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思辯] 低薪與人力的本質
※ 引述《souldragon (太極螺旋)》之銘言:
: ※ 引述《meblessme (老窮病懶臭廢肥宅)》之銘言:
: : 說起來 台灣的低薪問題
: : 除了政府與企業本身的惡質之外
: : 是不是也意味著人力本質的惡性
: : 簡單來講
: : 過去在台灣經濟上升期 老闆往往比較敢給
: : 也就是說
: : 在這個市場裡
: : 曾經並不缺乏敢給錢的好老闆
: : 但現在這些老闆不是被淘汰了
: : 就是變成不願給錢的老闆
: : 那也就意味著
: : 敢給錢所帶來的正向競爭力
: : 遠低於不願給錢所帶來的惡質競爭力
: : 也就是說
: : 一個敢給錢的老闆
: : 所獲得的勞動效率 是遠不如不願給錢的老闆所獲得的勞動效率
: : 不管是工作速度工作能力還是創意....
: : 是不是這樣呢
: 你搞錯問題的焦點了 你的問題就像問
: 歷任總統誰最會搞經濟 是不是李>扁>馬?
: 答案:經濟好壞和總統關係小 和市場時代性關係大
: 所以問題不在老闆小氣或大方 而是老闆的錢從哪裡來
: 當市場上很難賺的時候 大多數老闆就會不敢給高薪
: 因為他預期賺不回來 因為已經不是大多頭時代了
: 老闆的問題和總統一樣 他們並不是決定者
: 起碼對中小企業來說 他們自己也被環境所支配
: 所以台灣在20年前錢淹腳目 並不是那些老闆們有多強
: 是因為剛好搭上時空條件的順風車 市場拓荒期
: 又沒有明顯的競爭者 (大陸當時在文革內亂)
: 只要肯努力就有錢賺 努力>>>>技術優越性
: 現在光靠努力根本沒用了.. 沒有壟斷性的技術都不用談
張忠謀說年輕人別亂創業....
他有資格講這話,他是過來人.微軟創業,蘋果創業,都過去式了.
當年個人電腦興起,台灣的宏碁等企業趁這時雞犬升天.
做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商品,可以不花太多錢.
如今還有甚麼"絕頂全新"的創新商品可圖?
不都是錦上添花?這穩當的生意就有鉅富要投入,不是一般
企業工作室能對抗的.
那些期初贊助者,看到你有小成就就便宜買去了,而你撐不下
去倒了,他也不會拯救.
台灣的優勢是製造業,不是新創業.這是不能轉移的.
製造業看到訂單才發包製造.他起碼風險小,且可以投保各種
意外險.老闆大不了倒閉,潛逃出境.
現在台灣的工資已經達到了高點(對企業而言),所以一定要
減少本地投資與接單.把主力放在其他方面.(譬如炒房等)
這優勢的消失,用甚麼弭補? 郭台銘若想把訂單放在台灣生
產,蘋果公司也不答應.
而相對的新創事業,這是瞎子企業,下一步要踏進深坑都看不
見.
尤其是新創科技,必須集合創意人才,這些人來自世界各地.
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他們要高利潤分享或高薪資.給得起
嗎?(去矽谷較快)
努力加班開會那一套在過去有效,現在也有效但是全世界都
跟台灣一樣在努力加班開會中,各國都設立加工區,你台灣算
老幾?
下不來也上不去,是台灣的窘境.
二十幾年來台灣科技企業自滿於製造輸出,製造業自滿於賣
零件給大陸,日子好過,但沒有轉型準備那一定會來到的外國
同質性競爭,才會落到這地步.
日本有衰退,但是他們還能靠賣設備與相關服務到各國的製造
業裡,長期的分享別人利潤.韓國也有些長進.
唯獨台灣各大企業,只堅守低成本競爭老路子.
人民不愛國貨,只有毛巾與電鍋能得到青睞.
怎麼有韓國那種本地市場購量來支撐基本盤?
年輕人養尊處優,小確幸,吃宵夜,約砲連連,月底錢花光.
傳統髒吵熱型企業裡充滿外勞,而勞委會說失業率3.8%?
這是全世界級的笑話.
夕陽企業也沒設限不讓本地人進來上班,但登報月餘就是
沒人應徵.接下來就只能申請外勞了,還能怎樣?
年輕人都去超商拖地板了,反正都是25k,寧可穿乾淨些,
上班可以會客,女友坐在一旁吃便當,多麼美好氣氛.
偏偏有人大喊要趕走外勞.要讓這些企業限時關閉嗎?
或者遷廠到菲律賓,印尼?那裡離市場更遠.(運貨回來?)
政府不要這些工商稅收利益?
台灣企業已經沒有美好的市場了,美好的景氣那一段永不
回來,在國際採購商眼裡台灣份量已經嚴重縮水.東協的
廉價勞工在排隊中.
這時候怎麼將製造業重新壯大呢?別問名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6.98.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why/M.1444074960.A.BCC.html
→
10/06 09:35, , 1F
10/06 09:35, 1F
推
10/06 12:17, , 2F
10/06 12:17, 2F
→
10/06 12:22, , 3F
10/06 12:22,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sk-wh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