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空空嗆房蟲的底氣是哪來的?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junior020486 (軟蛋頭)時間3小時前 (2025/08/21 15:21)推噓22(27推 5噓 58→)留言90則, 17人參與討論串29/31 (看更多)
※ 引述《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之銘言:
: ※ 引述《Ricky13 (BK)》之銘言:
: : 我不是什麼房地產達人
: : 只是個40歲老魯啦
: : 就看到這篇忍不住要講一下
: : 尤其是下面這句
: : 這種論調真是鬼扯到極點
: : 本魯三個小孩 太太又不想跟公婆住
: : 當年想買房子時
: : 房仲就是把這句話掛嘴邊
: : 說什麼剛性需求 不用在意價格高
: : 可以負擔得起就可以買
: : 但剛性需求 是住的需求 不是買房需求
: : 把這混為一談 是要騙鬼喔?
: : 住的需求
: : 本來就是希望更好的生活品質
: : 房價太貴 我要買台北市地點好空間又夠的 就只能買到三四十年的老舊沒電梯公寓
: : 後來改看新北市 太偏遠的 又影響上班距離及小孩成長的環境
: : 我當時看了半天 覺得我省吃儉用的積蓄
: : 就算買得起也不甘心換來這樣的生活品質
: : 看到最後
: : 就是覺得房價貴不值得所以不買阿
: : 尤其是這個決定可能讓你被房貸綁死死 三四十年無法翻身
: : 那如果租房 一樣解決住的需求
: : 還能保留充足的資金 提高未來風險承擔能力及其他發展的可能性 甚至期待房價跌時
?
: : 為什麼要盲目的用“剛需”兩字 悶著頭硬幹?
: : 用“剛需”兩個字
: : 就可以忽略投機者炒房造成的“市場失靈”、持有成本過低公宅過少的“政府失靈”
?
: : 就可以忽略“房價所得比”是否合理?
: 台灣市場失靈、政府失靈
: 那為什麼美國的遊民比例比台灣多20倍?
: 美國有70萬遊民, 佔美國人口比例0.22%
: 台灣只有3000遊民佔台灣人口比例0.012%
: 台灣投機者炒房
: 那為什麼美國的房價漲幅比台灣高?
: https://ibb.co/7x29Zm2g
: : 最後就是這個“房價所得比”,讓我越看不合理
: : 人家收入是台灣3-5倍的地方
: : 房價卻都比台灣低
: : 常常聽到的倫敦、紐約這些國際大都市
: : 房價所得比台北一半都不到
: : 貴就是事實
: 房價所得比就是一個很爛的、根本無法跨國使用的公式
: 購屋負擔負擔包括總價、利息、稅、維持費
: 為什麼你會只用一個元素來評估貴不貴?
: 台灣的高房價所得比, 是因為東亞國家比起歐美, 普遍低利、低稅
: 四元素的組成結構不同, 所以東亞的房價幾乎都高
: 但加入其他三個元素之後, 台灣購屋負擔根本不特別
: 美國表面房價低, 但那是因為四元素的比重不同
: 加入稅跟利息之後, 美國的購屋負擔比台灣更重
: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自有住宅比例比台灣少20%, 租屋負擔比台灣重10%
: 非中產以上買不起房子、即使租屋負擔都很重
: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遊民比台灣多20倍的主要原因
: 然後很多人只看到房價, 就認為這樣比較好
: : 憑什麼有剛需就要人閉著眼睛買?
: 不好意思, 我覺得你現在也還是沒張開眼睛
: : 最決定不買房後
: : 我用租房解決所謂的“剛需”
: : 用買房的預算做了許多其他的事情
: : 也就是我剛才說的
: : 用充足的手頭資金保有其他發展可能
: : 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 : 總之 我在去年買了房
: : 買在美國
: : 室內空間7x坪
: : 含後院及車庫大約160~170坪
: : 而且沒有貸款
: : 我不是鼓吹到國外置產
: : 來美國也是完全計畫外的
: : 我只是說 手上有資金 就有無限可能
: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去美國置產好像比較高級的觀念
: : 未來會怎樣沒人知道
: : 如果我當初信了“剛需”就不會貴這種鬼話
: : 我現在大概每天爬四層樓住著空間緊迫的老舊房子還天天為了車位煩惱
: : 然後質疑自己這就是我辛苦半輩子所能換來給家人的最好環境嗎?
