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碰到大老學生的國科會計畫你會怎麼審
※ 引述《sscas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之銘言:
: ※ 引述《notap (no tap)》之銘言:
: : 但publication很多(也包含了很重要的會議與期刊論文),
: : 有趣的是...大多的paper都有很多的合作作者
: : 且很多都不是first author.
: 對於著作有很多合作作者這件事, 我相信不易有定論, 以下是我個人的建議:
: 或許可以把掛名在其他教授之後的論文, 給某種程度的weight來評斷它,
很多合作作者的論文
我傾向於依照其論文的難易度與以評價
例如說同樣難度(工作量)的研究,作者多的,當然評價較低
這當然是主觀評價
例如說一篇論文兩個作者,那會想說是學生和指導教授(OS:這傢伙蠻厲害的)
例如說一篇論文八個作者,會想說中間那一串人到底在哪邊有貢獻?
論文互掛這件事,如果沒有聽過,那就真是太天真了
基於互信,我們總是願意相信上面的名字都是真的出力人士
不過就如我上述所言,名字太多
代表這一串人的努力或才華較不夠
因此別的團隊少數人就可以完成的事,他必須要一大堆人才行
: 我聽到很多人會把這個現象往負面解譯, 包含有些老師的升等的意見上也是如此.
: 比較有趣的是, 國科會一直鼓勵團隊合作(整合型計畫), 系統整合,
: 若真的很用心於整合, 反而不易有獨自(沒有其他教授掛名)的論文.
有興趣的可以檢視一下近年的整合型計劃
看看是真的有目標後整合邀集各領域人才適才適所
還是大老出面整合心腹麻吉愛將的計畫
這兩個東西縮寫都嘛變成整合型計劃
有的時候借個設備藥品就要掛名,分點經費也要掛名
實驗室裡上下幾代師兄姐除了掃地阿桑通通都有名
貢獻真的那麼寶貴,那人家論文裡寫感謝某某某慷慨提供材料的不就阿呆?
意見真的那麼寶貴,那也不用引用文獻了,文獻作者全部包進作者群不是更妙?
--
解決失業率上升的辦法就是把學生當掉不讓他畢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104.96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4 篇):
AfterPh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824
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