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現在產業中的接案公司
不禁想搬出以前寫的東西..
雖然現在已經打算離開這個業界,但這就是這些想法導致的結論
討論討論,麻煩大家鞭小力一點 :p
http://dflucifer.spaces.live.com/blog/cns!3E18C1338ED6502F!320.entry
----------------------------------------------------------------------
台灣軟體業的冷眼旁觀(200610)
偶爾寫點正經的東西好了,雖然是沒人在看 XD 只是覺得在這裡閒閒沒事過四年
,我有必要紀錄一下我的思考軌跡,這一系列的想法,將是未來走向的重要資料
。
我目前看到的台灣軟體業問題:(純軟體業,廠商不直接涉入硬體規格制定及製
造...還是定義不清的話以後再改吧)
1.市場太小
這裡的標的物是MIS─管理資訊系統產業,可以說是嵌入式軟體─嵌入產業的軟
體。因為這產業所開發的系統僅適用local產業,甚至每一個開發好的系統可能
只有該目標企業適用,那這個必須與local產業結合開發的特性,就會直接受到
市場大小的影響。限於台灣市場本來就小,多數企業又是中小企業,所以主要客
戶大概都是少數大企業及─軍公教機關,市場容易飽和。
那為什麼我屏除中小企業呢?因為我直接問過某些廠商,為什麼喜歡接公家機關
的生意?主要還是錢的問題,民間企業就算案子花了再多功夫,公司喊倒就倒,
當場血本無歸...就算有簽約,也不會有太大作用,一個有可能不會超過一百萬
的case,你想要花多少錢去打官司?而且軟體的合約需求,我想有經驗的人都知
道,那是寫好玩的 而公家機關就不一樣了,反正預算已經下來了,只要搶到
標,該年度不要太爛就可以拿到頭款了,至於隔年以後的保固及尾款...似乎沒
什麼廠商在管的,反正拿到大部分的錢才是重點,案子爛掉也無妨,沒有商譽也
無妨,這些廠商一樣是民間企業,重起爐灶也沒關係哪...
從前面的論述一路推導下來,大概就可以發覺市場太小,造成的市場生態就是標
案文化。因為市場小,所以大家都去搶公家機關的標案,隱藏在背後的事實,其
實就是搶錢而已。
而在搶到錢這個大前提之下,軟體品質、工程師品質、系統功能都不是重點。軟
體不需要有品質,只要可以跑就對了,blackbox就繼續讓他blackbox下去,反正
user只會看到GUI;工程師品質不用好沒差啦,有人可以coding即可,因為
blackbox裡面的source code也沒人會想自己維護的...所以沒人再隨便補,其實
就我看到的一些工程師,根本就是只會電腦打字就好了啦 系統功能當然也不
必契合對方需求,因為實際需求誰也不清楚,邊做邊修改需求是一定的,反正做
到可以領錢的時間點,系統可以work就好了...領完錢誰理你啊?
這樣混沌的業界,造成的結果就是:
軟體毫無品質可言,也許系統不穩定,也許效能差,不然系統元件根本就是時好
時壞的運作...跑不動了喔?重新開機吧 廢話,開發的都是一堆半調子,你覺
得會寫出怎麼樣的東西?
工程師水準也無法提昇,都沒人注重軟體品質了,難道還會有人care工程師的能
力嗎?即使現在一堆證照滿天飛,但是在我的眼中,大多數證照都是廢紙一張,
會考試的人不見得會coding,會考試又會coding的人不見得對軟體架構有概念哪
...(應該出個Data Structure or Algorithm的證照的 ) 所以這個業界總是充
斥著濫竽充數的人,薪資水準也提昇不了,那當然就是出現劣幣逐良幣的效應啦
~如果稍微有那麼一點工程師的自信,整天在那邊調整Layout或TextField的長
度,你會不會想離開這個業界?
系統永遠只是能跑,提需求的人不懂怎麼樣以資訊流程去思考真正的系統需求,
實作需求的人即使真的懂原始需求的Business rules,但也只想拿到錢...所以
扯爛污的系統到處都是哪。
事實上一個MIS要真的能發揮他的功效,我認為主要還是在工作流程面的效率提
昇,但這就會牽涉三個層面的問題─必須有對資訊流程了解的人、也必須有對原
有工作流程及背景了解的人,才可能設計出一個能確實提昇效率的系統,而這個
系統極有可能牽涉工作流程的改變,那就需要高層的支持,不然根本無法進行變
革。但是最麻煩的是,這通常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流程的電子化,部分工作的自
動化,其實就是一種組織變革,陣痛期是必然的。而且還要視這三個層面的利害
關係人(stakeholder)能力到什麼程度,來決定過渡期的長短
.系統設計者不了解IT架構或經驗不足,造成系統效能不彰,陣痛期就會增加系
統微調(Tuning)的時程
.負責人對工作背景不夠了解,系統就可能浪費一堆時間在協調及溝通─僅僅是
為了設計合理的電子流程
.高層未提供足夠的支持,那反對變革的阻力更是會排山倒海而來,搞不好案子
就fail了...
