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書籍-國富論 by Adam smith已回收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時間12年前 (2013/01/24 22:44), 編輯推噓10(10026)
留言36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是想要討論這一本書-國富論,我去年(2012)年中讀完的,對其中的概念久久不能忘懷, ﹋﹋﹋ 希望大家能夠對之下一點評斷。 以下是這一本書的讀書心得,不過我想要討論的概念只有一個, 我完全信服於它,也較為了解錢到底是拿來做什麼的, 希望大家看過之後能夠對小弟的解讀有一些指點。 --- 在開始之前,有一道選擇題,希望大家先選選看 Q:用來評估一個人是貧是富,以下列何者為較佳的選項? A)看誰擁有較多的金錢 B)看誰擁有較多的黃金 C)看誰擁有較多的臺北市天龍區土地 D)看誰擁有較多的食物 E)以上皆難以判別 A:其實書中所揭示的答案不在上面,所以選擇E會是較佳答案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所需其實都是另外一個人的產出,舉凡食衣住行育樂, 一定都是有人生產出來並且提供給你, 所以最佳的答案就是 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端看他能夠支配多少勞動 -- 其實可以舉很多的例子, 我們辛苦工作賺錢,拿賺到的錢去購買商品生活、享受。 把這一圈給拆解下來,你會發現工作就是賣出了你的勞動力、換得金錢回來, 這時候金錢只不過是一個交易媒介,她不代表任何意義,只是你可以拿這個交易媒介 去購買他人的勞動力。 他人提供的勞動力,可能是洗頭小妹、按摩小妹、粗工小弟以及如我家教小弟...等勞動 也可能是辛苦種出的稻米、辛苦組裝起來的hTC、i-phone等等勞動產出... 總之,存錢等退休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將自己現在賣出的「勞動」以「金錢」的方式儲存 下來,在將來退休之後拿「金錢」支配他人的「勞動」,可能是開飛機載你環遊世界、 可能是製作出名牌讓你買去炫耀。 因為這世界上唯一一個讓他人去做你想要的事情的方法,除了威逼之外只有一個- 給他他想要的東西,(卡內基概念Orz) 所以,交易媒介的多寡,直接影響到人的生活品質。當然沒錢心境上你可以怡然自得, 但是本質上就是欠缺了支配他人勞動的能力。 這其實也說明,一個世界是沒有辦法均富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鐘點戰」,一個 拿時間來說明金錢的電影,我本以為她會有很好的啟示:工作就是現在在拿命去換命! 但顯然到最後沒有演出來.... 總之,那個人搶到一百萬年之後分給了貧民窟,大家都有錢了,老師不再教書、工廠員工 不再上班、農場農夫不需要種田了、就連醫生也不用再看診了,大家只是坐在家裡等著支 配他人的勞動,想得美哩!誰給你支配?。這根本不可能發生! 共產主義的失敗就是明證。 但以上並「不」說明一國無法均富。例如瑞士,他們國家之所以富有,就是因為他們提供 了全世界需要的東西。他們可能沒什麼農夫,就算有、收入也很高,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 賣出手錶等精緻工藝品來支配(好聽一些叫換取)世界各地的農夫種植小麥供應他們。 講回來了,如果說真的硬要從A~D選項選出一個, D)看誰擁有較多的食物 會是一個比較好的答案。 因為新台幣有漲有跌,黃金會因為挖到新礦而跌價,土地會因為某些政策導致擁有她的人 可以支配的勞動不斷減少而急於脫手而跌價(實價登錄→實價課稅?).... 只有食物是一直都被需要的,且只有食物是完全用勞動去換來的。 所以,職業無分貴賤?這句話值得深思。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些有錢人拿來騙我的玩藝兒,但我想是的Orz 當然我不是來戰職業的,有的人是為了理想、未來而作低薪工作,當然也是有的。 所以這也解釋為什麼巴菲特在年報中說明了,比起黃金、會選擇股票的原因。 我們每天辛苦看線圖、看財報、聽電視投顧、看報紙,為的不就是獲利、可以支配他人 較多一些勞動嗎? 所以如果沒有打敗大盤....其實是不合格的報酬率的(自己重傷Orz) 看完這一大篇,也許能夠自己推想一下, 我願不願意花100個小時的勞動去換一盎司的黃金呢 >.^ 另外,「利潤的大小取決於投入的資本」,我對這句話最有意見, 但是對於一些想到的現象卻又無法反駁, 例如蓋房子好賺,大家就會去蓋房子、手機好賺,就會有其他人去搶食大餅, 所以最後導致利潤率都相似.... 但是看了ROE好像又不是這麼一回事,是政策保護的關係? 還是國富論這本經典經過了兩百多年終於跟不上時事了呢? (小弟私想以前沒有專利保護之類的吧= = 所以他也不知道可以有超過平常利潤率的報酬) 那這樣買股票是不是也得要有很多資本才能獲得較多的報酬?向巴菲特那樣? 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開示小弟? -- 呃...希望沒有偏離股版= =" -- 千萬不要複製紅色區塊貼上 X 我請樓下所有人吃肯德基,寄信到我信箱 y eeeeeeee 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29.110

