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請益]克魯曼觀點VS台灣22K政策
共 12 篇文章

推噓1(1推 0噓 2→)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時間12年前 (2013/01/28 05:20), 編輯資訊
0
0
4
內容預覽:
知識經濟是解釋總要素生產力的一個說法. 這邊更多人應該是習慣"內生成長". 只會灌勞動跟資本的成長(如前共產國家)終有極限/收斂. 而內生成長納入知識外溢跟人力資本的討論,不但解釋為何先進國繼續成長. 更說明扣除了勞動與資本的因素之後. 同一個人到歐美先進國的勞動生產力與薪資還是會高過待在鬼島. 過
(還有205個字)

推噓0(1推 1噓 9→)留言1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k2 (三轉美國稅法宗師)時間12年前 (2013/01/28 03:12), 編輯資訊
0
0
7
內容預覽:
其實有些答案算是老掉牙的東西了.. 2000年左右就已經預測過這種結局,只是台灣政治語言太多.. 真話沒幾個人聽的懂.又或者故意去裝不懂.只為了政治目的..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8049&ctNode=40. 賴景昌2004年寫的東西.放在行政院
(還有2377個字)

推噓0(0推 0噓 5→)留言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時間12年前 (2013/01/27 18:38), 編輯資訊
0
0
3
內容預覽:
會說弔詭,是因為在陳添枝跟 Krugman 的國貿、國經教科書比較利益章節末尾. 有提供薪資跟著勞動生產力同步的跨國實證資料. 先前在版上提過的 Dani Rodrik,《One Economics, Many Recipes: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Ec
(還有645個字)

推噓2(2推 0噓 3→)留言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liton (歐吉桑留學生)時間12年前 (2013/01/26 20:35),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不是弔詭,我個人覺得是現代的西方經濟學對於勞動市場的缺陷. (1)忽略勞動力之間的差異. 商品市場以總量供給和總量需求來決定市場價格. 但勞動市場卻不適合用總量的方式來分析. 因為"勞動"和"商品"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勞動"不是齊一性 勞動者技能上的差異. 讓有些工作可以有取代性 有些工作需要一點
(還有467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時間12年前 (2013/01/26 00:06),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談 22k 時或許可嘗試從定錨效應下手. 像基本薪資跟公務員薪資亦有參考點的功能. 只是要檢驗有多少是來自定錨效應,有多少是外在經濟環境的影響會費點心思. (也牽涉到行為經濟學在方法論上的ㄧ些問題). 傳統經濟學用在分析免洗實習生的現象則會比較有力. 從人口結構來看,22k 上下那群人的影響,在比例
(還有484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