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論文 超越現狀:生命週期投資建議

看板CFP (理財規劃)作者 (一期一會)時間6小時前 (2025/07/04 20:36), 6小時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最後一次讀這篇paper是幾個月前,這裡憑印象講一下: 1. 這篇固然是說全股票比股債配置安全,但全球股票配置仍有7%的失敗率 (股6債4的失敗率則是17%。失敗是指按4% rule提領,人還沒死錢就花完了。) 全股票只是相對安全,但失敗率並不是真的非常低 2. 這篇允許使用的資產類別是: 本國股票/國外股票/本國名目債券/本國超短期債券aka現金 A.沒有國外債券也沒有抗通膨債 在這篇中可以觀察到,本國名目債券/本國現金主要面對的風險是通膨吃掉購買力 而國外債券與抗通膨債可能可以提供對本國通膨的保護 但作者因為資料完整性的考量沒有納入這兩個資產類別 Cederburg(其中一個作者)在rational reminder論壇有提及他試過一個模擬 (應該沒有寫進論文中) 假設允許加入一個 固定 1% real rate 的抗通膨資產的話 這個抗通膨債券在論文的 base case 可以佔到 20~40% 比重 B.美國股票的表現會主要被計入國外股票 我們知道,過去幾十年,美國股票的表現非常優秀 而以這篇的methodology,美國股票的表現會主要被計入國外股票 這可能會讓國外股票的表現被高估 這篇其實也有報告抽掉美國的資料後,重新跑蒙地卡羅的結果 雖然結論仍然是全股票最佳,但國外股票所佔的理想比重會降低,本國股票會增加 === 我從這篇得到的主要 take home message 不見得是股票很好 而是名目債券可能比一般認為的爛 === 另外,作者沒有做這方面的模擬 但我試圖根據這篇的圖表及某些不見得 robust 的猜測 試著估計名目債券到底有多爛 這個估計未必可靠,姑妄言之。我的猜測是 本國名目債券需要額外加上1.5~2.5%,才能在配置中佔到角色 本國現金則可能要2~3%的額外報酬率,才能在配置中佔到角色 但如果你相信未來的 equity risk premium 會顯著低於歷史的話 這篇的全股票結論也未必能適用於未來 -- So stand by your glasses steady, Here’s good luck to the man in the sky, Here’s a toast to the dead already, Three cheers for the next man to di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9.225.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751632617.A.834.html ※ 編輯: daze (60.249.225.18 臺灣), 07/04/2025 21:23:42

07/04 21:56, 5小時前 , 1F
07/04 21:56, 1F

07/04 23:45, 3小時前 , 2F
07/04 23:45, 2F
文章代碼(AID): #1ePyhfWq (CFP)
文章代碼(AID): #1ePyhfWq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