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前輩的心得(二)台大國企財工組v.s.政ꐠ…

看板CFAiafeFSA (精算師/基金經理人/銀行家)作者 (Yanzi)時間21年前 (2004/07/17 08: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Readan (無力感上身)》之銘言: : ※ 引述《arbitrageur (Yanzi)》之銘言: : : 我還是建議能出國就出國啦。 : : 除了MIT MBA+FTO : : CMU MBA+MSCF外 : : 也可以讀Top 20 MBA中同校有能力提供不錯財工課程的幾間 : : 然後在碩二的時候集中火力修讀財工相關課程 : : 如Stanford, Chicago, UC Berkeley, Michigan, NYU等等,以收劈腿良效。 : : 畢業後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再回亞洲來。 : : 只讀財工碩實在是一個過大的風險,誰知道十年後會如何? : 如果只讀財工碩,但具備管理學學士的背景 台灣的管理學學士在國際市場上means nothing 沒有工作經驗時受的商學教育也是,請見 ChaosCreator老大的大作: R: 請問有關princeton的msf? 財工碩表示低階的financial engineering specialist CFA表示是investment generalist MBA表示是business generalist 換句話說讀MBA才能讓自己有最大的彈性,至於MBA要搭配什麼就看自己的狀況而定。 有次麥肯錫的分析師來校園徵才,被問到為什麼還要去讀MBA時, 答案是:不是每個老闆都認識麥肯錫。(他不見得一輩子待在顧問業) 你肯定自己這輩子一定會做財工嗎?A 你肯定自己這輩子一定會在金融界服務?B 你肯定自己這輩子會從商?C 很顯然A包含於B包含於C,那為什麼把學習A視為第一優先? 況且財工沒落的可能性遠高於金融界不景氣的可能性, 金融服務不再當紅的可能性又遠高於所有產業掛點的可能性 (永遠都有熱門行業,只是沒人完全準確的預估而已) 讀學位也是要算RAROC滴,好好想咩。 : 然後再卯起來拼一個 CFA CFA是另一回事,因為整體取得成本遠小於讀一個碩士。 (5000美金以下+損失1000小時以內的休閒/社交生活,不影響全職工作的的年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77.190
文章代碼(AID): #10-6yMoC (CFAiafeFSA)
文章代碼(AID): #10-6yMoC (CFAiafe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