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線上音樂商店?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結束了..)時間19年前 (2005/08/20 00:12), 編輯推噓5(509)
留言1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Majestic ( )》之銘言: : 換個角度想,或許你要問的問題是︰ : 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比較能夠讓"線上音樂"這個市場能夠成立? : 首先我們可以想到的copy的成本,當技術進步後,copy的成本是大大的下降。 : 好,這樣的因素會造成盜版的成本下降,正版的利潤變成了盜版的利潤。 : 其次我們可以想到Law enforcement的成本,當盜版增加後,抓盜版是否增加? : law enforcement的成本是會隨著抓盜版的增加而增加。 基本上或許可以假設抓盜版的成本是無限大吧(個人) 以P2P來說 沒有一個中心的伺服器的話 (KazaA或Ezpeer之類應該還不算是真正的P2P...) 應該很難去抓到傳送檔案的個人 RIAA雖然有告過盜版的消費者 但是後來也引發ISP是否能夠洩漏消費者資料的爭議 應該是沒辦法再告了吧...所以下載盜版被抓的機率應該是微乎其微 但是美國的P2P使用者倒真的是大大地減少 : 再來我們想想制度面的問題︰什麼樣的環境會造成盜版什麼樣的環境會抑制盜版 : ? 不過KaZaA也被告了....而且還輸了 或許這是所謂的制度面因素?? 雖然供給面被遏止了 但是需求面的誘因仍在 消費者終究能找到"安全"的分享檔案途徑 目前應該還是科技的進步走在媒體產業的觀念前面 或許以後也會一直都是?? 至於供下載的網站 或是實體的盜版 取締的成本應該比較低 看政府要不要做吧 不作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我也是沒辦法抵抗免費的誘惑阿 但是也希望政府取締@@ : well....大概是這樣子吧..... -- sensitive...(and/or/but/therefore)...sensib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78 ※ 編輯: douglash 來自: 140.112.5.78 (08/20 00:41) ※ 編輯: douglash 來自: 140.112.5.78 (08/20 00:46)

218.166.114.191 08/20, , 1F
我覺得不取締的機會成本反而更大耶,美國因
218.166.114.191 08/20, 1F

218.166.114.191 08/20, , 2F
為尊重智慧財產權的關係,一直都有人願意研
218.166.114.191 08/20, 2F

218.166.114.191 08/20, , 3F
發新科技而導致技術進步,不取締的話會降低
218.166.114.191 08/20, 3F

218.166.114.191 08/20, , 4F
降低生產者的意願吧?
218.166.114.191 08/20, 4F

61.229.98.178 08/20, , 5F
好像沒有那麼大吧? :P
61.229.98.178 08/20, 5F

59.115.164.107 08/20, , 6F
難保這種論調不是那些廠商為了維護他們超額利潤
59.115.164.107 08/20, 6F

59.115.164.107 08/20, , 7F
所散佈的
59.115.164.107 08/20, 7F

218.167.228.238 08/20, , 8F
可是就拿微軟來看,雖然微軟很賤,但是我們
218.167.228.238 08/20, 8F

218.167.228.238 08/20, , 9F
確實受惠了不少阿,像msn雖然一開始並不是
218.167.228.238 08/20, 9F

218.167.228.238 08/20, , 10F
她們推出的即時軟體,但是她們為了這個
218.167.228.238 08/20, 10F

218.167.228.238 08/20, , 11F
no-paid的軟體,還是一直有在更新。
218.167.228.238 08/20, 11F

218.167.228.238 08/20, , 12F
蠻多的巴,看的見的還有看不見的,我現在一
218.167.228.238 08/20, 12F

218.167.228.238 08/20, , 13F
天不用MSN就感覺很怪了
218.167.228.238 08/20, 13F

140.112.5.78 08/21, , 14F
仿冒msn應該沒什麼用吧..@@
140.112.5.78 08/21, 14F
文章代碼(AID): #131WK47r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4 篇):
文章代碼(AID): #131WK47r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