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外包的軟體合約通常有具體的需求規範嗎?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ggg)時間18年前 (2007/10/26 12: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0/48 (看更多)
※ 引述《Aurim (Who cares?)》之銘言: :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 今天台灣的資x系所訓練出的人才是高度分而治之的分工, 也就是各有專 : : 業, 會做的不會賣(行銷)也不會與客戶溝通, 肯與客戶與老板溝通做行銷的則不 : : 會去寫程式做開發, 只因後者能拿下標案又能公關結案, 老板們當然是依靠能拿 : : 案與最後結案的人, 老板與行銷們就被稱為嘴砲了. 這種有分工但無法合作的現 : : 象, 就是在鬧誰比較重要比較大, 私人商業公司當然是老板最大, 最後當然是去 : : 當老板了. : 你還是搞不清楚能言善道跟欺上瞞下的差別。僅僅是能言善道,並不是嘴砲。 : 欺上瞞下的人到處都是,你卻當他們是不存在。這道理是很明白的,每個人 : 都要求生存,沒本事作真事的人還是得在別人面前「作」出一番表現來,那 : 要嘛空中樓閣,把不存在的功勞說成存在的,要嘛靠爭功諉過,把別人的功勞 : 說成是自己的功勞。 ==== 這個認知還真是差距不小 ! "假大空" 是全世界到處都存在的, 說了實現 不了, 當然最終是假大空, 可是世界上有些東東還真不是當代就實現得了的, 所以必須容人忍這種可能性. 或許這就是學校與實務界的區別, 明天要交貨那 是容不得假大空的, 事實是被驗證了的假大空也是不被容許的, 只是當你驗證 不了時就必須接受可能性. 至於人性的爭功諉過, 只要觀察所有的牙牙學語前的小孩, 那些都是生存 所具有的, 到處存在才會是事實. 再說嘴砲的反面, 會做不會說, 也說不清楚, 這是很糟的事, 講都講不清楚那又如何請大家分工配合 ? 若說當長官的少講, 當部屬的出面講得很清楚也做出來, 要罵長官爭功諉過, 那就只能怪轄區地盤 這種所有制的體系, 長官負有成敗之全責嘛 ! 你也可說他知人善用, 不是嘛? 自古以來種田的農夫會被騎馬游牧的搶奪, 農夫也會圈地灌水把游牧的牛羊趕 走, 如何相安共處永遠都是大事 ! : : 日本近代的株式會社是不可能挑出個無能的長輩來當頭領的, 絕不是 : : 阿斗年紀大了就順理成章就當頭, 這種阿斗是早就被借刀給宰光了, 家臣若 : : 不是個千錘百煉的人才也輪不到分封的. 日本人寧生女兒挑女婿也未必想靠 : : 兒子. 體制上日本是分工又合作的, 是典型的狐群狗黨. : 請你去研究一下,PS/PS2大紅大紫之前,Sony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不要只憑自 : 己的想像了。如果不是Sony內部亟思振作,開發設計PS/PS2的SCE社長久多良木 : 要當上Sony總社社長還不知要到何時。 : So, how about Panasonic, Toshiba, NEC, Hitachi? 借刀殺人? 體制上是不是還是讓有本事能表現的當上了 ? 這種伯仲之間, 差不了一個 order 的事, 本來就會是難於躍出, 問題若解不了, 就會有換個人試試看的做法, 而後來能勝出的必然也用上了那個上位的威力, 來 個負全責大起大落. 沒有那個上位坐也就沒那個威力, 也就顯不了那個能力, 所 以這種事就不是從下位者間相互評比就能看出來. 這種振衰起蔽的人才都是膽大 包天的, 一般也就被認為是很危險的人, 是膽識過人不是學識或能力過人, 不到 萬不得已, 這種人都不會輕易被啟用的. : : 台灣的硬體能外銷, 軟體卻不能, 其中一大原因是早期敢把硬體外銷 : 我不認為如此。