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美股集體訴訟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nexcaree)時間4年前 (2020/12/14 01:13), 編輯推噓13(13017)
留言30則, 1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台灣就我所知或碰到的幾乎都沒有人參加 他最後分配到的金額不太可能真的完全cover你的損失 但只要在時間內有持有 不管現在是賣掉了還是就放在那 就可以參加訴訟 分配的金額就是看參加者股數的比例 假設求償十億美金 扣掉訴訟費用40% 那就是六億給所有參加的投資人分 會用所有參加者的股數做比例下去分配 他們的名單就是用股東名冊或是券商提供的名單下去問說要不要參加 你只要提供資料證明有交易 其他的法律事務所會處理的好好的 這跟一般你買麥當勞結果燙到要求償性質不太一樣 也跟嬌生爽身粉寶寶受到商害的求償案不同 公司這種案件幾乎都是拿錢和解(股票集體訴訟) 只是最後達成合解的金額是多少而已 愈多法律事務所在找人就表示肉很多或金額可以拉很高 複委託好像就沒有辦法參加 我碰到的都是直接寄文件或email問你要不要參加(股東) 有一些tailor made的金融產品也不行(for 這支股票) 交易員(台灣)根本沒見過也不了解 參加就對了 statement交易明細準備英文版 最後你會得到一個claim number 成功的話就會在一、二年後寄了settlemnet 支票到你文件中留下的地址 是平信 要在時間內存入帳戶 台灣托收支票要三到四星期 而有的銀行還要手續費 支票有半年期可以存入帳戶 這件事其實一點都不困難 收到支票時就當中獎了 收到支票的機會其實比買樂透或發票中200元來得高 只是要花時間整理一下 給大家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36.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07879625.A.F4A.html

12/14 01:36, 4年前 , 1F
推 感謝分享
12/14 01:36, 1F

12/14 01:48, 4年前 , 2F
謝謝分享~~
12/14 01:48, 2F

12/14 02:02, 4年前 , 3F
推一下
12/14 02:02, 3F

12/14 02:12, 4年前 , 4F
複委託是實名買股 上手都美國券商 不能參加是why?
12/14 02:12, 4F

12/14 03:43, 4年前 , 5F
複委託故名思義就是二次委託,假設你是在富邦或元
12/14 03:43, 5F

12/14 03:43, 4年前 , 6F
大這種下單買美股的,在外國公司的名單裡,富邦或
12/14 03:43, 6F

12/14 03:43, 4年前 , 7F
元大才是股東,才能參加訴訟。
12/14 03:43, 7F

12/14 03:47, 4年前 , 8F
而他們是不會處理這個麻煩事的。這跟他們要向法律
12/14 03:47, 8F

12/14 03:47, 4年前 , 9F
事務所提供最終受益人證明,這吃力不討好。一般都
12/14 03:47, 9F

12/14 03:47, 4年前 , 10F
會寫在複委託的合約小字當中。
12/14 03:47, 10F

12/14 03:54, 4年前 , 11F
要是是直接跟嘉信或firsttrade這種券商開,就可以
12/14 03:54, 11F

12/14 03:54, 4年前 , 12F
參與。簡單分別就是你有沒有收過美國公司寄的相關
12/14 03:54, 12F

12/14 03:54, 4年前 , 13F
文件,年報或投票通知等等。有就是直接股東,沒有
12/14 03:54, 13F

12/14 03:54, 4年前 , 14F
就不是。或是每年四月美國國稅局的稅單資料。這些
12/14 03:54, 14F

12/14 03:54, 4年前 , 15F
東西複委託收到的人叫富邦,不是最終投資人。
12/14 03:54, 15F

12/14 04:43, 4年前 , 16F
收過$100多從wfc class action settlement...表格
12/14 04:43, 16F

12/14 04:43, 4年前 , 17F
填完就忘了 兩年後就收到check
12/14 04:43, 17F

12/14 05:31, 4年前 , 18F
律師費不用自己先出一部分嗎
12/14 05:31, 18F

12/14 07:46, 4年前 , 19F
推,這應該放菁華區
12/14 07:46, 19F

12/14 08:49, 4年前 , 20F
律師費就是事務所有先估算過總賠償金額後才發動的
12/14 08:49, 20F

12/14 08:49, 4年前 , 21F
,打完官司會從和解金額先扣走他們應得的。
12/14 08:49, 21F

12/14 09:22, 4年前 , 22F
有收過兩次 沒參加過 感謝資訊
12/14 09:22, 22F

12/14 09:50, 4年前 , 23F
顆顆 40%
12/14 09:50, 23F

12/14 10:42, 4年前 , 24F
已經賣掉的還算合理 沒賣股票去求償的是怎麼回事?
12/14 10:42, 24F

12/14 10:42, 4年前 , 25F
賠償是公司出的 也就是股東的損失 所以用自己左口袋
12/14 10:42, 25F

12/14 10:43, 4年前 , 26F
的錢去賠給右口袋 然後再抽一筆律師費?
12/14 10:43, 26F

12/14 15:06, 4年前 , 27F
樓上,誠信才合理,因錯誤資訊導致投資都算
12/14 15:06, 27F

12/14 19:39, 4年前 , 28F
推 詳細說明
12/14 19:39, 28F

12/14 19:39, 4年前 , 29F
原來複委託的法律關係是這樣
12/14 19:39, 29F

12/14 21:35, 4年前 , 30F
11
12/14 21:35, 30F
文章代碼(AID): #1Vral9zA (Stock)
文章代碼(AID): #1Vral9zA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