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吳怡霈被動收入20萬無痛換iPhone 17!靠2檔金融存股
: : 這樣對整體「真實、實際」的生產力,是否會降低?
: : (數字增加的實際所得,但不是真實的生產能力)
: : (買台積電、NVDA的股票,對該公司實際生產力,並無直接影響)
: : (如果有人務農,完全沒有投資股票、ETF,實際生產對社會有幫助的農作物、穀物、
: : 糧食,但因為沒有實踐抵抗通膨,增加被動收入的方式,是否這樣實際有生產的人,
: : 漸漸就無法在這個世界,好好生活?)
: : 以上可能想法有所缺漏 (因為知識不足),只是好期是否存在這樣的可能?
: : 謝謝大家!
: 人再怎麼樣還是需要吃飯睡覺
: 如果人人都有被動收入 不事生產
: 很快因為供需的關係 提供基本需求的價格就會大漲
: 漲價後有些被動收入少的人無法靠被動收入支撐
: 必須出去工作賺錢 就會達到下一個平衡點
這就是我所困惑的點,如果人人都有,
是指,在這個世界上好好的生活,需要:
1.「投資股票、ETF,與相關知識」
2. 找到可實踐「被動收入」的方式 (如:當房東,定期收股利 ...等)
應該不會是所有的人,都具備上面的知識。
那面就前文舉例的農民,他除了務農之外,也需要學習上面,跟他專業無關的知識,
是否會讓實際的生產力降低?
本來他可以專心在自己的本業,專心務農,
研究讓農產品生產效益增加、品質變好 (如:減少或不使用農藥 ...等) 的作業,
並顧好自己工作外的生活。
但如果這樣的話,他務農的產出收入,新台幣並不能保障他自己在這個社會上貢獻,
應有的實際所得,與保值能力。
他勢必要撥出一些時間與心力,設法讓他的所得,能保值 (抵抗通膨) 來保障他自己。
這樣放在各行各業,是否大家都要具備上面 股票投資、被動收入的能力,來保障自己。
這樣是否會影響到,他原本在社會上貢獻的角色,因為專注在本業上,
並不能保障他太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213.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7817235.A.5EE.htm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t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