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教部研擬彈薪專案 留住優秀教師
制度上面,台灣跟歐美有相當的出入。
歐美的Research 和Teaching路線是可以分軌的。
舉例來講,Research Fellow和Lecturer是兩條不同的路。
某些研究為主的學校或系所,research 路線的人員數比teaching還多。
研究與教學(近來有人提出技術擴散為第三個)是大學的兩大功能之一,
這兩種活動各需的專長與熱情不同,
台灣的制度中,POST DOC的重要性被貶低,也沒有明顯的教學與研究分軌的人事晉用機制
另,獨立研究中心的重要性。歐美日有相當多的獨立研究中心,其實大學裡面也有。
這些研究中心主要是以接案作研究為主,部分會開設博碩士課程。
這也是另外一個教學與研究分軌的作法。
台灣缺乏這樣的研究單位,自然在研究活動上面會受到限制。
在很多領域中,研究活動是大兵團的戰鬥,而且是持久戰。專職的研究人員,以及專
門的研究單位,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此外,企業創新活動的參與,也是另一個差異。
以日本為例,現在大多數大型電子廠都有在做Machine Translation 的單位,現在台灣
c好像壓根就沒人在玩這個。因為沒有所謂的頂級期刊再玩。
帳面上提升的SCI造成研發水準提高的印象,其實只是一種假象,因為忽略了研究發展
活動的其他面向
高薪挖回來的有經驗的研究人員,存在的價值,是作為大型專案
coordinate之用,但沒有infrastructure,這些人恐怕也無能為力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30.29
推
12/25 08:24, , 1F
12/25 08:24, 1F
→
12/25 08:25, , 2F
12/25 08:25, 2F
→
12/25 08:26, , 3F
12/25 08:26, 3F
→
12/25 08:27, , 4F
12/25 08:27, 4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fterPh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4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