01/24 22:45, , 1F
簽明檔那老梗了 就推文後登出
01/24 22:45, 1F
XDDD

01/24 22:46, , 2F
選項不清楚! C又不知道是哪裡的土地! 應把所有財產換
01/24 22:46, 2F

01/24 22:47, , 3F
成相同的物品 再來比較多寡! 很簡單的做實驗的原則!
01/24 22:47, 3F

01/24 22:47, , 4F
結論應該是F 題目出的不好
01/24 22:47, 4F
改了一下>"<

01/24 22:50, , 5F
台灣土地也有分地點呀~
01/24 22:50, 5F
= ="

01/24 22:51, , 6F
你說的最佳答案 其實也是把ABCD選項 都轉換成"看他能
01/24 22:51, 6F

01/24 22:51, , 7F
夠支配多少勞動"這個相同的東西 再來做比較
01/24 22:51, 7F

01/24 22:52, , 8F
但是ABCD會漲跌
01/24 22:52, 8F

01/24 22:54, , 9F
是原文的嗎
01/24 22:54, 9F
不是,小弟資質駑鈍,讀中文的> <

01/24 22:55, , 10F
配對驅動才是勞力重點
01/24 22:55, 10F

01/24 22:55, , 11F
異地價值的觀念要有 等到回到生存需求
01/24 22:55, 11F

01/24 22:56, , 12F
又是供需法則的問題 所以長期來看 供給不足的東西
01/24 22:56, 12F

01/24 22:56, , 13F
又有強大需求的價值最高
01/24 22:56, 13F

01/24 22:56, , 14F
等價換算貨幣後 是一直在變動的
01/24 22:56, 14F

01/24 22:57, , 15F
而且還會有中空價格的問題
01/24 22:57, 15F
謝謝幫忙總結>"<

01/24 23:08, , 16F
食物光是會腐壞這點就說明它的保值能力太低了
01/24 23:08, 16F
本篇不是討論保值方式....

01/24 23:09, , 17F
我告訴你吧 在你這種無聊的命題下 最有價值的東西
01/24 23:09, 17F

01/24 23:09, , 18F
是氧氣
01/24 23:09, 18F

01/24 23:12, , 19F
能控制這顆星球所有氧氣的人 會是這個星球最有錢的人
01/24 23:12, 19F

01/24 23:14, , 20F
要看長期還短期
01/24 23:14, 20F

01/24 23:39, , 21F
推文借問, 請問有實體經濟討論版嗎?!
01/24 23:39, 21F
※ 編輯: sdes6332 來自: 118.168.129.110 (01/24 23:43)

01/24 23:49, , 22F
哪邊有肯德基
01/24 23:49, 22F
用PCman或是KKman才看得到哦XDD

01/24 23:54, , 23F
資本雄厚的多是贏家 在資本市場裡 有例外嗎?
01/24 23:54, 23F

01/25 00:04, , 24F
把問題的本質看成勞動力已經是非常過時的看法了....
01/25 00:04, 24F

01/25 00:05, , 25F
經濟的本質在於交換,而非支配
01/25 00:05, 25F
那...改個字,拿錢交換勞動>"< ※ 編輯: sdes6332 來自: 118.168.129.110 (01/25 00:30)

01/25 00:48, , 26F
我選D 鈔票是法律有賦予它地位 黃金 能吃嗎? 土地?
01/25 00:48, 26F

01/25 00:49, , 27F
可以吃嗎? 以上都是以世界末日來看 只有食物才能讓人
01/25 00:49, 27F

01/25 00:49, , 28F
活下去
01/25 00:49, 28F

01/25 02:03, , 29F
ABCD隨著時間.環境的改變 能支配的勞動力也都不一樣
01/25 02:03, 29F

01/25 02:04, , 30F
這也是個人認為台灣若要有未來 就須增加價值產出的
01/25 02:04, 30F

01/25 02:05, , 31F
原因 這對資源欠缺的國家就更是如此
01/25 02:05, 31F

01/25 02:08, , 32F
更正...交換
01/25 02:08, 32F

01/25 09:48, , 33F
不是拿錢交換勞動,錢本身只是交易的媒介
01/25 09:48, 33F

01/25 09:50, , 34F
而是先產生某種價值後再去跟他人交換價值
01/25 09:50, 34F

01/25 09:50, , 35F
即使沒有貨幣,一樣還是會有交換行為
01/25 09:50, 35F

01/25 09:52, , 36F
馬克斯是把價值直接轉成勞動,但事實並非如此
01/25 09:52, 36F
文章代碼(AID): #1H0KYoZG (Stock)
文章代碼(AID): #1H0KYoZG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