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私校退場50歲被失業 求職6年碰壁、月薪變8千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MasterChang (Han-Yuan)時間4年前 (2020/06/15 22:44)推噓16(18推 2噓 56→)留言76則, 17人參與討論串2/10 (看更多)
可是,私校退場這種狀況從1990年後廣設大學政策 +少子化後,
沒多久就知道了。少則數10年,多則20年就知道會發生的事情,
這些當事人當時少說也是中壯3X歲。難道都不知道?
還是說要在賭賭看,看能不能65歲下莊?說真的40歲以後只有大
學任教經歷,如果不找教職,大多真的沒有甚麼用。
※ 引述《flying25 (泰倫斯)》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 2.記者署名:
: 馮靖惠
: 3.完整新聞標題:
: 【中年教授危機1】私校退場50歲被失業 求職6年碰壁、月薪變8千
--
不要問我從哪來,我只是一個浪跡天涯的工程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8.1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92232262.A.575.html
→
06/15 22:54,
4年前
, 1F
06/15 22:54, 1F
→
06/15 22:55,
4年前
, 2F
06/15 22:55, 2F
這種事情又不是上月知道這月發生,這狀態會發生是遲早的事情,
需要預測嗎?邏輯問題而已。更何況少子化又不是第一年發生。20
年前一堆專家就警告了,裝瞎裝聾?
我30歲念博士,現在45了還不是在外面工作?念博士跟變流浪教授
沒有必然關係,我想這裏大部分人都有博士學位,思考不要那麼幼
稚。
推
06/15 23:08,
4年前
, 3F
06/15 23:08, 3F
→
06/15 23:08,
4年前
, 4F
06/15 23:08, 4F
→
06/15 23:25,
4年前
, 5F
06/15 23:25, 5F
外面公司也一樣,現在環境就那樣,差別經驗經歷能不能帶著走?
是一年經驗用十年還是十年經驗點好點滿?變數也不少。國內產業
萎縮的也很厲害,我很多顧客都是東南亞的公司。
大學老師真的在職場上就比較弱勢。能在"學閥"位置的畢竟是少數
人,又不是人人國立大學教授,或是當獨董吃香喝辣是不?看這幾
年教育部的大學閥跟科技部畫地圈錢,一般老師其實滿可憐的。
→
06/15 23:59,
4年前
, 6F
06/15 23:59, 6F
→
06/16 00:00,
4年前
, 7F
06/16 00:00, 7F
噓
06/16 00:10,
4年前
, 8F
06/16 00:10, 8F
我從來沒有放下學術。誰說學術得在大學做,我們公司每年跟四大都
有案子。你呢?還苟安在大學?四大的教授可是非常有危機感,很多
跟業界連動性很高的。
我們雖然是小公司,但是客戶很多是東南亞的集團,幫他們做前沿技
術開發,自然跟國立大學實驗室關係密切。我們自己的Lab 設備雖然
比不上四大,比中字輩好我們很有信心的。
推
06/16 00:22,
4年前
, 9F
06/16 00:22, 9F
→
06/16 00:22,
4年前
, 10F
06/16 00:22, 10F
→
06/16 00:24,
4年前
, 11F
06/16 00:24, 11F
→
06/16 00:25,
4年前
, 12F
06/16 00:25, 12F
→
06/16 00:26,
4年前
, 13F
06/16 00:26, 13F
→
06/16 00:27,
4年前
, 14F
06/16 00:27, 14F
→
06/16 00:30,
4年前
, 15F
06/16 00:30, 15F
→
06/16 00:33,
4年前
, 16F
06/16 00:33, 16F
→
06/16 00:34,
4年前
, 17F
06/16 00:34, 17F
推
06/16 01:12,
4年前
, 18F
06/16 01:12, 18F
→
06/16 01:12,
4年前
, 19F
06/16 01:12, 19F
→
06/16 01:12,
4年前
, 20F
06/16 01:12, 20F
→
06/16 01:15,
4年前
, 21F
06/16 01:15, 21F
→
06/16 01:15,
4年前
, 22F
06/16 01:15, 22F
→
06/16 01:15,
