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藍海策略為什麼紅?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11/16 00: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8 (看更多)
(恕刪) : --------------------------雖然如此我仍是有話要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oter的基本競爭策略有三,一是成本領導,二是差異化,三是集中。此三項之策略 : 價值來自於企業本身之價值鏈,其價值活動所產生的價值和綜效而來。 : 簡單來說,成本領導是靠成本的下降,使利潤空間加大,進而能使顧客價值增加產 : 生競爭優勢,如現今之鴻海。 : 差異化則是創造乎不同於以往的價值,例如創新和品牌,進而使顧客價值直接增加 : 並異質化,例子多的是。 : 集中策略則是另一個構面,關乎競爭範圍的大小。因此若不考慮競爭範圍,我們可先 : 將之置外不看。 : 在以前,因為廠商能力和科技的限制,使得企業不是要差異化就是要成本領導,如果 : 兩的都想搞,那就會"夾在中間"(stuck in the middle),死的很慘。 就如同推文所說... 您完全誤會!!甚至可能有些些不了解.... Porter"並沒有"說不可以一起運行喔 那是外界後來的一直不斷的誤解 Porter也提到過^^" 建議你可以去讀一下 = = 另外,我之前也幫藍海策略說過話 (可往前看) 但基本上... 該作者也是誤會了 :) 因為其強調可併用--->人家Porter也說過啦 其實我同意這部作品了無新意 因為Porter成本化、差異化等 作者成本化只想到低成本殺價--->其實這不是最重要的 而差異化,Porter也很很多論點 我最受不了的是目前的報章雜誌 夠了 怎樣都要跟藍海策略扯上邊 明明我怎麼看都是在說差異化策略 至於什麼教授說的 恩.....其實有些聽聽就好 :) (畢盡他們自己內部說法都分歧了) 不過 我覺得大家也不用一直罵這本書啦 至少他又再度提醒大家了 ^^" : 現在問題來了。科技發展至今,網路如此發達,FMS系統和大量客製化皆已成形,差 : 異化和成本領導同時並進已不像以前般遙不可及,既然如此,是否仍有"夾在中間"的窘境 : ,就變成了一個很具爭議的議題。 : 但是,若我們以藍海策略方向來思考,這就不成問題了。這裡得先說,"藍海"只是個 : 比喻,重點應該是把"創新"而非"競爭"置於思考中心這件事上。 : 把"競爭"置於思考中心,則我們必須看清楚誰是敵人,誰是盟友,然後知己之彼,百 : 戰不殆。於是五力分析模型必須使用,建立產業的框架。 : 但是把"創新"置於思考中心,卻可使我們重新回到價值鏈和核心競爭力上作思考,使 : 策略更貼近核心競爭力和內部價值活動。如此,則我們重視將是己身能力之成長,於環境 : 中找尋任何能成長發揮的機會。於是乎跨足另類產業,改造市場疆界,突破並重塑產業結 : 構便成為可能。 : 不是說創新就好,不管競爭,而是讓那些老闆和經理人回想起一點,就是勝利不僅僅 : 靠的是爭戰的成功,還要注意到本身實力的成長。 : 當然,你會說,以上這些觀念並不全是作者本身的創見,甚至有相當大部分在相關的 : 期刊論文都已出現過類似討論,根本不足為奇。 : 問題是,那些股東大老闆可不是專業經理人,可沒時間和你一起看哈佛商業評論或啥 : 期刊論文。透過這種淺顯易懂,清楚明瞭的方式,不是可讓股東更能了解經理人的做法, : 進而使專業經理人得以放手一搏,而無後顧之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後 : 台大湯明哲教授曾對Poter基本競爭策略提出批評,認為其過於簡單,適合於傳統之 : 製造業,但並不合於現今複雜的商業環境。其對策略定位沒有多所著墨,易沒提到競爭 : 態勢,但是今天我們我們用藍海策略的方向來思考,以上探討將成為可能。 : 所以,這只是個頭罷了,你很難不去預測,將來管理學書上提到事業競爭策略類型 : 時,成本領導和差異化只是其中兩種類型,而所有策略類型的背後,則將是藍海策略的 : 架構。 ※ 編輯: m123569 來自: 61.228.211.116 (11/17 12:22)
文章代碼(AID): #13UX6Xc2 (Manage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UX6Xc2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