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質譜在蛋白質結構研究上之應用
※ 引述《littlesky (littlesky)》之銘言:
: 而酵素在催化的情況下 可以推測蛋白質正在不停的 "動態" 狀態下
: 以 A + B + ATP --> C + ADP 而言
: 如果反應機制為 A + ATP --> A*Pi + ADP + B --> C + ADP 而言
: 在共結晶的時候 就不會建議加入 (A+B+ATP), or (A + ATP) 當co-crystal的條件
: 可嘗試 (B + ATP) (A + B) , (A + B), or 單獨加 A, B ,ATP
: 加入 substrate 如果沒有發生反應時 很多會認為會穩定 active site 的結構
: 有助於結晶
: 但如果你加入的是其會讓 active site 作用的
: 則會使 active site 動態增加 而不利結晶
: 這個說法比較能使我說服
: 光已加入substrate 不適合結晶 而加入 homolog 適合結晶, (而不深入探討)
: 在道理上說不大過去
我知道你的意思 不過以ATPase為例 就有加入AMP-PnP來做的結晶
homolog本身不會被cleavage 所以只有binding 而沒有所謂動態的行為
此時active site的結構是穩定的 結晶可以形成
我認為這個是對的敘述
另外請問在你的說明當中 ATP並非是B的substrate
那如何能達到穩定蛋白結構的作用
也許的確有蛋白如此成功的結晶過 但是道理上說不過去
希望能多點討論(po版沒關係吧 版大)
: yes 這些都有可能性
: 但或然率不應該會太高
: 第一個問題
: 事實上 相同的 complain 也會發生在 yeast two hybrid 上
: 同樣的
: 這些未來都可以在mapping的時候 再作refine (這些是實驗細節 不多談)
: 碰撞機率而言 以一個比喻
: 你覺得地球跟人造衛星 (比喻 protein 內部胺基酸與胺基酸與linker 碰撞機率)
: 與地球與月球 (比喻兩個互有interaction 的蛋白質)
: 與地球跟冥王星的碰撞機率 (比喻在相同胞器中 卻沒太大相關的蛋白質)
: 與地球跟處女座星雲的的某顆星 碰撞機率而言..
: 你會覺得我的比喻太誇張 如果請你以整個宇宙來看 (地球雖沒跟處女座星球碰
: 但以整個宇宙來看 這也是發生的)
: 其實跟我們看我們蛋白質 cross linker 分子間的距離對比 其實不見的會太誇張的
我想你的比喻並不適當 仔細想想就知道了
細胞質是會流動的 而且 細胞內部並非如你所比喻的 是空盪盪的一片
有理論生化學家將目前以知的細胞內各種成分 包括蛋白質 核酸 各種chemical
理論計算他們的體積 並試圖模擬出細胞內部的樣子
得到的結果是:
細胞內是非常擁擠的 擁擠的程度可以比喻成
一個蛋白質要靠simple diffusion從細胞的一端diffuse到另一端
幾乎不可能達到 而需要細胞內的運輸系統來達成
在這麼擁擠的環境下 分子間碰撞的機率絕非是您所比喻的宇宙
--
夜 凝視你的眼
妳微笑著逃開
害我 也想逃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58.157
※ 編輯: Lipaty 來自: 61.223.58.157 (10/13 00:57)
推
203.204.140.176 10/13, , 1F
203.204.140.176 10/13, 1F
推
219.1.156.27 10/13, , 2F
219.1.156.27 10/13, 2F
推
219.1.156.27 10/13, , 3F
219.1.156.27 10/13, 3F
推
219.1.156.27 10/13, , 4F
219.1.156.27 10/13, 4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Biote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