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知] 藍海策略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10/14 21:53),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28 (看更多)
但是作者卻認為他講的是另一種創新的價值差異 或許Porter的理論偏重在成本,比較少談創新 作者還是無法說服我,他的主張跟差異化有何不同? => 作者說的創新 起因在於原本一般的創新分類 會將創新分層三各層次,分別是business model.market.product 在這2^3 = 8 的變數之中 絕大份的企業都是固守在原有的business model 因此創新的burst rate只有兼顧business model後的一半 這是因為這些是一堆專講創新的文章結合而成的 不是講企業經營或策略的文章 ==== 作者還說戴爾公司是藍海 麥可戴爾大概第一個反對 戴爾公司打了多少仗才有今天的地位呀! 金先生竟然說戴爾公司是不考慮競爭的藍海 IBM, HP, COMPAQ等公司也不會同意的! 戴爾把我們打得多慘 金先生說是因為戴爾創新 要是真去算研發預算的話,戴爾是最不創新的公司 戴爾是靠供應鏈整合績效成功的,不是靠創新 => 算研發預算值累積成的創新 幾乎都是市場創新或者是產品創新 妳能想像工程師有可能突然告訴妳 我們是個能源企業公司,而不是石油開採公司? 實際上business model跟vison比較靠近 但是須要是具體的 Kim指創新的部份 是指這個行業的銷售模式當時都是採用通路代理 Dell採用全然不同的通路,原則上是一個銷售商,不算是製造商,勉強算拼裝商也可以 而當時做電腦的人,想著的情境是,只有做出來的人才能賣 Kim所要討論的 是指創造趨勢,實際上他在原文的論文也有提過 創新往往在歷史上可以找到同樣的model... Kim本人也並不認為非得要先驚天動地的理論 才能創造好的企業價值,設想business model也並不是什麼全新的事情 我倒覺得閣下犯了辯論中的稻草人謬誤 === 因為人人都討厭競爭,人人都討厭比來比去 要是不用聯考都念大學好不好? 好! 結果呢.....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 大家都延畢考研究所 只不過把競爭延後而已 所謂藍海不是經過競爭後形成的,就是把競爭延後 過份相信藍海 天真以為不會有競爭才危險呢! => 藍海不應該這樣解讀 那你應該去看看Deming所提倡的合作體系,那會更靠背的說模糊競爭焦點 但事實上Deming並沒有否認競爭 所謂藍海是指 假如大家都讀了鳥的研究所仍然沒有啥屁用 仍然是被企業當成個鳥 所以就乾脆先去當兵、就業 (當然有本身的風險、損益) 而你把競爭的唯一方式設定為 考研究所才有競爭可言 這樣將你個人的business model視成唯一選擇 而沒有參考分析你自己的 asset+capability,以及各產業的競爭程度 這就是Kim所不樂見得紅海策略了 事實上Porter在原本的competitive strategy之中 也提出了,選對行業與選對執行策略都一樣重要 這些提論並沒有違背,即令重複也不代表就是偽物 或者說,偽不偽並非讀者的重點,重點是有用 而藍海、紅海從行銷學之中就自有稱呼,Kim在HBR原文的數篇論文中 也沒說他發明了這些名詞 另外 Value Curve的用法 是因為人對於數字比較不敏銳 而將所有績效數字轉成圖表之後 比較他的樣式,就很容易了解價值創造的所在 事實上,Value Curve最有用的地方 就是評論表現相近的企業,而其形狀樣式絕對不會一樣,因此可以輕易觀察 當然再將不一量化的績效作評估時,一樣會有失真的疑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5.216 ※ 編輯: ealvis 來自: 220.131.5.216 (10/14 22:26)

10/14 22:26, , 1F
另外,冏rz Competitive Strategy,Analysis 原文我都看過了
10/14 22:26, 1F

10/14 22:27, , 2F
我只是想澄清這理論對Porter的說法,並不能平行相對
10/14 22:27, 2F

10/14 22:39, , 3F
不過又是舊瓶裝新酒的書
10/14 22:39, 3F

10/14 22:50, , 4F
冏rz 酒只要能喝, 為什麼非得新酒? 這不是行銷的原則嗎?
10/14 22:50, 4F

10/14 22:50, , 5F
總之也不盡然全無價值,就只是如此
10/14 22:50, 5F

11/13 08:26, , 6F
說的很漂亮 好文推
11/13 08:26, 6F
文章代碼(AID): #13JxX82z (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3JxX82z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