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克魯曼觀點VS台灣22K政策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低調的悠閒)時間12年前 (2013/01/27 18:38),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2 (看更多)
※ 引述《liton (歐吉桑留學生)》之銘言: : ※ 引述《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之銘言: : : 這 15 年來弔詭之處,在於薪資不但沒跟著生產力上升,反而還下降 : : 目前看到的解釋都覺得有如盲人摸象: : 不是弔詭,我個人覺得是現代的西方經濟學對於勞動市場的缺陷 : (1)忽略勞動力之間的差異 : 商品市場以總量供給和總量需求來決定市場價格 : 但勞動市場卻不適合用總量的方式來分析 : 因為"勞動"和"商品"有很大的差異 : 例如"勞動"不是齊一性 勞動者技能上的差異 : 讓有些工作可以有取代性 有些工作需要一點時間和轉換成本 : 有些是完全無法取代(可能是勞動技能上的要求 也可能是地理限制) : 這些差異使得勞動力之間的替代問題變得相當複雜 : (2)邊際勞動產出 : 經濟學上可以用邊際勞動產出做為勞動市場的分析基礎 : 但在現實世界中邊際勞動產出卻是很難算出的 : 或許可以用 企業獲利/企業人數 來作為現實世界中邊際勞動產出的代理變數 : 但這一個代理變數卻完全沒有分析價值 : 老闆根本不會用這數字來當作薪資的給付參考 : 企業獲利如何分配到資本、企業家精神、勞動力 只是Bargining Power的問題 : 生產力上升 薪資下降 就只是誰比較夠力而已 與經濟學無關 : 如果你要經濟學上的解釋....職場上找理由還不簡單 : 老闆可以說是因為他的企業家精神 或者他投入更多的資本.. : 就算企業獲利分多一點給勞動力 你還得跟高階經理人、同事之間瓜分 : ----------------- : 總而言之 : 勞動市場比目前(我所學的)經濟學理論複雜多了 : 另外補充一份我同學對於22K被當成台灣年輕就業者低薪資結構代罪羔羊的分析 : http://humblerandy.blogspot.tw/2013/01/22k.html?spref=fb 會說弔詭,是因為在陳添枝跟 Krugman 的國貿、國經教科書比較利益章節末尾 有提供薪資跟著勞動生產力同步的跨國實證資料 先前在版上提過的 Dani Rodrik,《One Economics, Many Recipes: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該書第一章則引述總要素生產力與人均產出變動大致吻合的研究 (Krugman 在別處更大膽主張,若真要給所謂國際競爭力下定義,那應該是指勞動生產力  經濟成長即勞動生產力成長,不過這也有其他問題,《全球化迷思》有整理相關爭議)   台灣卻是這樣:http://blog.udn.com/lotos802/4848060 還真的像吳敦義說的,能角逐諾貝爾獎 要說雇傭跟勞動談判力量的消長(結果),這十幾年會開始產生變化總有個起點(原因) 補充資本生產力的資料:(工業及服務業部門歷年固定資本(不含土地)淨生產力指數)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2888&ctNode=3367&mp=1 如果光有資本投入而無技術進步的話,那勞動生產力增加的同時,資本生產力會下降 (報酬遞減) 至於西進是不是太晚,這點有所保留 根據中國經濟的課堂印象,授課教師羅瑋的觀察是台商算比較早(偷跑)進去的 我司是 90 年代西進,還能享受到下游抱現金來搶著拿貨的天堂時光 政府其實擋不住,但在手上還有籌碼時又沒雙邊對談、提供法規上的保障 比如說根留台灣,對方外匯管制卻設下層層關卡,資金可以進來,賺錢想匯出就刁難 而政府只是坐看外界用債留台灣錢進大陸的罵名補刀,自己要扶植轉型的產業又變慘業 順便一提,有些談西進的文章會用 HO 模型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來解釋實質薪資倒退 但該模型無論是理論(連經濟學家都認為假設太強硬)或實證,都沒能獲得足夠的支持 所以勞動生產力成長但薪資衰退這問題一直在心中懸而未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6.203.210 ※ 編輯: DarthRaider 來自: 114.46.203.210 (01/27 20:01)

01/29 09:12, , 1F
聯合報那個數據是又點偏頗啦,這十幾年來台灣的社會保險制
01/29 09:12, 1F

01/29 09:16, , 2F
度變化很大,雇主支付的不是只有薪資,還有勞健保等雇主負
01/29 09:16, 2F

01/29 09:31, , 3F
擔部份,這些社會保險及退休金等加起來,人力成本大概漲20%
01/29 09:31, 3F

01/30 22:35, , 4F
那些趴數計入的影響應該是表現在線的緩陡,無法解釋兩
01/30 22:35, 4F

01/30 22:39, , 5F
條走勢何以分道揚鑣;或者參照德法北歐這些國家的型態
01/30 22:39, 5F
文章代碼(AID): #1H1GEprU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1GEprU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