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軟體產業該如何發展?--讓做軟體的也大發
※ 引述《duer ()》之銘言:
: ※ 引述《Aurim (Who cares?)》之銘言:
: : Cyberlink的情形,我不會說它是代工。
: : 什麼是代工?
: : OEM是接別人的產品專案,拿別人的設計來,替別人製造
: : ODM是接別人的產品專案,自己依據專案需求完成設計,替別人製造
...
: : 把NV/Cyberlink的東西掛上自己的品牌拿出來賣,是別人在替他們代工。
: 有點反過來了
: 系統廠跟NV買chipset 作顯示卡賣出去
: (但是中間也許NV會付系統廠一些廣告費用等等就不提)
: 系統廠需要有player software
: 從幾家公司裡面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費用的公司 如Cyberlink
: 付錢給軟體公司 請他們作軟體
: 這與retail版本不同 因為成本不同 所以可能是limited version
: 也有可能只是試用版 或者是被customized
: 也許有的甚至是跟軟體公司買SDK 回去自己都上自己的UI也說不一定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原設備製造
做 OEM 的工作, 經常被稱為替銷售商做 "代工".
只會製造卻沒有銷售的通路, 也沒有將自己的品牌掛在成品上面, 出現
在買者前面的品牌與保證都是銷售商的標記--非原始製造者的品牌, 這
通稱 "OEM 代工" .
久而久之就跟奴僕替主人種田做工, 收割的稻麥都是掛主人的名字在市
場交易, 奴僕自備道具還看天賞臉只得了些微的工錢. 這是 "純軟體"
最垢病電腦硬體業的貶義詞.
Cyberlink 的軟體跑起來時, 會秀出她的商標, 所以不被認為是代工.
純軟體業喜歡強調套裝類軟體的這個特性, 強調這不是奴工那一類, 是
高附加價值, 而且沒有生產成本(或者是儲存於量造的 CD 很便宜), 躺
著蓋章發序號就能收費.
從事軟硬體者對此都有不同看法, 也有點偏差.
假如 DVD Player 的播放軟體來源只有一家, 那想銷售的就只有下跪求
他賞幾個賣給你, 所以做組裝硬體的在採用零件時, 如果那個零件沒有
可替換的第二來源, 那絕對是想法設法死也不採用那種唯一源的零件.
相容PC的組裝商在 INTEL CPU 與 MicroSoft Window OS 的選擇上, 剛
開始時還有點選擇權, 但因沒有自有品牌與銷售通道, 就被美國的通路
商掐住買方市場成為 OEM 代工, 連選擇 CPU 與 OS 的權力都淪喪了.
但是, 再仔細看看軟體, 完全不受制於別的組件的機率有多高 ? 軟體就
是一個沒有複製成本的優勢, 但面對侵權複製也是個大缺點. 軟體業想得
是要做只此一家別無他店的事, 這當然是難 ! 誰不想呢 ?
認清分工合作的本質, 代工的心結就能解開. OEM 代工是奴工是來自於政
治宣傳與鬥爭的需要 !
: 我自己是學硬體出來的 但是自己現在在作軟體
: 知道很多學軟體人的悲哀...總覺得自己在公司裡面不備受到重視
: 事實上在國外也是這樣啦 除非你到很軟的公司上班 例如yahoo google
: 但是他們也是在賣創意 單靠軟體一定不會賺錢
====
這就是爭議與願望的衝突點. 為甚麼單靠軟體一定不會賺錢 ?
保守的會說一定能賺到工錢, 但要發大財只靠會寫程式還不夠.
那麼 MicroSoft 是賺甚麼錢的 ? Oracle 又是賺啥的 ?
: 一定要有其他的方法 要搭配硬體也好 搭配創意也好 靠著專利賺錢也好
: 繞了一圈之後 我覺得做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比較重要
: 而且我會鼓勵大家 除了會使用程式語言工具之外
: 找個有興趣的domain knowledge, know-how絕對比你會寫程式來的重要
: 會寫程式被取代性實在太高 但是有know-how你在這各領域
: 就穩如泰山無法撼動 也無法動搖
: 我覺得這是很基本的道理啦 但是大概有人覺得我在講廢話 :)
: 作軟體要怎麼大發..靠政府(韓國?!)
: 靠自己可能比較快 :)
====
OEM 代工 =\= 代工 =\= 分工下的委託生產與交易.
防 OEM 代工 被剝削, 說白了就是是否具備壟斷交易市場的能力, 在二戰
前就是工人組織工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146
→
11/03 01:24, , 1F
11/03 01:24, 1F
→
11/03 01:27, , 2F
11/03 01:27, 2F
→
11/05 10:45, , 3F
11/05 10:45,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5 篇):
Soft_Job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0
10
100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