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北美] 貸款抵稅與投資問題

看板Oversea_Job (海外工作)作者 (單吊青發)時間16年前 (2009/05/19 22:42), 編輯推噓5(509)
留言14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asyn (asyn)》之銘言: : ※ 引述《iamweep (Let's Go Yankees)》之銘言: : : 的確是看你自己能承受的壓力多少 : : 我自己是覺得當工程師工作很不穩定(幾乎每三四個月就擔心一次layoff) : : 所以我只貸我們家庭年薪的兩倍..還是會擔心失業的問題 : : 我猜測這邊說的是房價是年薪的3~5倍? (一般假設20% down) : : 因為光貸款就年薪5倍我個人是無法想像 : : 當然啦..沒什麼不可以的事情..完全看你能承受多少風險 : 我也覺得貸款是年薪5倍完全無法想像耶 : 我們貸款是年薪的2倍不到 : 考慮到 在property tax全美前幾名高的區 而且年年漲 : 物價一直上漲 房子的維持也越來越貴(整修 除草 水電....) : 還有現在的景氣 總是要對工作多一點危機感 : 尤其在金融業上班 雖然很幸運 去年和今年的收入沒有受到影響 : 不過我們還是覺得3倍是上限 : 是說矽谷真的很不一樣嗎? 我以為在大紐約地區的人也不好過阿 : 紐約和舊金山的平均房價(我看NY times) 是平均家庭收入的4倍 如果你只需貸款兩倍就能買到你想要的房子 那麼真的恭喜你 但是每個家庭的所在, 收入與家庭狀況不一 你的例子是很難適用他人的 紐約一般收入是相對高 但房價也是一樣 你若沒小孩不在意社區環境 你可以在Queens或Jersey買個coop就好 One bedroom或 two bedroom可能花不到20萬 今天你若有兩個小孩 想去long island的好區買個2500呎雙車庫的殖民屋 上百萬都是正常的吧 若貸80萬照你的想法年收入沒40萬大約就只能放棄了 若在曼哈頓那更別提了 約四五年前我造訪一位同學在上東區Upper East的公寓 數十年舊two bedroom但是我猜最多不到800呎 當時的租金我記得是三千二 我這樣說也許有點事後諸葛 但是貸款的負擔是會隨著時間變小的 我在2000底2001初在DC/MD這買的房子(2500呎雙車庫的殖民屋) 當時我們貸了大約三倍半的款 在當時負擔是極重 尤其是兩個小孩陸續出生而我又在03年初換成15年的貸款 但是只要能撐過負擔最重的時期 現在我們的貸款餘額幾乎等於我們的年薪 而且只要再八年多我們就能付清 而且房貸支出(PITI)占我們稅後收入只剩下四分之一 負擔自是變成相對的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4.127.88.11

05/19 23:38, , 1F
撐不過就變成 subprime 危機的幫兇? *逃*
05/19 23:38, 1F

05/19 23:45, , 2F
._./ (發問)請問什麼是殖民屋?
05/19 23:45, 2F

05/19 23:54, , 3F
colonial style
05/19 23:54, 3F

05/20 00:02, , 4F
恩,跟想要怎樣的房子也很有關,我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05/20 00:02, 4F

05/20 00:05, , 5F
很多人願意死撐上去貸款買。不過貸款壓力隨時間變小也是
05/20 00:05, 5F

05/20 00:05, , 6F
個人理財得當吧!收入如果沒有逐年增加,也沒多繳本金
05/20 00:05, 6F

05/20 00:06, , 7F
那貸款壓力是隨時間增加(投資亂搞或死撐加上工作不順)
05/20 00:06, 7F

05/20 01:49, , 8F
01-03房價不斷飆升, 撐不過賣房去住公寓可能還賺不少呢
05/20 01:49, 8F

05/20 01:50, , 9F
殖民屋 (colonial style house) 是東岸最常見的 single
05/20 01:50, 9F

05/20 01:50, , 10F
house有分成像 traditional center hall, dutch, 或
05/20 01:50, 10F

05/20 01:51, , 11F
victoria等類型, 東岸因不會淹水, 殖民屋多有地下室
05/20 01:51, 11F

05/20 01:51, , 12F
完成 (finished basement)後會讓空間增加y
05/20 01:51, 12F

05/20 01:51, , 13F
Ex: 2500呎 -> 3700呎y
05/20 01:51, 13F

05/20 15:55, , 14F
東岸與北部房屋地下室主要功能是讓一樓與樓上較暖和.
05/20 15:55, 14F
文章代碼(AID): #1A4iKy8F (Oversea_Job)
文章代碼(AID): #1A4iKy8F (Oversea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