦,我是說真的,我高中班上大概一半一半,我高中同學的成就很多都不差的 醫生大概也是一半一半

11/26 08:46, 7月前 , 31F
因為眼界 知道大概就是1-2個而已 因為眼界 知道是開盲盒
11/26 08:46, 31F

11/26 08:46, 7月前 , 32F
還是你以為每個喊不生的 都有乖乖把錢存下來?
11/26 08:46, 32F

11/26 08:46, 7月前 , 33F
然後開這個盲盒之後 還要15 18年的資源時間 和不出意外
11/26 08:46, 33F

11/26 08:47, 7月前 , 34F
上次看一個統計40還45歲以下, 超過一半的人資產沒10萬
11/26 08:47, 34F
還有 53 則推文
還有 11 段內文
11/26 11:39, 7月前 , 88F
好比要等到完美的房子才要買,那就幾乎不用買了
11/26 11:39, 88F

11/26 11:41, 7月前 , 89F
心態是最基本的啦 沒人說要準備到完美 重點是心態
11/26 11:41, 89F

11/26 11:42, 7月前 , 90F
某Zebra說小孩=未來飯票的心態我覺得就不行
11/26 11:42, 90F

11/26 11:43, 7月前 , 91F
那真的不行 孩子就是獨立的個體基本體認
11/26 11:43, 91F

11/26 11:44, 7月前 , 92F
要學習對子女放手不容易
11/26 11:44, 92F

11/26 11:44, 7月前 , 93F
我的重點是 心態 假如你出發點就是覺得會犧牲很多 勢必
11/26 11:44, 93F

11/26 11:45, 7月前 , 94F
會對後代有"期待" 那這樣的親子關係就不是我想要的
11/26 11:45, 94F

11/26 11:45, 7月前 , 95F
但假如你覺得過程就是種回報 自然就不會有"期待" 那就
11/26 11:45, 95F

11/26 11:45, 7月前 , 96F
會健康很多
11/26 11:45, 96F

11/26 11:50, 7月前 , 97F
華人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很難揚棄 不能輸在起跑點的心魔
11/26 11:50, 97F

11/26 11:50, 7月前 , 98F
從孩子小就會產生了
11/26 11:50, 98F

11/26 11:50, 7月前 , 99F
也就只能看父母怎麼去控制自己不要太過焦慮
11/26 11:50, 99F

11/26 11:52, 7月前 , 100F
所以才那麼多親子關係極度差的問題啊 父母應該要是朋友
11/26 11:52, 100F

11/26 12:14, 7月前 , 101F
在投資群組聊天都是聊教育阿 最重要的長期價值投資
11/26 12:14, 101F

11/26 12:15, 7月前 , 102F
要的不是回報,要的是成就感
11/26 12:15, 102F

11/26 12:57, 7月前 , 103F
推你回推文的部分
11/26 12:57, 103F

11/26 13:02, 7月前 , 104F
我爸媽還不趕快去死 害我輸在起跑點
11/26 13:02, 104F

11/26 13:03, 7月前 , 105F

11/26 13:03, 7月前 , 106F
看來我爸媽不太在乎 望子成龍
11/26 13:03, 106F

11/26 13:21, 7月前 , 107F
我覺得小孩算某種程度的奢侈品
11/26 13:21, 107F

11/26 13:21, 7月前 , 108F
跟買好車買錶一樣 你有能力擁有 那是不一樣的體驗
11/26 13:21, 108F

11/26 13:22, 7月前 , 109F
每個人的一次生命很公平 你開過好車買過好錶吃過好的
11/26 13:22, 109F

11/26 13:22, 7月前 , 110F
但你沒有過小孩 你的體驗就是別人少 沒有對錯 個人取捨
11/26 13:22, 110F

11/26 13:23, 7月前 , 111F
然後我覺得很多人很奇怪的想法 一直覺得小孩要養到老
11/26 13:23, 111F

11/26 13:23, 7月前 , 112F
要留超多錢給他 不然他會餓死一樣
11/26 13:23, 112F

11/26 13:23, 7月前 , 113F
你小孩有這麼廢嗎?你是靠你爸媽養到老的嗎?都不是的話
11/26 13:23, 113F

11/26 13:24, 7月前 , 114F
為什麼會想要預留一大筆財產給小孩 不然不敢生
11/26 13:24, 114F

11/26 13:25, 7月前 , 115F
你都說小孩是奢侈品了 沒有一大筆財產你會去買超跑嗎
11/26 13:25, 115F

11/26 13:26, 7月前 , 116F
會買超跑豪宅的人通常資產都是那件奢侈品的十倍百倍吧
11/26 13:26, 116F

11/26 13:26, 7月前 , 117F
推樓主推文的教育理念
11/26 13:26, 117F

11/26 13:27, 7月前 , 118F
讓自己的小孩能輕鬆贏過別人家的小孩 這樣才會爽啊
11/26 13:27, 118F

11/26 15:23, 7月前 , 119F
有責任感很好,不過感覺就是想太多,例如說啥不想讓孩子選擇
11/26 15:23, 119F

11/26 15:23, 7月前 , 120F
受限,這就是一種禁錮自己跟孩子的咒語
11/26 15:23, 120F

11/26 18:49, 7月前 , 121F
推這篇
11/26 18:49, 121F

11/26 20:58, 7月前 , 122F
這篇寫得很好耶 推文也大多都是好文
11/26 20:58, 122F

11/27 15:56, 7月前 , 123F
台灣現在就是高階中產想得透徹所以不想生 只剩中下
11/27 15:56, 123F

11/27 15:56, 7月前 , 124F
階層沒在想沒在養亂生 整個社會素質未來是很堪慮的
11/27 15:56, 124F

11/27 16:00, 7月前 , 125F
一切都是個人選擇 只要自己活得滿足 真的不需要太理
11/27 16:00, 125F

11/27 16:00, 7月前 , 126F
會社會的壓力
11/27 16:00, 126F

11/28 08:14, 7月前 , 127F
基因
11/28 08:14, 127F
文章代碼(AID): #1dHGrwvD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HGrwvD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