4年前
, 23F
06/16 01:15, 23F
→
06/16 01:31,
4年前
, 24F
06/16 01:31, 24F
→
06/16 01:31,
4年前
, 25F
06/16 01:31, 25F
→
06/16 01:33,
4年前
, 26F
06/16 01:33, 26F
推
06/16 03:01,
4年前
, 27F
06/16 03:01, 27F
推
06/16 06:35,
4年前
, 28F
06/16 06:35, 28F
物理/光學,但是問領域就尷尬了,我領域跨的很多。主要工作是做
海外集團的系統工程分析。
→
06/16 09:49,
4年前
, 29F
06/16 09:49, 29F
→
06/16 09:49,
4年前
, 30F
06/16 09:49, 30F
→
06/16 09:49,
4年前
, 31F
06/16 09:49, 31F
→
06/16 09:51,
4年前
, 32F
06/16 09:51, 32F
→
06/16 09:51,
4年前
, 33F
06/16 09:51, 33F
推
06/16 10:20,
4年前
, 34F
06/16 10:20, 34F
推
06/16 10:23,
4年前
, 35F
06/16 10:23, 35F
→
06/16 10:23,
4年前
, 36F
06/16 10:23, 36F
推
06/16 10:25,
4年前
, 37F
06/16 10:25, 37F
→
06/16 10:25,
4年前
, 38F
06/16 10:25, 38F
→
06/16 10:57,
4年前
, 39F
06/16 10:57, 39F
噓
06/16 11:03,
4年前
, 40F
06/16 11:03, 40F
→
06/16 11:04,
4年前
, 41F
06/16 11:04, 41F
→
06/16 11:06,
4年前
, 42F
06/16 11:06, 42F
很多人跟你一樣的想法。對啦!!新聞是誇大了。還是說就不會發生?
其實很多私校還是做了很多努力才沒有發生上面的狀況。但是只是把
發生時間延長,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少子化依舊,外籍生依然大量遞減中。不知死活的還苟安在中後段的
看起來還是很多啊!!總覺得這種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06/16 11:06,
4年前
, 43F
06/16 11:06, 43F
推
06/16 11:19,
4年前
, 44F
06/16 11:19, 44F
→
06/16 11:20,
4年前
, 45F
06/16 11:20, 45F
→
06/16 11:21,
4年前
, 46F
06/16 11:21, 46F
推
06/16 11:37,
4年前
, 47F
06/16 11:37, 47F
→
06/16 11:37,
4年前
, 48F
06/16 11:37, 48F
其實以科大來說,能找出方法,解決業界問題,要有論文產出還是可
以。只是不見得是有名期刊,或是不是那麼"學術",但是不會毫無成
果。就是看自己願不願意花時間經營。
現在時代變了,老師還是要會經營行銷一下自己的個人專業風格,真
的有做出一些東西,即便不那麼學術都好,至少不當老師,求職也有
東西可以展示說嘴。不要讓外面覺得這老師一片空白。
四大、北科台科都遇過不少教授業界實務不錯的,幾個技術開發案也
借重學校實驗室補完缺的部分。善用學術資源還是可以省心省事的。
※ 編輯: MasterChang (123.194.8.166 臺灣), 06/16/2020 11:52:53
推
06/16 15:22,
4年前
, 49F
06/16 15:22, 49F
推
06/16 20:54,
4年前
, 50F
06/16 20:54, 50F
我不會等到那個時候,所以我自己創業了,迄今已經第5年。
我公司第三年就獲利了,你說呢?
這次因為新冠,我的顧客反而變多。......
※ 編輯: MasterChang (123.194.8.166 臺灣), 06/17/2020 00:13:14
推
06/17 00:24,
4年前
, 51F
06/17 00:24, 51F
→
06/17 00:25,
4年前
, 52F
06/17 00:25, 52F
"保證永久鐵飯碗"<--這種思考很苟安。
"就算自己創業了 也可能在50-55歲失業啊"<-你可以思考這句
話有沒有問題,這句本身就是受雇者思維。你覺得待在一個公
司比較有機會遇到上面情況,還是自己出來拚比較有機會遇到
上面情況?
