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whose humor cuts below the surface o …

看板translator (翻譯接案)作者 (草菇)時間19年前 (2005/09/01 07:4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恕刪) : : satirist -> 諷刺作家,善於諷刺的人 : : cut -> 切入 : 後來發現satirical comments that really hit their target are called cutting. : satire is often talked about as if it were a knife. : 這就把cut跟satirical連起來了! : 可是! cutting用做傷人,刺人,咬人是形容詞,一般這樣用時都是用cutting; : 然而這句子裡的cut是動詞,難道,是把cutting的意思動詞化,就是借用做動詞? 我在想應該不是cutting動詞化變成cut 而是cut的"完全及物動詞"用法轉變為"現在分詞"作為形容詞用 就像annoy轉變成annoyed或annoying(差別在於過去分詞被動與現在分詞主動的不同) 在這裡形容詞cutting用來當作此句被動語態的主詞補語 而cut本身就可以作為完全及物和完全不及物動詞 除了切的意義之外同時都有傷人感情.刺傷刺痛(情感)的意思 因此可以說cutting是由完全及物動詞cut所轉變而來 第二句的cut則作為完全不及物動詞用 但都有相同的意思 以上淺見...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教... : 此之所以我認同前面幾位高手的原因,因為我自己都會這麼解釋,也很合情合理. : cutting是指傷人,讓人難堪,難過;對象是人. : 如果這邊的cut是cutting的意思,那麼,就不是砍在喜劇下面的砍了. : 這個關鍵點,一直無法確定何者為是,搖擺不定. : : cut below XX -> 切入(深入)至XX之下 : : cut below the surface of comedy -> 切入(深入)至喜劇的表面之下 : : 深入至喜劇的表面之下 -> 不僅止於喜劇的表面,及於其內 : 我的翻法: : : Dick Gregory 是位聞名於世的諷刺家, : : 他的幽默讓我們領悟到喜劇背後隱藏的意涵。 : : 何以出現「讓我們」?其實,不論是諷刺作家還是善於諷刺的人,他們的目的,都是藉 : : 著運用表面上看似有趣的文字或表現手法,讓其他人的內心有更深刻的體會。 : : cut 這個動作,是用利刃切入某物的動作,這個動作的結果,就是讓原本隱藏於掩飾下 : : 的東西顯現出來。我們說「一針見血」,講的是切中要害。不過善於諷刺的人,最厲害 : : 的地方,除了切中要害之外,大概就是讓我們看到隱藏在美麗(?)表面之下,血淋淋 : : 的真實吧。 :) : 上面這段解說得很精確...:) 佩服. : 昨晚睡前再度琢磨這句子,後來想如果將 : whose humor cuts below the surface of comedy 翻成 : 其幽默總以喜劇的手法刺人一刀 : 雖然自己內心明瞭satirical的笑話就是專門突顯諷刺一些人事物, : 可是,將那一刀講明了,似乎又不妥當,不貼切. : 今日看了此篇,嗯,將刀鋒隱藏起來,似乎更完美了...:) : : below,behind 這兩個字不同點在於,一個之下,一個之後,相同的是,在其之上,之 : : 前,都存在著一個東西。基於這樣的共通點,我在此將其混用。 : : PS:Dick Gregory是喜劇演員、脫口秀主持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82.89

218.184.108.44 09/01, , 1F
我看不懂文法啦...
218.184.108.44 09/01, 1F
※ 編輯: minime956 來自: 218.167.75.201 (09/01 12:32)
文章代碼(AID): #135a0Nf6 (translator)
文章代碼(AID): #135a0Nf6 (trans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