關鍵在台灣做的硬體上沒有太多的文化羈絆,軟體卻老是做本 : 地才適用的東西。你拿一個充滿中文的軟體要去非中文地區賣,你賣賣看說。 我就不了解做軟體的人有這麼不上道嗎 ? 1. 做硬體的不會跑到美國賣中文電腦, 因為他們不用中文 2. 在台灣要讓自己的地盤做為硬體產品的緩衝與除錯, 當然要賣有中文能力的 電腦, 才能擋住外敵入侵, 不致於被端了窩. 3. 但硬體如果只賣台灣, 那不是等著餓死嗎 ? 除非非常優厚的收入. 前面說過, 能做阿拉伯文電腦的那家公司就是賺台灣本地的, 就覺得很夠了, 一 方面也沒有可信任的人, 所以送錢給他也不想做阿文電腦. 軟體業基本就是初期保護過度, 靠著中文只做內銷就啥也不想了, 反正動動嘴要 求政府發案保護(還真是嘴砲 ! 那些做硬體的當年躲官府都避之唯恐不及). : 幫你寫程式的人多半只會寫適應本地文化的軟體時,你再會做行銷也無用。 : 如果連你這樣已經看了世局看了幾十年的人都看不透這層道理,其他有志於 : 發展台灣軟體產業的老人們又能有多少人有那個眼光?我之前也說過啦,中文 : 系統、阿文系統,跟日文系統、韓文系統,乃至於其他任何的語言系統,主體 : 差異不過在於字元集與字體,剩下的由左至右、由右至左書寫方向在系統實作 : 並不是那麼要緊。假使你們這些老一代的人老早就在那幾年的真空期發展出個 : de facto standard存在,也輪不到Apple/IBM/Microsoft來主掌Unicode的制定。 : 結果呢?Big5成了台灣的de facto standard。 談起 de facto standard 或 open system , 還是面對同樣的 "好日子" 問題, 軟體業多數認為 IBM 公司賺大錢就是有"專有的"軟體, "專有的道具". 想的都 是 "不要賺" 那種量多普及的, 價廉物美的代工小錢, 要賺 "單包好利潤", 別 人不得不來委包的大型軟體. 問急了就會用 "現在資訊產業還是在賺錢, 多投 入一些這方面的研發有啥關係 ? 台灣將來要靠軟體賺大錢" 頂回來. 事實上, 軟體業認為就因為沒標準才好多做多賺錢, 所以一個中文碼從來就搞 不定. 現在的 BIG5 純脆是到了網路時代, 為了 "民主發言" 的 BBS 需要, 才 拿了免費的字碼與輸入軟體, "大膽上了再說", 才有現在的局面. 這是一個毫無理念, 私心作祟的現象, 有企圖但無可行的方法, 也無步步為營的 謹慎, 總是被逼得無可奈何才會成局. : : 台灣從過去到現在的 30 年, 軟體業起不來, 明顯的是會做不會賣,但 : : 也絕不想讓利做代工找人代理著賣. : 你讓利做代工,做的東西還是要能在全球規模賣得掉啊。那你的設計要從哪來? : OEM? ODM? ODM還不是回到老問題,軟體也根本不需要靠OEM廠商來幫忙寫東西。 : 整個還是沒有解決真正的根本問題:為何台灣的軟體沒能外銷? 過去是: 不需要外銷就能活得好好的, 幹嘛煩惱如何外銷 ? 現在是: 造了那麼多 資x 的, 總不能是個大窟窿吧 ! : 道理很簡單嘛,你根本就沒有進入全球化的世界,想來想去,都只看到自己身邊 : ,而不是想著「世界各地的用戶要怎麼用我的東西」?「世界各地的用戶要怎麼 : 知道我的東西、取得我的東西」? : : Google 後來優於 AltaVista , 主要是她不對一般客戶收費的服務理念, : : 到 Google 的人會報告說其工程師都在做 code 沒有行銷. Google 的行銷 : : 就是絕對堅持對一般用戶讓利, 但賺那些最需要她來做無形廣告的商業公 : : 司. 換言之, Google 是後來居上建立了特殊的行銷模式, 那個市場被她創 : : 造與佔據了. "絕對堅持對一般用戶不收費" 還真是道地的嘴砲 ! : 我從1995年用AltaVista起,從來也沒對AltaVista付過半毛錢。 : 你說的,跟事實差距很大。 