只是以我目前的經驗來看,一個軟體專案,如果這三個層面只有二缺一那已經不
錯了,多的是三個條件都不存在的...工程師水準參差不齊,第一個條件就很難
了,第二個條件看起來比較簡單對吧?可惜在公家機關,第三個條件百分之九十
不存在,通常也就連帶造成了第二個條件一起掛─誰想去做長官不支持的案子啊
以我個人的了解,一般的開發模式都是,滿足第一個條件的人,必須嘗試自己去
滿足第二個條件,然後期待第三個條件會從天上掉下來...但是大部分的專案在
第一個條件就so-so了,這種專案的存在意義,似乎就只是增加台灣軟體產業的
產值而已 XD
2.多數廠商放棄研發,改為代理外國軟體: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第一個問題,不管是MIS或是軟體產品研發公司,最近都改為
直接代理國外大廠的軟體產品。我可以理解的是這樣做風險較小,因為消除了自
行研發的成本,引入國外大廠的技術支援,最多只要提供少數的local維護人力
...免除了自行研發的巨大風險,這樣的成本也容易控管。
另外一個好處,只要那個代理的國外大廠招牌夠亮、夠硬,那代理商在談需求時
最大的籌碼就是─不要隨你啊,反正還有很多人要。這樣就不至於淪為客戶刀俎
上的魚肉啦(我也好想這樣喔~XD)。
只是這樣做,除了技術能力無法提昇、淪為國外大廠的附庸之外,最大的問題還
是出在客製化時...產品化的東西就是這樣,再怎麼彈性也有個限度(事實上我覺
得軟體彈性與效能是成反比的...越是保持更多彈性的系統,架構就越複雜,效
能就越差,彈性要無限大?好啊,系統無限慢 XD),總是有些「天馬行空」的客
戶需求不可能辦到,而當這個產品是一個系統整合專案的關鍵部分時就更好玩了
...同質性的產品還比較好整合,例如微軟的系列產品;碰到異質性系統的整合
,有時候就算你有再高超的技術能力,碰到某個產品的限制你也是沒輒。
只是隨著這種趨勢的出現,大概也可以發覺一些歷史的軌跡了,例如錄影帶的規
格之爭,只要大多數人因為成本的關係,停止百家爭鳴的研發,趨向於數極的勢
力(常常是雙極相爭,好啦,我說的就是Micro$oft & Sun),那市場機制大概就
會慢慢伸出那惡魔的手...資本主義的奧義
只是台灣比較詭異的是,因為市場上的大型企業可能不足以讓整個產業回歸市場
機制,畢竟目前的產業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公家機關,以台灣而言,政策和市場常
常都是互相杆格的存在,那,未來會怎麼發展?我還不曉得,但是最可惜的是,
台灣總是喜歡靠向大企業,市場上似乎都不怎麼信任OpenSource的東西...
待續...(最近找工作,沒空寫東西了啊啊啊~)
※ 引述《lovelexus (大家好)》之銘言:
: 現在產業的接案公司 <--- 恩,我不知道要怎麼形容。
: 因為在產業內打滾沒多久,只知道這個產業裡有大小不
: 等的接案型公司,小公司呢就靠老闆或幾個特定人的人
: 脈到處跑去接案子回來,大公司呢就先不提了。
: 只是想跟前輩們請益一下現在這種小型的接案公司(甚至是
: 工作室)在產業裡面不曉得未來的發展如何呢?感覺上這樣
: 類型的公司在市場上好像很飽和,相當的競爭,而且都是靠
: 人脈居多,技術或專業的能力反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案子夠多
: ,有多少接多少,能接就接。(不管吃不吃得下,吃不下再發包)
: 我幾個朋友也都有在這類型的公司待過,大部份的反應和心得都是很”操”,
: 很被壓榨,因為老闆就是出去接案子,能夠就接不太管內部的人力和資源有沒
: 有辨法消化。而且老闆常和user做一些掛保證或信口開河的協議什麼的,搞得
: 員工七上八下.人羊馬翻的。
: 我覺得在這樣類型的很公,在台灣目前應該還是很多吧!可是我覺得不是很看
: 好它們的前景,因為就如我上述的一些情形,老闆都只顧著收眼前的錢,似乎
: 這樣的公司都不是很能夠看到它的遠景在哪裡?感覺上好像做完幾攤,賺個它
: 一把好收攤。
: 其實我會想和各位前輩請教,主要是5.6年前吧,開個XX科技公司或工作室去
: 接案回來做,超流行的,當時自己也有一個想法,就是末來我也要弄個工作室或公司
: 來跑跑案子做做,現在回想起來,尤其是現在這樣類型的公司更似更難生存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81.29
推
07/04 23:49, , 1F
07/04 23:49, 1F
→
07/04 23:49, , 2F
07/04 23:49, 2F
推
07/09 04:05, , 3F
07/09 04:05,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Soft_Job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