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教育部擬推彈薪專案 盼人才留台灣 【20:05】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愛麗兒其實不在倫敦。)時間16年前 (2009/12/20 20:32), 編輯推噓5(5011)
留言1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想像一下, 大型商業公司如何挖角. 挖角是為了甚麼? 這種做法不就像 : 是如此嗎 ? : 商業公司挖角, 作用之一是打擊競爭對手. 從一個團隊出來的未必就是 : 最高手, 要引出那個領域的最高手就要讓來探路的在驚豔下回去報訊. : 至於挑那個領域, 當然是己方能配合有潛力超越發展的, 來個高手要能 : 短期起到指引作用, 形成優勢的吸引力吸進更多的資金與人才. ~~~~~~~~~~~~~~~~ 是,台灣的確就是這樣的想法,所以「禮聘」海外傑出台灣學者, 回台擔任各等級的學術團隊leaders. 但是,先不說把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丟進政治圈裡的成效如何 (事實上他所主導的教改政策也是毀譽參半) 台灣近年許多大學都從海外挖人回來擔任校長,期望以他們的名氣與影響力, 吸引資金與人才流進台灣; 真的有效嗎? 有效的話,眾多知名在台傑出學者不會高聲疾呼應該調整台灣的敘薪制度。 當大家都知道,憑自己本事在別的地方可以獲得比台灣高出三四倍的本薪外加福利時, 他為什麼要來投效台灣? 即使好處是能夠在這些在台大師的團隊裡受到指導, 難道別處就沒有大師?整體待遇環境都還比台灣好哩。 您又說,挖角為的是和競爭對手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否需要砸重本用高薪挖角方式來摸清對方底細, 也讓對方驚嘆於我們的實力(?),個人認為商業界或許學術界則不然。 否則為何各領域都要有研討會要有期刊發表? 這些機制的設置本意便是在讓全世界的學術社群,在相對成本較低的狀況下, 能夠相互交流彼此的長處、改進彼此的短處, 進而對所謂科學的進步做出共同貢獻,而非割喉競爭。 只是在越來越嚴酷的競爭裡,很多人為了保住工作, 忘記了發表乃是「學術成果分享」的本質, 也因此產生很多旁門左道奇形怪狀的抄捷徑手法。 然而,制度影響人類行為所產生的流弊,不應據以為貶低制度設計本意的理由。 個人認為採用economic incentives影響人才去留的決定是有效的手段, 但以商業界運作模式來推斷學術界的應然,則頗有隱喻失義之虞。 : 台灣一向也不是人人有獎制. : 就跟業務員一樣, 給的是底薪, 要高薪就得靠獎金. 國科會早就帶頭給傑出 : 獎, 教育部各大學也都跟進, 每系所都有領特別獎金的額外高年薪 "獎座". : 像影歌星一樣, 給大錢的大獎也很多, 獎金不受兼職(如當領薪的董事)總薪 : 額倍數的限制. 只是, 很多人不太信服罷了! 我不知道別人是否信服,我只能說說我的看法。 台灣當然有機制鼓勵在地深耕的優秀學者,然而我個人認為,與他國制度相較, 真正的問題是在rewards不足、以及長期培養人才與淘汰機制的欠缺。 一年數個大獎給領域裡的大頭,對於該領域整體長期發展有什麼具體的正面影響? 說學術工作者應該要像業務員一樣人人領底薪,我認為也不恰當。 當台灣的市場及資金就是只有這麼大的時候,叫這些領著底薪的「人人」去開拓業務, 短期而言必定弊大於利,因為要出頭就代表得把同行踩下去。 否則本板不會常常看見有人發文問國科會計畫申請是否內有玄虛、 是否應該請老闆來當靠山、關係是不是重要。 我認為根本之道應該是政府領導、擴大市場, 而不是變相鼓勵聰明才智之士在國內不要合作,因為這樣才搶得到有限的資源。 : : 推 etonman:同意 樓上好了解新加坡生態 我單位這邊光博後薪水就比台灣 12/20 02:07 : : → etonman:教授薪水高了 不會像在台灣 很大部分會去當博後的幾乎都是 12/20 02:08 : : → etonman:不想在業界的人才往學術走 這邊是連薪水都可以跟業界競爭 12/20 02:09 : : 推 aamb:就是要這樣才能挖到人才願意去新加坡啊。研究最重要的部分是 12/20 02:10 : : → etonman:資源也比較多 之後的出路也蠻廣的 台灣真的要從體制來改良 12/20 02:11 : : → aamb:人才,以及資源。新加坡對自己的斤兩很有自知之明,所以資源 12/20 02:11 : : → aamb:專心放在能夠壯大實力的項目上。反觀台灣並非如此。 12/20 02:12 : 台灣當然也是如此, 資源絕對是放在能夠壯大實力的項目上. ~~~~~~~~~~~~~~~~~~~~~~~~~~~~~~~~~~~ 您的觀察我不予置評,很明顯我與您的看法相差很大。 : 當年, 台積電的張忠謀就是典型的挖角. : 很多國立大學的校長, 院長, 所長也是如此的挖法. 很多在國外退休的教授 : 都到台灣來以經歷高薪敘任, 同時再取得台灣的退休年資, 準備幾年後再領 : 一份台灣的長期退休俸, 這也是一種 "高退休俸" 挖角. 高薪請人來台灣退休養老做什麼? 國家要的應該是在他們壯年、最有生產力之時,讓他們來貢獻台灣。 : 台灣若有真正的公平, 就不會 "士氣不振", 博碩士滿街跑, 薪水不升反降. : 想跑的還餓得跑不了. 這是錯誤的高教政策的結果,現在的博碩士大家一起承受共業。 不過這與本篇主要議題相距有點遠。 : 要當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 必須是其軍隊退下來的人員. 未必忠黨, 但必須 : 已證明是愛國人士. 她的計程車隊是能臨戰的系統之一. 您這兩行敘述事實謬誤甚多。 在新加坡威權體制下,誰能不是愛國人士? 新加坡也有反對黨,所以無需每個人都要效忠人民行動黨(PAP), 但是非PAP候選人是幾乎不會當選的。 又,新加坡對自己的小國寡民現實很有自知之明, 它的國防系統不是靠大躍進式的人人從軍槍口一致對外來維繫, 而是與美國及其盟邦維持密切合作關係。 : 一堆博士, 都是聰明才智越大者. : 但為千萬人謀福利的, 是否都是聰明才智越大者? : 領高薪是應該的, 在市場經濟裡那是一種肯定. 該問的是領高薪者是否也為 : 謀千萬人的福利這種事業, 做出對等的貢獻? 我認為學歷和聰明才智似乎不該直接畫上等號,而學歷與能力也不見得正相關。 研究者的本業是在自己的領域裡一步一步做出小小的成績, 這些成績和其他國內外同行合起來,集體成果長期而言若對科學的進步有所貢獻, 則顯然是能夠為千萬人、為後代子孫謀福利。 若您所謂「貢獻」意指短期內、在台灣、戲劇性的改變, 則高薪與貢獻的連帶關係如何我無法妄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0.209.82.195