: : 再來每個月被房貸壓著 可能也不敢作夢期望未來10年20年能給我的孩子什麼不一樣
的?
: : 當年的我
: : 就是既有剛需 也有資金
: : 但我就是嫌台灣房子貴
: : 我更在意我辛苦賺來的錢
: : 是否能真正換來
: : 與之匹配的更好生活品質
: 我想, 你的更好的生活品質, 應該是財富增加帶來的
: 但這適不適用在其他人身上?恐怕是未必
我找了一個賣房的仲介網站
有大概提到持有+維護成本
標題
美國房地產持有成本(美國養房成本)有多大?
嚴格說來,在美國擁有任何房子,真正的持有成本只有房產稅。 房產稅在美國各個州各
個地區都不同,一般在1%-3%,在加州是1%-2%。 新開發的區域,地產稅會高一些。 以加
州現在的房屋平均中間價約三十萬美金,它每年的房產稅在$3000到$6000之間。
美國的房子通常分為獨立屋、城市屋(連排屋),除了房產稅之外,還有哪些可能發生的
費用?
1. 房屋保險
在加州,一般的區域,一棟三十萬到五十萬的房子,它的房屋保險費每年通常在$600到$9
00之間,在加州由於地震災害比較多,地震險是單獨加保的。 在其它州可能也有一些天
然災害,例如龍捲風或是水災。 你想要你的房子得到保障,就要購買房屋保險。 很多人
在國內買房都不買保險,沒有購買保險這個概念。 其實買不買保險是你自己的選擇,但
是如果要貸款,銀行一定要你買保險才肯貸款給你。
2. 庭院的維護
例如剪草,在加州每月需要$50到$60。 但在美國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自己有割草機,一
部割草機二、三百元,自己剪剪草維護庭院,運動、健身,又省錢。 大部份的美國居民
都是選擇自己動手,除非是工作特別忙,或是家裡沒有年輕人。
3. 社區費
如果你買的是城市屋(連排屋),會有一個社區費(國內稱物業管理費),費用一般在一
百五十元到三百五十元之間,費用的高低取決於社區內公用設施的多寡。 社區費中通常
包含火險部份,每一戶不必單獨購買。 因為房子是相連的,如果一家著火,其它人也會
受災,所以他們的火險是共同承擔的。
在美國當地,在貸款時計算你是否能夠負擔這個房子,他們會把房屋的地產稅以及社區費
用都先計算在內。 一般的概念,你的房屋上的開銷包括貸款,水電費、社區費等加在一
起,不應超過你的薪水的三分之一,在房價最高時也不應超過二分之一。 如果你的薪水
是$6000塊一個月,那你付房屋的貸款和地產稅合起來應該在$2000-$2500之間是比較合理
的。 如此你擁有房屋就不會像房奴,你可以輕鬆支付其它生活上的需要。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我,在美國買房的持有成本每年倒底有多少? 現在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
前段時間我一位朋友在加州的奇諾崗市買了一棟獨立屋(別墅),4房3浴,231平米。 售
價$540,000。 它的地產稅率大約是1.26%,即每年$6804,分二期每半年交納一次。 加上
火災保險,每年大約$700,我這位朋友擁有這棟房屋的持有成本,按月平均計算,每個月
大約$625。
也就是說,每年稅+基本維護成本大概7500美元
換成台幣225000,還不算貸款本利和
買到的是1620萬左右的房子
假設貸款利率3.5%,30年期固定(當然現在我看大概是6.5%)
貸款1296萬,月付58196元,年付698352,每年還有225000的維護費
回到台灣,1620萬的房子
房屋稅+地價稅不超過15000一年
貸款利率2.5%,月繳51208
年繳614496
持有成本硬生生少了快30萬,而且還是用3.5%這種低估的利率下去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54.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5760876.A.06C.html
推
08/21 15:26,
3小時前
, 1F
08/21 15:26, 1F
→
08/21 15:28,
3小時前
, 2F
08/21 15:28, 2F
→
08/21 15:29,
3小時前
, 3F
08/21 15:29, 3F
噓
08/21 15:29,
3小時前
, 4F
08/21 15:29, 4F
→
08/21 15:29,
3小時前
, 5F
08/21 15:29, 5F
推
08/21 15:29,
3小時前
, 6F
08/21 15:29, 6F
→
08/21 15:29,
3小時前
, 7F
08/21 15:29, 7F
→
08/21 15:29,
3小時前
