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教部研擬彈薪專案 留住優秀教師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默言)時間16年前 (2009/12/25 11:43),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jack5756 (Dilbert)》之銘言: : 制度上面,台灣跟歐美有相當的出入。 : 歐美的Research 和Teaching路線是可以分軌的。 : 舉例來講,Research Fellow和Lecturer是兩條不同的路。 : 某些研究為主的學校或系所,research 路線的人員數比teaching還多。 : 研究與教學(近來有人提出技術擴散為第三個)是大學的兩大功能之一, : 這兩種活動各需的專長與熱情不同, : 台灣的制度中,POST DOC的重要性被貶低,也沒有明顯的教學與研究分軌的人事晉用機制         ^^^^^^^^^^^^^^^^^^^^^^^^^^^^^^^^^^^^^^^^^^^^^^^^^^^^^^^^^^^^^^^^ 這是重點。Postdoc與高年級的研究生,才是大學實驗室裡最主要的貢獻者。扣掉 老闆必須要找經費這種貢獻,實際上我覺得九成以上的研究產出都來自於這兩種身 分。然而就我自身postdoc的例子,除了每個月的薪水與停車證是教職員以外,我 並不覺得我的待遇和博班學生有何不同。有次在系上的會客室用自動咖啡機端了杯 咖啡,隔天門上就多了張紙條寫著"學生請勿進入"。當然可能只是誤會一場(誤以 為我是學生或是根本就不是針對我),但是想到系上一堆賣命五六七八年的博班學 弟,連跟自己系上討杯咖啡提神都可能被下逐客令,我心裡就是一整個心酸。貢獻 最多身份卻最卑微,在台灣唸博士真的是慈善事業。 就教學與研究分軌而言,在我知道的例子裡(已經擔任教職的朋友們),幾乎兩者 只能二選一。有個在中部某不錯的私立大學材料系任教的學長,已經是副教授了, 這學期卻還要開11學分的課,有時間做研究才有鬼;另一個本校剛升等的年輕副教 授,研究領域是目前比碳管更熱門的另一種奈米碳材料,結果今年一整年下來只有 寥寥幾篇conference paper,journal paper一篇都生不出來。備課+養家就耗去大 部分的時間,台灣的教授行政雜事又特別多,哪來時間做研究?一旦升上副教授進 入無敵狀態後,研究心態變得鬆懈與保守是人之常情;問題是在這一天就有三篇 paper被發表的超熱門領域喇賽一整年,加薪再多也很難期待這些可憐蟲可以"後發 先至"還順便"超英趕美"吧?薪水能加,時間能加嗎?研究熱情能加嗎?被折磨到 冷卻的熱情,當官的真的以為鈔票可以當柴火,研究熱情就會再次沸騰?見笑了。 : 另,獨立研究中心的重要性。歐美日有相當多的獨立研究中心,其實大學裡面也有。 : 這些研究中心主要是以接案作研究為主,部分會開設博碩士課程。 : 這也是另外一個教學與研究分軌的作法。 : 台灣缺乏這樣的研究單位,自然在研究活動上面會受到限制。 台灣的大學研究中心其實不少,但是除了像台大凝態中心這種少數研究比較有聲望 的單位,君不見一堆公私立大學成立的奈米研究中心,結果都成為變相的製程代工 中心兼土博收容所;研究員不能收學生,結果又是廟住兼撞鐘,一天24小時永遠嫌 太短,像樣的研究成果能有幾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08.100

12/25 11:45, , 1F
雖然我自己也是postdoc.但不是所有領域都是postdoc貢獻
12/25 11:45, 1F

12/25 11:45, , 2F
最大..以理論而言 我老闆沒我也可以過得很好
12/25 11:45, 2F

12/25 11:46, , 3F
反而是我一直跟他學東西學經驗
12/25 11:46, 3F

12/25 13:23, , 4F
很多人不管自己是學生,還是postdoc,還是當老闆了,永遠
12/25 13:23, 4F

12/25 13:23, , 5F
覺得自己最有貢獻,或者自己被壓搾最烈,或最懷才不遇。
12/25 13:23, 5F

12/25 14:40, , 6F
NT..............
12/25 14:40, 6F

12/25 14:41, , 7F
確實說出心聲
12/25 14:41, 7F

12/26 13:35, , 8F
推 四五樓
12/26 13:35, 8F
文章代碼(AID): #1BD3JkmS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D3JkmS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