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定義-結論

看板Biology (生物學)作者 (coyot+e)時間20年前 (2005/11/14 17:02),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 引述《curiousbaby@kkcity.com.tw ()》之銘言: : 前文恕刪 : > 外來種的確有國際定義在.... : > "Alien species" (non-native, non-indigenous, foreign, exotic) means a : > species, subspecies, or lower taxon occurring outside of its natural : > range (past or present) and dispersal potential (i.e. outside the range : > it occupies naturally or could not occupy without direct or indirect : > introduction or care by humans) and includes any part, gametes or : > propagule of such species that might survive and subsequently reproduce. : 先將原文中省略的部分補回 : "Alien species" (non-native, non-indigenous, foreign, exotic) means a : species, subspecies, or lower taxon occurring outside of its natural : range (past or present) and dispersal potential (i.e. outside the range : that it occupies naturally or the range it could not occupy without direct or : adj1 : indirect introduction or care by humans) and includes any part, gametes or : adj2 N1 N2 : propagule of such species that might survive and subsequently reproduce. : (請注意原文的平行結構) : 「外來種」(非原生的、非本地的、外來的、異國的)意指一個生物種、亞種、 : 或更低的分類階層出現在其自然的範圍(過去或現在),以及其散佈趨勢(i.e. : 在其可自然地佔據的區域之外或是不經由直接或間接的導入或照顧無法佔據)之外; : 並且包含該物種可以生存並繼續繁殖的的任何部分、配子或芽體。 : 希望對各位大大的討論有所幫助 : 為了減少爭端,採用直翻的方式,句子可能不太像中文,請包涵 我的翻譯是"外來物種指一個物種、亞種或是更低層級的分類元,出現於其自然分佈可及 範圍之外(過去或現在)或播遷潛力之外的區域(其自然分佈可及之外的範圍 或非由人類直接或間接引進或觀注不可及之處), 以及包括屬於能生存與繁衍的該類 物種之任何部份, 配子, 芽苞等" 有版友說我的標題下的不好 這我承認 不應由楊平世老師的言論或記者扭曲就下"台灣教授"一詞 在此感謝phenil tzar microball curiousbaby 參與翻譯討論 我不覺得這是沒意義的口嘴戰 因為大家常說到的"外來種"一詞 原來還有許多不解與誤解之處 不過在curiousbaby翻譯文之後 我想大致只剩下修辭上的小問題了 所以是該下個結論了 不過要提醒一下curiousbaby 1. dispersal potential 翻成散佈趨勢不妥 還記得我提醒過microball 原文沒講habitat 故natural range別翻成棲地 同理dispersal在生態上是專有名詞 故播遷要翻出來 "播遷潛能" 我相信此原文定義是在眾多學者諮商之後達成的 故不用habitat有考量 用了dispersal也有其共識 2. 以漏翻了by humans ^^ 對於爭議之處 "自然播遷算不算外來種?" 我找到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邵廣昭老師的研討會論文 他講了"純粹由自然因素之播遷,生物之擴散而來時,通常不稱外來種" 有興趣可參閱我上一篇 大學生與分生的研究生可能不知邵廣昭老師 我大致簡介一下 之前有版友問對生物多樣性貢獻很大的人 我回應他 任何參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保育 教育 推廣...的都是很有貢獻的 沒有大小 然而要講到台灣保育生物學史上幾位關鍵學者 那麼 台大林曜松院長 中研院邵廣昭所長 師大黃生代校長 可稱上台灣提倡生物多樣性的三巨頭 所謂大頭中的大頭 徒子徒孫滿堂 早期他們教育學生明星物種的保育 而幾年前他們開始引進國外的新思維 也就是大家現在所講的生物多樣性 他們負責去教導行政院 國科會 農委會 經濟部...等大官們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並廣開研討會與課程學程 希望教育生物多樣性的新思維 也在台大與中研院設置了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以期整合學術能力 即使生物多樣性在生態學上不是新知識 但在保育上是不同於以往明星物種的保育 因此在台灣的保育史上開啟了新的里程碑 而談生物多樣性 就會談到外來種問題 故由邵老師的論文也可告知有爭議的版友一個答案 此外講到dispersal potential 我覺得dispersal將來是很有潛力的研究方向 可從 分子生態 生理生態 個體生態 族群生態 群聚生態 生態系統 景觀生態 行為生態 演化生態 流行病學...個角度切入 其運用的方法 包括 分生技術 GIS 數理模型與統計 任何田野生態技術等 九州圖書有賣一本 Bullock et al., 2002. Dispersal Ecology. Blackwell Press. ISBN:0632058773 458p 因為是不常見的書 所以很貴 要2037圓 不過台大圖書館有藏書 所以有興趣的可以去參閱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30.21 ※ 編輯: coyot 來自: 61.228.130.21 (11/14 17:56)

11/15 00:43, , 1F
終於下結論了, C大說了算!!!!
11/15 00:43, 1F

11/15 05:32, , 2F
是邵廣昭老師說的! 大頭中的大頭在研討會的論文!
11/15 05:32, 2F

11/15 13:03, , 3F
教主 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11/15 13:03, 3F
文章代碼(AID): #13U5ANpV (Biology)
文章代碼(AID): #13U5ANpV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