, 8F
08/21 15:29, 8F
→
08/21 15:29,
3小時前
, 9F
08/21 15:29, 9F
※ 編輯: junior020486 (101.12.154.226 臺灣), 08/21/2025 15:31:19
推
08/21 15:31,
3小時前
, 10F
08/21 15:31, 10F
※ 編輯: junior020486 (101.12.154.226 臺灣), 08/21/2025 15:32:14
噓
08/21 15:32,
3小時前
, 11F
08/21 15:32, 11F
是噢,那你趕緊回去啊
※ 編輯: junior020486 (101.12.154.226 臺灣), 08/21/2025 15:32:47
→
08/21 15:33,
3小時前
, 12F
08/21 15:33, 12F
笑死,持有成本不用算的喔,那我也可以說你美國一年房屋稅+地價稅不到15000可以買哪
裡
※ 編輯: junior020486 (101.12.154.226 臺灣), 08/21/2025 15:34:44
噓
08/21 15:38,
2小時前
, 13F
08/21 15:38, 13F
你討論只討論總價,不討論持有成本噢?
※ 編輯: junior020486 (101.12.154.226 臺灣), 08/21/2025 15:40:28
推
08/21 15:47,
2小時前
, 14F
08/21 15:47, 14F
推
08/21 15:49,
2小時前
, 15F
08/21 15:49, 15F
→
08/21 15:50,
2小時前
, 16F
08/21 15:50, 16F
噓
08/21 15:50,
2小時前
, 17F
08/21 15:50, 17F
→
08/21 15:51,
2小時前
, 18F
08/21 15:51, 18F
→
08/21 15:51,
2小時前
, 19F
08/21 15:51, 19F
→
08/21 15:51,
2小時前
, 20F
08/21 15:51, 20F
→
08/21 15:52,
2小時前
, 21F
08/21 15:52, 21F
→
08/21 15:52,
2小時前
, 22F
08/21 15:52, 22F
→
08/21 15:53,
2小時前
, 23F
08/21 15:53, 23F
推
08/21 15:53,
2小時前
, 24F
08/21 15:53, 24F
→
08/21 15:53,
2小時前
, 25F
08/21 15:53, 25F
→
08/21 15:53,
2小時前
, 26F
08/21 15:53, 26F
→
08/21 15:54,
2小時前
, 27F
08/21 15:54, 27F
→
08/21 15:54,
2小時前
, 28F
08/21 15:54, 28F
→
08/21 15:54,
2小時前
, 29F
08/21 15:54, 29F
→
08/21 15:55,
2小時前
, 30F
08/21 15:55, 30F
→
08/21 15:55,
2小時前
, 31F
08/21 15:55, 31F
→
08/21 15:56,
2小時前
, 32F
08/21 15:56, 32F
→
08/21 15:56,
2小時前
, 33F
08/21 15:56, 33F
→
08/21 15:57,
2小時前
, 34F
08/21 15:57, 34F
→
08/21 15:57,
2小時前
, 35F
08/21 15:57, 35F
推
08/21 15:59,
2小時前
, 36F
08/21 15:59, 36F

推
08/21 15:59,
2小時前
, 37F
08/21 15:59, 37F
推
08/21 15:59,
2小時前
, 38F
08/21 15:59, 38F
→
08/21 15:59,
2小時前
, 39F
08/21 15:59, 39F
推
08/21 16:00,
2小時前
, 40F
08/21 16:00, 40F
→
08/21 16:00,
2小時前
, 41F
08/21 16:00, 41F
→
08/21 16:01,
2小時前
, 42F
08/21 16:01, 42F
→
08/21 16:01,
2小時前
, 43F
08/21 16:01, 43F
推
08/21 16:01,
2小時前
, 44F
08/21 16:01, 44F

→
08/21 16:02,
2小時前
, 45F
08/21 16:02, 45F
→
08/21 16:03,
2小時前
, 46F
08/21 16:03, 46F
→
08/21 16:03,
