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附屬項的問題

看板Patent (專利)作者 (我要當陽光型男!!)時間14年前 (2011/03/03 14:3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今天皇上因為我培育了一種A種牛以及B種牛,又為了獎勵我把這培育A種牛以及B種牛的 方法公開,所以授予我20年內只有我可以在國內培育A種牛及B種牛的權利; 本來今年我可以因為培育A種牛及B種牛各賺200兩白銀,但有個傢伙偷偷的學了我的方法 去私下培育A牛賤價販賣,導致沒有人來跟我買,害我當年少了200兩白銀的利潤,而他又 因沒有研發費用,成本較低也因而穫利200兩白銀。 我一怒之下告上朝廷,朝延大臣說,他侵害到我的培育A種牛的權利,所以導致我損失200 兩白銀,應以200兩白銀為基數計算賠償,但是因為他沒培育B牛,所以只侵害到我一半的 權利,所以應該折半,只罰100兩白銀就好。。。 我自小沒念什麼書,數學不好,但是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 引述《lili ()》之銘言: : 許多申請案的問題是發明人根本只在一兩個溫度條件(如40、45度)下做實驗, : 卻想要20-80的權利範圍, : 先不論進步性的問題, : 這樣的範圍可能連enablement都有問題, : 當審查官核駁的時候, : 可以直接根據附屬項限定的溫度限縮權利範圍, : 以解決無法據以實施的問題。 : 當然,如果說明書寫了40、45度的試驗結果, : 可以依照原說明書記載的內容來改, : 不過這樣修正時還要refer回說明書的內容, : 在不增加額外成本(超項費、超頁費)或不在乎成本的情形下, : 這樣的附屬項可以讓答辯比較省事。 : 這樣的claim架構,一層一層地限縮了權利的範圍, : 理論上,權利的範圍也越來越接近實際試驗的結果或申請時認為最佳的條件, : 由於申請和答辯時,經手的IF、IH可能是不同人, : 這樣的寫法讓後面接手的人可以更輕易地瞭解發明的內涵, : 而不需要在不見得寫得好的說明書中一字一句的尋找。 : 假設這樣的範圍最後全都准了,然後有人侵權, : 在計算損害賠償金額時, : 可將被侵權的申請專利範圍項數做為請求基礎之一, : 舉例來說,如果侵權人使用了40度的溫度, : 那他至少侵犯了第1-4項權利, : 如果沒有寫2-3項,那被侵權的項數就只有1項。 : 還有,這種寫法的另一種意義就是, : 既然台灣案的基本項次是10項, : 那我就多寫一些附屬項湊到10項, : 好向長官或客戶交代; : 不然就是多寫一些項次湊頁數, : 反正超項超頁費都是客戶在付, : 撰稿工程師可以多拿一些點數囉~ : ※ 引述《hopper123 (clue)》之銘言: : : 請問一下 : : 在附屬項常看到 : : 2. 如專利範圍第1項....,其中XXX溫度範圍介於20~80度之間。 : : 3. 如專利範圍第1項....,其中XXX溫度範圍介於30~50度之間。 : : 4. 如專利範圍第1項....,其中XXX溫度範圍介於40~45度之間。 : : 想請問一下,寫第2項和第3項有意義嗎?? : : 為何要這樣寫呢?? : : 寫第2項不是就可以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1.159.67

03/03 14:37, , 1F
另一半不知道可不可以請求不當得利 ^^
03/03 14:37, 1F

03/03 19:24, , 2F
這篇是反諷還是在發問阿 XD
03/03 19:24, 2F
文章代碼(AID): #1DRpQuXq (Pat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5 篇):
文章代碼(AID): #1DRpQuXq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