AltaVista 被比過去的, 主要就是沒有 "絕不向一般用戶收費" 的宣示. Google 有很多 "吸引人的道德宣示" , 包含那個潔白的畫面. 她的防禦長城就是讓利給一般用戶, 是由用戶們擁護出來的. Google 難 進中國, 就因為那裡本來就是堯舜聖人們大嘴砲的地盤. : : 找 google 付費買廣告, 就是讓利找最專業的嘴砲幫你行銷, 告知天下. : : google 就是個超級的大嘴砲替付費者大聲廣播不是嗎 ? : : 寧信 google 不信台灣嘴砲, 也無可厚非, google 是洋嘴砲罷了. : 我大概猜得出Google Adwords用的統計模型是如何。付給他們的廣告經費其實 : 只要有他們建議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就會有很顯著的效果了。 : 我不會稱這樣有實證過的統計科學基礎架構出來的東西是嘴砲,就像我不會說 : PageRank與Map & Reduce是嘴砲一樣。嘴砲自身是沒有實力基礎的。 所以你定義的嘴砲不含戰國策中說的唇槍舌劍, 說之以利, 動之以害. "模擬" 或 沙盤 說的是 "勢", "借力使力" 這種嘴砲口訣令人摸不著邊, 只能 看做法後的效果. "勢起" 了就能積實力, 最後就成了實力基礎, 起勢的勢頭才 是勝出的關鍵. : : 與其期待聖主, 不如奮發圖強取而代之. 既不能令又不能受, 那豈能共事成 : : 大事 ? : 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到處都在發生,以不合理手段降低營運成本的競爭對手到處 : 都有,除非你所身處的公司擁有一套生產力高到與對手有次元級差異的做法, : 或者招牌大如IBM/Microsoft/SAP/SUN,不然面對流血競爭到不顧性命的對手 : 也必然手軟。 : 整個大環境都符合著檸檬市場理論,我覺得光是靠大有為的公司經營者或是有 : 志青年是無用的,台灣其實需要一套軟體專案市場的檸檬法: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A%B8%E6%AA%AC%E6%B3%95 : 不然只好等新世代生產力有次元級突破的軟體開發技術了,而這種東西絕對 : 不會是在台灣提出的-台灣大半的公司,根本不會去開發提高軟體生產力的 : 工具。何謂軟體生產力?最普遍為人知的,機械語言/組合語言 vs. C/C++ : vs. Java/C# 在不同領域雖然各有擅場,但是現代開發一個很大型的系統時, : 基於生產力的差別,沒有人會考慮用機械語言/組合語言作主體實作。 : Java/C#雖然加入了很多有助提高生產力的新手防弊概念,整個寫起來仍然 : 是手工業的做法。只要繼續是純手工業,就無法期待生產力能有多大改進。 : 如果台灣軟體業的企業主與學界連推動全球化的概念都沒有,又如何奢望他 : 們去設想如何把手工業朝著更自動化、更有生產力的方向推呢? : 所以我說,人的腦袋還是在舊時代啊。即使網路已經四通八達了,即使地球 : 已經是平的了,自我侷限的人還是繼續待在原地。 認知與共識是大家談出來的, 也就是模擬出來的, 現在與過去的不同點是: 這個行業從業者的數量變大了, 要改變想法不像過去的時代, 容易找到樞紐位 置設幾個關卡就能成勢. 做東東給人用(不管軟硬體)就是要解決與滿足人家的需求, 才能換來對等 的報酬. 關卡或疏導最終還是要有利於使用這個系統的人, 否則還是會被背棄, 導致事於願違, 連讓給你做, 或給你替他服務的機會都會因之變成沒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146
文章代碼(AID): #178MxpIB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8MxpIB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