12/20 20:56, , 1F
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限退役軍人,不是人人能幹的.您想太多!
12/20 20:56, 1F

12/20 21:03, , 2F
不贊同研究者對人類做無私貢獻的絕對是少.挖角是市場行為
12/20 21:03, 2F

12/20 21:05, , 3F
請你自己看一下這個連結。哪一項要求要有退役軍人身分?
12/20 21:05, 3F

12/20 21:06, , 4F

12/20 21:16, , 5F
這是新加坡人告知的,計程車要靠行,車行系統資助退伍軍人.
12/20 21:16, 5F

12/20 21:18, , 6F
即便如此也無法直接跳到結論說計程車只有退役軍人能開吧。
12/20 21:18, 6F

12/20 21:28, , 7F
那您就得去實測囉,那是新加坡人告訴我的,關鍵在官股車行.
12/20 21:28, 7F

12/20 21:31, , 8F
made a claim的人是你怎麼會要質疑者去實測呢?應該是你要提
12/20 21:31, 8F

12/20 21:35, , 9F
出證據說服質疑者吧。anecdotage不管來源是不是新加坡人,都
12/20 21:35, 9F

12/20 21:35, , 10F
不能被當作是solid evidence的吧。
12/20 21:35, 10F

12/20 21:50, , 11F
國民說的話不一定為真,就像在南部有很多藍綠的耳語,若聽
12/20 21:50, 11F

12/20 21:51, , 12F
信任一方可能對認識台灣的制度沒有幫助
12/20 21:51, 12F

12/20 21:55, , 13F
沒有一定要退伍軍人喔by也是新加坡人說的
12/20 21:55, 13F

12/20 21:59, , 14F
是否真或偽?不是靠訓練單位網頁能否證.但官股車行有道理.
12/20 21:59, 14F

12/20 22:28, , 15F
事實上新加坡男生都要當2,5年(2年now)要找到公民又沒當兵
12/20 22:28, 15F

12/20 22:29, , 16F
又有點年紀的大概也不是大多數
12/20 22:29, 16F
文章代碼(AID): #1BBXbqnf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BBXbqnf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