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張忠謀又談匯率:安倍有力多了已回收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打不贏二二)時間12年前 (2013/02/10 20: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25 (看更多)
: 並不會因為台幣升值或貶值而去調整他的月薪 : 所以對廠商來說 : 假設他有一種世界上普遍認定的價值標準來判斷(例如黃金,例如石油,例如美元) : 我這邊用美元是因為雖然美元印得很多,但他還是世界上公認用來判斷價值的標準 : 當台幣貶值的時候 : 支付薪水的成本就降低了 到這邊我都是認同的,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 為什麼在廠商要判斷標準價值時,要對人力成本做維持產品中比例的概念呢 要是這麼認定的話,難道台積電才是血汗工廠大量的榨取了員工產生的利益 因為他在支付的薪水在它的營業額中的比例是偏低的 而毛利在1%到2%的工廠是模範工廠,因為他把生產的產品大部份都拿來付給員工了? 我並不是不理解其中的價值變化,但我不理解的是你一開始把人力成本應作一個 維持相應比例的定義 照理說固定的成本跟人力的成本應該都被企業視作成本,是相同價值的支出, 但是因為你把固定成本用美元作結來看,所以你巧妙的把固定成本設定成一個 固定比例的支出,而新台幣作結算的人力成本卻變成要對應最廣泛介質美金 的浮動支出 所以貶值的時候是企業偷走了勞動者的價值,是變相減薪 我也是認同收入固定的勞動者若是受到貨幣走貶的影響的確是在減薪 但我卻不能理解你把它視作是企業對勞動者的剝削 我覺得雖然同樣是薪水價值的減少 但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謝謝 額外的外行理解,我覺得要是依你貨幣價值的推論來看, 那所謂的消費能力不就是一個無用的概念嗎,因為那應該是被企業在判斷人力價值中 必須被涵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2.161.34
文章代碼(AID): #1H5v1pm1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5v1pm1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