2小時前
, 47F
08/21 16:03, 47F
→
08/21 16:04,
2小時前
, 48F
08/21 16:04, 48F
推
08/21 16:06,
2小時前
, 49F
08/21 16:06, 49F
推
08/21 16:08,
2小時前
, 50F
08/21 16:08, 50F
→
08/21 16:08,
2小時前
, 51F
08/21 16:08, 51F
→
08/21 16:08,
2小時前
, 52F
08/21 16:08, 52F
→
08/21 16:08,
2小時前
, 53F
08/21 16:08, 53F
推
08/21 16:08,
2小時前
, 54F
08/21 16:08, 54F
→
08/21 16:08,
2小時前
, 55F
08/21 16:08, 55F
→
08/21 16:09,
2小時前
, 56F
08/21 16:09, 56F
→
08/21 16:09,
2小時前
, 57F
08/21 16:09, 57F
→
08/21 16:10,
2小時前
, 58F
08/21 16:10, 58F
→
08/21 16:10,
2小時前
, 59F
08/21 16:10, 59F
推
08/21 16:11,
2小時前
, 60F
08/21 16:11, 60F
→
08/21 16:11,
2小時前
, 61F
08/21 16:11, 61F
推
08/21 16:12,
2小時前
, 62F
08/21 16:12, 62F
→
08/21 16:13,
2小時前
, 63F
08/21 16:13, 63F
→
08/21 16:13,
2小時前
, 64F
08/21 16:13, 64F
推
08/21 16:16,
2小時前
, 65F
08/21 16:16, 65F
→
08/21 16:16,
2小時前
, 66F
08/21 16:16, 66F
→
08/21 16:17,
2小時前
, 67F
08/21 16:17, 67F
推
08/21 16:18,
2小時前
, 68F
08/21 16:18, 68F
推
08/21 16:19,
2小時前
, 69F
08/21 16:19, 69F
→
08/21 16:19,
2小時前
, 70F
08/21 16:19, 70F
→
08/21 16:20,
2小時前
, 71F
08/21 16:20, 71F
→
08/21 16:22,
2小時前
, 72F
08/21 16:22, 72F
→
08/21 16:22,
2小時前
, 73F
08/21 16:22, 73F
→
08/21 16:23,
2小時前
, 74F
08/21 16:23, 74F
→
08/21 16:23,
2小時前
, 75F
08/21 16:23, 75F
推
08/21 16:25,
2小時前
, 76F
08/21 16:25, 76F
→
08/21 16:25,
2小時前
, 77F
08/21 16:25, 77F
推
08/21 16:26,
2小時前
, 78F
08/21 16:26, 78F
→
08/21 16:26,
2小時前
, 79F
08/21 16:26, 79F
推
08/21 16:28,
2小時前
, 80F
08/21 16:28, 80F
噓
08/21 16:28,
2小時前
, 81F
08/21 16:28, 81F
→
08/21 16:29,
2小時前
, 82F
08/21 16:29, 82F
→
08/21 16:29,
2小時前
, 83F
08/21 16:29, 83F
推
08/21 16:29,
2小時前
, 84F
08/21 16:29, 84F
→
08/21 16:29,
2小時前
, 85F
08/21 16:29, 85F
推
08/21 16:31,
2小時前
, 86F
08/21 16:31, 86F
推
08/21 16:31,
2小時前
, 87F
08/21 16:31, 87F
推
08/21 16:33,
2小時前
, 88F
08/21 16:33, 88F
→
08/21 16:33,
2小時前
, 89F
08/21 16:33, 89F
推
08/21 16:34,
2小時前
, 90F
08/21 16:34, 90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home-sa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53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