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教授加薪真能提升台灣學術水準?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SaltLake)時間16年前 (2009/11/22 17:08),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25 (看更多)
※ 引述《eiffingeri (eiffingeri)》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教授加薪真能提升台灣學術水準? : 時間: Thu Nov 19 21:13:37 2009 : :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 ※ 引述《Fone (無聊至極eternal sadness)》之銘言: : : : 僅部分引用,其餘恕刪, : : : 我覺得這問題其實很簡單,這一些私校到底成不承認自己是教學型大學? : : : 如果是教學型大學,教學需要新知?不要開玩笑了~ 沒拿過原文書啃嗎? ^^^^^^^^^^^^^^^^^^^^^^^^^^^^^^^^^^^^^^^^^^^^^^^^^^^^^^^^^^^^^^^^ 是的 教學確實需要新知 因為學生學習"過時"的材料就失去就業的實用意義 以理工科的共通基礎課程微積分來講 如果教師能夠把最新且已經有足夠驗證 的材料配合當前的章節經過教師專業的簡化搭配去講解 那對於吸引學生學習 興趣 幫助學生理解並應用在後期探討更實用或者更複雜議題的課程的話都有幫 助 除非是專門寫給數學系的學生的高等微積分課本 否則寫給大一大二程度 的初等微積分課本都會有應用例子 至於美國大學用的初等微積分課本更是強調 豐富的實用例子 年輕時看在美國大學留學的其他清少男女們用的都是這些個 精美的教科書 當年不曾親身在美國大學上過微積分故不知道實際上課狀況 但是 個人親歴數學系的初等統計跟線性代數等初級數學課程的時候確實體會到美國 大學在授課時強調應用例子的實踐 由於教學哲學有一定的一慣性 從這邊應該可以 合理推測在數學系講授微積分也強調應用的狀況 以抽象聞名的數學系授課尚且 如此 講求實用性的工程學科授課狀況就不需贅述 引進新知對於學生的好處在大學理工科的專業課程就更明顯 土木系有營建管理 課程 能夠閱讀理解營建管理理論新發展的教師除了能夠在教到相關章節的時候給出 更新穎甚至國際業界實際應用的狀況 這樣一來學生能學到的顯然更實用 也讓學生 更有本事尋求海外就業機會 此外 大學的課程設計裡面有一項叫做"term project" (國內似乎翻做學期報告?) 這種促進學生主動蒐集相關資料並做判讀的實用教學方法 透過認真扎實的課程報告的訓練 日後畢業生就業準備工作上的報告書的時候就更得 心應手 另外一些美國大學的機械系有讓高年級學生設計賽車比賽什麼的課程活動 這些也強 調實作 那麼學生在做些很實際的整合應用活動中如果引用到比較新的學術文獻的時候 教師需不需要去研讀了解? 國內大學工學院其實也有這類活動 比如以下連結 http://www.cv.nctu.edu.tw/~wwwadm/chinese/ts/activity/bridge/FrameSet.htm 這種記得還有跨校的比賽 其他船舶工程學系可以透過模型船設計比賽 電機或者機械工程系也可以有機械人設計比賽 資訊系的程式設計比賽等等都可以 刺激學生去理解課本既有知識並且蒐集最新學術知識來應用在這些更貼近實際工程 應用的活動 這些都需要教師去進一步學習 至於法律系要讓學生更貼近最新法律發展 那就更別提的 記得哈佛法律還是哪個法律 名校的課程設計上就有讓學生蒐集研討並分析最新的重要案例 走筆至此 教師時時吸收新知跟上專業發展的脈動確實是有需要的 接下來要問的是 耗費許多心血在這種種方面讓學生學到最新的專業知識 並且實踐驗證日後就業會使用 到的種種職業能力的教師在個人發展能夠得到什麼? 升等? 加薪? 如果付出眾多心血 設計實用精采的課程的教師在專業生涯上的發展是"得不償失" 那麼我們能期待有 多少有本事的專業人才願意花多少心血在這上面? 大學專業教學本身確實是一種專業 確實是一種實用的專業 問題是: 國內相關制度 上對於這種研發新穎實用的教學方案的教師給予怎樣的回報? : : : 哪一些資料是熱騰騰的上個月還在實驗室的data? 教學多需要的是原理、理論 : : : 新知?先等確定不會被推翻再說。如果說要教導學生如何追求新知,這我到還同意 : : : 但,這很需要衡量經費吧。 : : 這種說法顯得是 自認優越者的傲慢. : : 教學, 除非是萬年常青的大一微積分, 物理, 化學, 可以十幾年不變. 各科系基本材料可以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不變 但是怎樣設計新穎教案去貼合社會脈動 讓學生更有效率學會並且使用這些基本材料 那就叫做教學專業 : : 一旦涉及本科專業的學科, 那一種不是幾年一新? : : 多數教科書是收集論文而來, 作者的敘述濃縮簡略, 若非平常有相關 : : 文獻涉及, 還真的常誤入歧途. : 贊成g大的想法 : 事實上在我的周遭看到的 : 前端國立大學多的是已經有一定成績與一定年資的老師 : (並不是說這些老師不好、但是畢竟已經畢業數年到十數年 : 他們的專長很多時候並非現在最新的) 專長不是最新的 但是如前面所述 單單在教學設計上面就多的是花樣可以讓 學生在有本事的專業教師的指導之下學得更好更能運用 這牽涉到的是教師有沒 有那個本事跟意願 在政府或者學校經營者的層面 那就是有沒有設計出有效的 獎懲制度讓大學能夠出品專業的學生 專業大學可以為社會培育專業人才 但是教學專業者必須得到相配適的回饋 至於專業研究所如何培育各級專業研究人才 那是另一個議題 研究所跟大學 專注的學生產品本來就不一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70.239.173

11/23 09:58, , 1F
中肯 推一個...
11/23 09:58, 1F

11/23 15:07, , 2F
11/23 15:07, 2F

11/24 10:46, , 3F
博碩滿街就來自指導研生有論文研究成果又有獎與升,教大學
11/24 10:46, 3F

11/24 10:56, , 4F
生卻變成責任負擔.若要求協助產業就得配合產業,研究不易
11/24 10:56, 4F
文章代碼(AID): #1B2F-fnc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2F-fnc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