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上課時的空白時間該如何結構化??
※ 引述《digy (阿喵匠)》之銘言:
: 在大學的時候教授就一直教我們..要結構化
: 讓孩子知道自己現在要做什麼,她們去做,這樣就不會亂
: 輔導團的老師也這樣建議我..
: 我知道這很重要..但更想知道孩子的結構化該怎麼建立??
: 我目前在特教班上語文課,通常一組有4~5個孩子
: 因為能力不同,有不同的教材
: 平均一組大概會有3種教材
: (低2:實物指認/中2:自編課文/高1:簡化的普通班教材)
: 所以當我幫其中一些孩子上課時,一定有一些孩子是空閒的
: 這時候我會指定孩子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功課,
: 有些孩子可以在提醒下完成,
: 有的則會愉快的四處張望,除非我盯著她做.....可是這就失去意義了...
: 我要怎麼建立她們自己完成手邊工作的習慣??
: 很佩服自閉症教材法中所教的結構化教室,學生可以照表操課..這是怎麼建立的><..
: 請前輩賜教..謝謝
我想結構化教學法會適用於自閉症是有一些原因,
譬如他們很容易因為不知道該做什麼而不之所措,所以使用結構化的視覺提示
讓他們能自己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事情。另外有些自閉症孩子的特性是很「老實」
他會很堅持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一個結構化的流程表環境 其實只是輔助。
如果你班上的孩子並非這方面的特性 他們只是很頑皮 只要老師不盯著就會作亂
那麼視覺提示或許不一定會有用... 但我想仍然有一些方法你可以參考。
1.將空白時間裡,你要求孩子要做的事情做一個規劃。將內容製作成利用可重複使用
的圖卡 當空白時間來臨 你就把圖卡一個個放在孩子的座位上,讓孩子知道這段時間
他要幹嘛 並且當完成一項事情就把卡片拿掉。 甚至你也可以把你希望他的行為表現
放在桌上(要安靜、專心等)
譬如 第一:完成老師的作業
第二:拿給老師檢查
第三:通過就可以選自己想要的休閒活動,例如看書、玩電腦。
(要依照孩子的認知程度選擇你的視覺提示:用圖片或文字或兩種都有。 如果孩子
完成度很快,那可以把活動增加多一點,甚至明確將時間標示上去 每個活動做幾
分鐘)
以上你也可以將教室空間做規劃,做完自己的事情的人就可以到遊戲角或讀書角去
休息。 除了比較不會干擾外,明確的規劃空間也能讓孩子知道到遊戲角才可以放鬆
坐在位置上就要專心,完成自己的工作。
2.除了使用視覺提示將時間結構化之外,以前我有用過的方法是請高組的孩子來當
小老師協助低組的孩子。 高組的孩子通常都很開心,也不會太無聊。
以上是一點點小小的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6.34.158
※ 編輯: yoina 來自: 211.76.34.158 (12/05 18:45)
※ 編輯: yoina 來自: 211.76.34.158 (12/05 18:48)
推
12/06 16:02, , 1F
12/06 16:02, 1F
→
12/06 16:08, , 2F
12/06 16:08,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p_teach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