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外包的軟體合約通常有具體的需求規範嗎?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Who cares?)時間18年前 (2007/10/27 16:35),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2/48 (看更多)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5.unicode 或 BIG5 何者成為 de facto standard 在今天大量使用標記記號 : 與轉碼(電腦資源夠)的情況下, 都不再成為屏障. 世界各地都有其在 ISO : 註冊的碼表做為 lo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之用, UNICODE 則是集所 : 有字體之大集合, 當今對漢字(含 CJK)最有興趣的當屬大陸, 台灣雖提出 : 收錄所有圖籍漢字的想法卻不想扛這個大中華擔子, 這不是一張類似 RFC : 的規範建議, 這裡還得承諾字表的維護與字體辨識, 需要長期的經費投入, : 這方面台灣是欠缺的. 單從當年中文字碼表與點陣字形檔(這是比合成法更 : 早的方法)的使用要收費來看, 就可知這是個難以為繼的獲利問題. 就以現 : 在的 BIG5 來講, 也弄不清是由那個單位該負責. 關於Big5及其官方、非官方延伸,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的條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4%BA%94%E7%A2%BC 關於字元集與code page的問題,可以參考 http://www.joelonsoftware.com/items/2003/10/10.html 我以為在Programming Windows 5th edition中也有一章講得夠清楚了。 : 6.用慣了中文環境就無法發展洋人要用的軟體, 這可能性當然會因習慣而存 : 在. 但那麼多的外國軟體在字串方面被替換而中文化, 還是顯示了洋人的 : 軟體競爭優勢, 因為同樣的方法也能反過來英文化. : 7.對軟體業的不當保護, 就像過猶不及. 只是個人認為 "好日子" 的做法或 : 是過度爭的 "壞日子" 是無法對外的因素. 故步自封的人總是用種種藉口來為自己的不進取編造各式各樣的理由。 資訊科系的基礎科目,如資料結構、演算法、程式語言、作業系統,基本上是 沒有任何文化偏好的。關聯式資料庫查詢的基礎,Lambda calculus沒有文化偏好 。網路的ISO model與TCP/IP也沒有文化偏好。軟體工程沒有文化偏好,編譯器 設計也沒有文化偏好。還有許許多多可以生出價值來的知識與學門,都是沒有 文化偏好的,應用這些知識做出來的東西,不管誰都能用。 Linus Torvalds沒有因為他是芬蘭人,寫Linux時就只寫給芬蘭人用。 不管在哪裡的人,都可以參與CVS/SVN/GCC/Linux的發展。 這些都是具有商用軟體品質,卻不收錢的open source軟體。 你真的會在乎這些東西到底是哪個地方、講什麼語言的人開發的嗎? 我不在乎,很多人不在乎,同樣的不在乎也適用許多實際在賣錢的軟體系統。 CVS的使用者不會在乎,FogBugz的使用者也不會在乎,前者免費,後者賣錢。 版本控制系統、專案管理系統、問題追蹤系統這些軟體工程工具,就是一個容 易生存的領域。 軟體工程,軟體工程,理念喊得天花亂墜,沒有工具還是不好搞。落後地方 的人習慣手工作業,推動時代的人想辦法把這些自動化起來。怎麼自動化? 寫程式來自動化啊。你的工具夠好,你就能賣錢,這跟你是不是台灣人又有 什麼關係?你看協同作業的領域又是如何呢? 你再看看外面那麼多網頁應用程式的從業人員,做的都是手工業,很多時候 網頁樣板都是FrontPage/Dreamweaver作的。IE內建的WYSIWYG HTML editor 可以讓你自動化的處理這些HTML,你覺得這些兜在一起能做什麼?你有資料 流的來源了,你一定要手工寫code把資料插入那些網頁編輯器生出來的網頁 中嗎?有沒有想過自動化插入不需要每來一個新模板就寫一次程式?這跟你 是不是台灣人又有什麼關係? 屏障?什麼屏障?是把自己關在家裡的屏障呢?還是阻礙外人進入的屏障? 外面有超過一千八百萬個用英文的軟體工程師,台灣能有多少用中文的軟體 工程師?外面的市場那麼大,卻叫你家小朋友們只要看台灣這個小到不能再 小的市場,是存心要讓他們在新世代的競爭中被淘汰嗎? 將來會有一天,你認為有效的屏障都被生產力的提升給超越。到時候,你又 要怎麼辦呢? 這裡是soft_job板,你覺得鼓吹成立大公司用傳統手工業的做法去發展台灣 的軟體產業好呢,還是鼓勵大家努力萌發創意來提升自身競爭力與生產力好? : 但單單一個課程教學平台軟體系統這麼一個例子, 就親眼看見每個發展 : 的教授都不肯退讓整合, 最後是自己做的都不要採用, 再花大錢去買個進口 : 的來試來使用, 原來各自做的就煙消霧散了. 當年的中文碼的情況也差不多 : 就是這樣. 其實產品(不論軟硬體)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承諾, 才會有用戶的 : 信託使用, 當年的相容PC就因為不同廠商的產品彼此相容, 零組件可以互換 : 互通, 所以用戶也就不太介意是那家做的, 對維續使用的信心不因廠商而受 : 損, 所以不怎麼樣的廠商都能賣得出去. 相容PC使用bus插槽與介面卡, 製 : 造的廠商也堅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品牌上來歸於少數幾家後, 這些 : 做法才逐漸消失. 外加擴充卡是 PC 硬體業特有的概念, 相當於微軟的 OS : 平台, 只是這個平台還不是獨家獨佔的. I am sorry. Apple II上就有擴充卡的設計了,不是誰家的什麼特有概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40.228

10/28 23:38, , 1F
讓利是指價廉物美薄利多銷.誤會成使用傳統勞工,只付低薪.
10/28 23:38, 1F

10/28 23:41, , 2F
打開市場行銷一則靠時間口耳相傳,一則是付費找業務推銷,
10/28 23:41, 2F

10/28 23:44, , 3F
讓利給客戶,讓客戶替你行銷宣傳甚至除錯提建議,是多銷法.
10/28 23:44, 3F
文章代碼(AID): #178lXeR4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8lXeR4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