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東南亞司法通譯 專業遭漠視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
台灣的新移民與移工已是台灣第五大重要族群,為讓新移民發揮文化優勢、
消弭語言隔閡,在台灣過得更好,台灣南洋姊妹會籌辦「東南亞語司法通譯
培訓課程」,幫助新移民增能,成為台灣社會的新興人才。
台灣南洋姊妹會與師大翻譯所籌劃合作的「東南亞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與
「多元文化兒童課程講師培訓課程」,7月22日進行期末考,通過口試、筆試
的新移民,將取得結業證書,有利從事新移民權益和文化推廣工作。
鼓勵參與 加開兒童托育課
在永和社區大學開辦的「東南亞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今年邁入第3屆。
台灣南洋姊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是課程籌劃人員之一,從泰國來台10多年
的她,接觸過不少新移民、移工權益受損的棘手個案。她說,姊妹會常接到
求助,新移民不清楚台灣法律,面對家暴、居留權問題常束手無策。一般翻
譯人員沒有法律知識,無法提供完善的專業服務,姊妹會看到台灣缺乏東南
亞通譯人才,3年前決定籌備「東南亞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
為了鼓勵新移民參與課程,姊妹會加開托育課程,讓新移民子女能獲得照顧
,而這群孩子的聚集,也促成以兒童為主體,由外配媽媽教課的「多元文化
兒童課程講師培訓課程」,今年邁入第二年。
精進語文 協助排解問題
台灣南洋姊妹會籌備「東南亞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邀請到台灣師範大學
翻譯研究所副教授陳子瑋、台灣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榮譽理事長王娟萍、
四方報主編張正、法扶基金會律師、法務部人員等組成專業師資群,將專業
翻譯、勞動權益、法律知識融入課程,透過每週4小時、18周的課程培訓,
並通過評審委員的測驗才能取得證書。
今年參與「東南亞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學員Agnes,20年前舉家從菲律賓移
民來台,曾從事貿易工作,如今在勞委會擔任移工諮詢工作。由於工作常處理
印尼移工法律問題,為了提升專業能力,Agnes在朋友邀約下,進修「東南亞
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Agnes發現,學習通譯相當受用,處理法律問題時,
若沒使用標準用語,將造成雙方誤會。人口販運、居留權益、家暴處理的課程
讓她收獲良多,更有自信能排解問題。今年60多歲的印尼華僑葉女士,擔任「
東南亞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班長。由於過去印尼排華嚴重,她初中時與家人
移民來台,曾在貿易公司工作。退休後來到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擔任志工,協助
印尼移工解決權益問題,她的印尼語已生疏,常得靠字典才能協助通譯,她一
心想加強能力,走入新移民家庭,拓廣服務範圍。上課之後,對於人口販運、
勞資問題、家暴處理有更多了解,她相信多了這些專業能力,能幫助更多有困
難的家庭重新站起。
政府不重視 浪費通譯人才
台灣南洋姊妹會理事洪金枝,擔任「東南亞語司法通譯培訓課程」期末測驗的
評審委員。從事多年通譯工作的洪金枝相當了解新移民通譯工作的困境。她解
釋,移民署、醫院、警察局、法院常需要通譯人才協助溝通;台灣的英、日語
通譯人員具有語言證照,能夠談價錢,也能以此維生。
然而,東南亞國家的通譯人員只有民間證書,上法院翻譯頂多拿到5百元車馬費
,新移民只能把通譯當做兼職工作,萬一翻錯還會面臨法律問題,東南亞籍通譯
多半是基於義務幫忙的善心而接案。她希望台灣政府能正視東南亞語文認證的缺
口,讓東南亞國家通譯人員的專業有空間發揮,不浪費人才,進而產生良性循環
。
原文網址: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0192
這讓我想起前陣子聽朋友做貿易的爸爸提到
現在人才最短缺的外語能力是越南話,
要是能看透這點並加以利用便是一大優勢。
用講的都很簡單...我認為學外語最重要的是興趣,一點點也好
不然會非常痛苦,也難以精通,因為你連那語言的文化背景都毫無興趣了。
而最後一段也講到一個重點:政府不重視。
且不只政府啦,連一般大眾及公司都看低翻譯人才了
在這麼差的環境下,要學一門自己沒興趣又沒現實條件支持的學問
簡直是吃力不討好啊...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196.246
→
07/23 12:21, , 1F
07/23 12:21, 1F
→
07/23 12:23, , 2F
07/23 12:23, 2F
→
07/23 12:23, , 3F
07/23 12:23, 3F
推
07/24 01:25, , 4F
07/24 01:25, 4F
→
07/24 22:05, , 5F
07/24 22:05, 5F
Translation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