"我想要鐵飯碗"、"我想要65歲安穩退休",現在這世道幾乎不
可能。要做的事情是努力不要讓上面狀況發生。
你要想的應該是"我怎樣在50-55歲還能維持戰力不失業?" 這
兩種思維完全不同。不過,這種事做到的人少,苟安的多。完
全取決於個人。道理人人都懂,做到的沒有幾個。苟安之人永
遠可以找出藉口不去改變。
※ 編輯: MasterChang (111.242.232.129 臺灣), 06/17/2020 11:27:47
推
06/17 12:16,
4年前
, 53F
06/17 12:16, 53F
→
06/17 12:16,
4年前
, 54F
06/17 12:16, 54F
→
06/17 12:16,
4年前
, 55F
06/17 12:16, 55F
推
06/17 12:23,
4年前
, 56F
06/17 12:23, 56F
→
06/17 12:23,
4年前
, 57F
06/17 12:23, 57F
推
06/17 12:26,
4年前
, 58F
06/17 12:26, 58F
→
06/17 12:26,
4年前
, 59F
06/17 12:26, 59F
→
06/17 12:26,
4年前
, 60F
06/17 12:26, 60F
會跟你講保證OO的,那個是詐騙集團吧?都念到博士了不要那麼幼
稚。
待公司還是自己出來哪種失業機會高不知道也沒關係,到時發生也
是你面對的問題。你這類嘴硬的也不是第一個看見。我自己認為前
者50歲以後失業機率高,因為這是"台灣產業特性"。
創業第三年獲利有甚麼好炫耀的?本來就沒有什麼好炫耀,就是自
己撐過去那段,而且往好的方向走而已。只要是經營者都要幹的日
常生活。因為我還要撐到我掛掉那天。
受雇卻無危機感,這不是苟安是什麼?
工作只想求鐵飯碗,那不是苟安是什麼?
時代變了,避險本來就跟創業沒啥關係?創業只是一種選擇。人生
選擇很多,像新聞中失業數年收入8000也是一種選擇。
對大多數的大學教授,我只想說
【請不要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 編輯: MasterChang (39.8.39.232 臺灣), 06/17/2020 19:14:46
推
06/17 22:48,
4年前
, 61F
06/17 22:48, 61F
→
06/17 22:48,
4年前
, 62F
06/17 22:48, 62F
→
06/17 22:55,
4年前
, 63F
06/17 22:55, 63F
→
06/17 23:00,
4年前
, 64F
06/17 23:00, 64F
→
06/17 23:00,
4年前
, 65F
06/17 23:00, 65F
→
06/17 23:01,
4年前
, 66F
06/17 23:01, 66F
→
06/17 23:01,
4年前
, 67F
06/17 23:01, 67F
→
06/17 23:02,
4年前
, 68F
06/17 23:02, 68F
→
06/17 23:03,
4年前
, 69F
06/17 23:03, 69F
→
06/17 23:04,
4年前
, 70F
06/17 23:04, 70F
如果你看不懂"路很多種,創業只是其中一種",就引申為"改
變只能創業",那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有危機感是一件事情....在私校的老師超級有危機感,不過問
他們怎麼規劃,通常十個有九個是"再看看",呵呵..再看看。
如果你覺得好好發paper可以解決危機感,那...加油!!其實發
paper應該只是日常而已。就跟跑步一樣。
※ 編輯: MasterChang (123.194.8.166 臺灣), 06/17/2020 23:48:39
推
06/17 23:53,
4年前
, 71F
06/17 23:53, 71F
→
06/18 00:51,
4年前
, 72F
06/18 00:51, 72F
→
06/18 00:53,
4年前
, 73F
06/18 00:53, 73F
→
06/18 00:54,
4年前
, 74F
06/18 00:54, 74F
→
06/18 00:55,
4年前
, 75F
06/18 00:55, 75F
→
06/18 00:56,
4年前
, 76F
06/18 00:56, 7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fterPh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