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融合教育的意義
※ 引述《Frobel (幼稚教育之父)》之銘言:
: 敝校有國中特教班的學生與高中特教班的學生
: 裡面都有不少養護型的學生,具體形容大概是:
: 四肢高張,認知能力低下幾乎無法學習,餵食、清潔需全程幫忙、無口語
: 他們的校園生活就是派車專程到府接送到校接送全天候的養護 憑良心說是沒有學習效果
: 而特殊生需要的資源,其實非常多。
: 助理人員、交通車、治療師、教室設備、各種復健、教學器材、冷氣、特殊排水系統
: 無障礙設施、學校中心點一樓精華教室全部....等
這類學生,連生活自理都有顯著困難,
就算放到特教學校,一樣只會被晾著;
充其量可能在有能力分組的課程裡可以接受「相對」較多的復健或生活自理訓練,
但更值得問的是:若他們需要的是這些,
直接安置在社政系統下的身障照顧機構,
並投注予相當的相關專業人力(治療師、醫護人員、照顧服務員)、
不是更符合他們的生涯發展需求嗎?
說穿了,不過是教育行政單位被「融合教育」的口號洗腦,
或盲目接受專家學者對特教教師「多層次教學」的不切實際期待,
以為老師能在一班12-15人的狀況下,
同時教好未來可能去支持性就業、庇護工場、小作所或養護機構的學生。
特教學校收到未來轉銜能至小作所等級的學生已是極限了,
養護型學生進來只是讓家長得到喘息服務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26.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p_teacher/M.1497614446.A.B03.html
推
06/16 23:16, , 1F
06/16 23:16, 1F
→
06/16 23:16, , 2F
06/16 23:16, 2F
→
06/16 23:16, , 3F
06/16 23:16, 3F
→
06/16 23:17, , 4F
06/16 23:17, 4F
→
06/16 23:18, , 5F
06/16 23:18, 5F
→
06/16 23:18, , 6F
06/16 23:18, 6F
→
06/16 23:19, , 7F
06/16 23:19, 7F
→
06/16 23:19, , 8F
06/16 23:19, 8F
推
06/16 23:30, , 9F
06/16 23:30, 9F
推
06/19 08:47, , 10F
06/19 08:47, 10F
推
09/15 01:20, , 11F
09/15 01:20, 11F
→
09/15 01:20, , 12F
09/15 01:20, 12F
→
09/15 01:20, , 13F
09/15 01:20, 13F
→
10/17 00:49, , 14F
10/17 00:49, 14F
→
10/30 13:26, , 15F
10/30 13:26, 15F
→
10/30 13:27, , 16F
10/30 13:27, 16F
→
10/30 13:27, , 17F
10/30 13:27, 1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p_teach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