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策略和政策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 (伯倫希爾)時間19年前 (2005/10/10 15: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1 (看更多)
※ 引述《ntuboy (pity...)》之銘言: : 根據我與別人筆戰的經驗... : 筆戰通常是零合遊戲,其中一方贏,其中一方輸... : 希望我跟你玩的不是這種遊戲... : 而是彼此愈切磋觀念愈清楚的非零合遊戲... : ※ 引述《hercales (伯倫希爾)》之銘言: : : 策略被誤用的情形很多 : : 很多人習慣講策略,但是在管理學的板上 : : 就請依照管理學的策略來說,不然就不是在討論管理學了 : : 常常說,今年我們公司的策略是讓營業額成長多少 : : 但是這個東西是叫政策而非是策略 : : 策略大陸人叫他戰略,簡單講就是一切行動的最高指導方針 : : 如果公司每年都有新的策略,那這間公司毫無策略可言 : : 策略一詞在台灣常常被誤用甚至濫用 : : 因為他講起來比較好聽比很起來比較順口 : : 但是既然有學過管理學就請遵循你的所學及你本身的專業 : 我是在跟你討論管理學沒錯... : 如果你要說我不是的話... : 那可能要麻煩你直接舉例說明我文章中的哪個「策略」的用法不是依照管理學的用法? : 如果你講「策略一詞在台灣常常被誤用」,那你講的是沒有具體對象的人誤用了策略... : 而不是直接證明「我」誤用了策略... : 如果你覺得我「誤用」了策略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做了以下陳述: :   1. 政策可以反過來影響策略 :   2. 相同政策可以用在不同事業領域 : 那我必須說這是我們的爭議點... : 爭議的結果還沒出來... : 你不宜太早宣判你的觀點才是「標準的」而我是「誤用的」... : 你可以堅持並且辯護你的觀點,我也一樣可以... : 但是我沒有因為堅持我自己的觀點就宣判你的觀點錯誤... : 否則我也可以說你「小看」了政策... : : 政策是為了達成策略所定下的,可以一體適用而不變的只有策略 : ^^^^^^^^^^^^^^^^^^^^^^^^這是爭議點... : : 政策可以模仿但是每個組織的情況不同必會稍作修正 : ^^^^^^^^^^^^^^^^^^^^^^^^^^^^^^ : 要這樣說的話... : 策略也會依每個組織的情況不同作修正: :     策略本來就要要拿來執行的,而執行是透過組織。每個組織的情況不同的話, :     策略難道就不必依組織的情況修正? :     如果你這個理由可以成功攻擊我的論點的話,那也同樣可以攻擊你的論點... : : 在你以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之前請先完全確認他的定義 : : 政策會影響策略這聞所未聞,為了策略而修訂政策則是常見的 : ^^^^^^^^ : 「聞所未聞」不是拒絕一個觀念的好理由... : 仔細思考一個觀念本身的合理性才是優質討論的基礎... : 你的說法好像是如果杜拉克說政策會影響策略你就會聽進去,我說的話就不合理的樣子? : 如果你對一個觀念的接受與否是根據「久仰大名」還是「聞所未聞」的話... : 那就離不開那些「大師」的框架了... : 我再舉個例子... : 例子雖然是我自己假設的,但是實務上本來就有各種狀況可能會發生... : 我所採取的假設應該不至於離譜到讓人難以相信這會在實務界發生... : 假設我是一家製造商,產品銷售以母國為主,近年也開始尋找可能的海外市場 : 我為了壓低我的成本,要求手下的採購人員「從相同供應商的第二次採購價不 : 得超過第一次採購價」。根據你的定義:「政策是為了達成策略所定下的」, : 我對採購人員的要求算是我的「採購政策」。在這個採購政策下,我的供應商 : 為了爭取我的訂單,每次報價都必須與前次報價相同或降價,因此我的採購政 : 策達成我的成本領導策略。 : 今天我想要進入A、B、C市場,其中我在A國跟B國都能對當地供應商成功執行 : 與母國相同的採購政策,唯獨C國因其特殊的政經體制限制我複製原本的採購 : 政策到當地。 : 關於C國的進入與競爭策略,我有以下幾種可能: : 1. 如果我因為無法複製採購政策導致我在C國處於不易的競爭地位,我可能不進入C國 :     「地區市場的選擇」應該算是策略吧?這個例子算不算是政策影響策略? : 2. 或是我仍然進入C國了,但是因為成本提高,因此相同產品我以行銷手法將其定位在 : 中高級產品,以利我提高售價。 :     這是我因為無法複製採購政策而改變產品定位的例子。應該不算太離譜吧? :     「產品定位」是策略吧?這也是政策影響策略的例子。 : 3. 雖然我不能複製原來的採購政策,但是我透過其它方式仍然壓低了當地供應商的報價 : 。這種情況下我仍然可以進入C國,也同樣採取成本領導策略跟同樣的產品定位。只 : 是背後支持策略的方式不一樣了。 :     這應該是H大跟一般人通常會接受的可能吧?但是這種可能的存在並不會使1跟2 :     的可能性的存在消失。所以H大的論點雖然反覆堅持是3才對,但是也沒辦法證明 : 我說的1跟2就不存在。 : 如果H大或各位看官覺得我說的不算離譜的話,政策是可以影響策略的,對嗎? 策略代表著組織長期的承諾 既然是長期的承諾,便是不易變更殘所為長期承諾 政策是為了答成策略而訂定的 若是為政策而改變策略,這便是削足適履 會這樣作的人根本就不了解策略 此外你所舉的例子正好代表你對策略的誤解 你的例子全都是外在環境而導致策略的改變 因為外在的環境因素使得你的原定策略無法執行 因此才需要改變 主要的重點不在政策而是在環境 你要說我無法跳出大師的框架 事實上,我的能力根本無法跳出大師們的框架 而你也沒有這能力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必有其過人之處 在你還沒有到達他們的水準之前,最好不要有認為你比大師們更厲害 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因而導致策略的改變 這是最常見也是最顯而易見的情形 如此的情形竟然歸因於政策改變了策略實在有些匪疑所思 此外策略擬定好了之後需要實施以及檢討控制 若與現實不合便加以調整修改 這都是因為你的策略無法和環境來配合而非是因為政策無法跟策略相合而作調整 舉例來說: 當你打入C國的市場後,你也獲得了低價的勞力以及原料 你的策略是成本最小化,但你的政策則是把通路建立在區域性的小盤商中 而非是全國性的大盤商,但是你以小盤商為通路基礎,卻得自己建立運輸網 因此使得成本提高,難道這樣要說策略不當我們應該改走差異化或是退出市場嗎? 這是政策錯誤導致策略無法被執行,明明大盤商就會幫你把商品送到全國去 經過大盤商的配送,可以將你的商品在全國的量販店都上架,且成本也比自行建運輸 網來得低,但是你卻選擇自己建運輸網然後透過小盤商在各區域的小型商店上架 不但成本較高,利潤也比較低,這樣的政策錯誤難道要以修改策略的方式來令他 合理化嗎?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了啊 -- 樂透銘: 「碼不在多,六個就贏。 簽不用早,有誠則靈。 斯是夢境,唯吾不醒。 牌支算得準,一次六顆星。 頭彩一中後,北銀抱獎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3.103.153
文章代碼(AID): #13IXt2pq (Manage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IXt2pq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