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各國平均薪資 台灣排第12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熱流)時間10月前 (2024/05/30 20:57), 10月前編輯推噓17(19242)
留言63則, 26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7/22 (看更多)
※ 引述《TheDream (努力面對每一天)》之銘言: : 用 2021/12/31 兌美金的匯率換算: : 2021年台灣家庭所得中位數 121萬台幣, 即 USD 43651。 : 2021年日本家庭所得中位數 440萬日元, 即 USD 38224。 : 2021年南韓家庭所得中位數 32.09M 韓元,即 USD 26992。 : 有板友提出一些看法,這邊一併回應。 : 1. 許多板友說應該考慮 家庭人口數 與 稅率 的差異 : 日本各項稅務的起徵點比台灣低,而且各項稅務的稅率幾乎都是比台灣高。 : : 稅前 家庭所得中位數: 台灣 > 日本 > 南韓 : 稅後 家庭所得中位數: 台灣 >> 日本 > 南韓 : 稅前 (家庭所得中位數 / 人口數): 日本 > 台灣 > 南韓 : 稅後 (家庭所得中位數 / 人口數): 台灣 > 日本 > 南韓 : 根據稅後所得,再加上物價消費水平,可以推論:台灣累積財富的速度會快很多。 我來整理一下較有跨國比較性的數據 日韓的數據從OECD資料庫抓出,台灣的數據從主計處抓出 2022年數據 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除以每戶人口平方根進行排列) (EXR為按匯率換算;PPP為按民間消費的購買力平價換算) 台灣 20,674美元(EXR) 40,809美元(PPP) 所得分佈比一些北歐國家還均勻 日本 20,152美元(EXR) 25,246美元(PPP) 所得分佈嚴重不均 韓國 25,344美元(EXR) 35,279美元(PPP) 所得分佈嚴重不均 說明請往下看 2022年人均國民可支配所得淨額 台灣 27,983美元 日本 27,252美元 韓國 25,703美元 補個股點 2022年*家庭部門*股利收入(除以該國人口數) *家庭部門*包含民間非營利機構 台灣 1,956美元 日本 將2021年的數據用2022年的匯率計算會得出509美元 韓國 1,089美元 複習一下 2022年平均薪資報酬(所有行業受僱者,主次要工作都有,就是整體) 台灣 31.8K美元(EXR) 62.8K美元(PPP) 等值:全時工作者 日本 34.4K美元(EXR) 43.1K美元(PPP) 等值:全時工作者 韓國 36.0K美元(EXR) 50.1K美元(PPP) 等值:長期工作者 補充說明: 等值計算的數值 = 薪資平均數×全時工時平均數/整體工時平均數 全時相對於部分工時,大多數國家切在每週經常工時35小時 台灣跟日本的統計數據是切在30小時,因此數字相對就被低估 韓國的全時改用「長期工作工時」的定義,一定會高估 (長期工作相對於臨時工作,這每週工時至少有40小時以上,必定嚴重高估) 按匯率計算,台日韓應該都很接近,若考慮物價,台灣必定大勝 家庭所得因為各國家庭結構不同,直接比較會有些問題 OECD的家庭收得是用等值的化的方式來處理 把每戶可支配所得除以該戶人口數的「平方根」,再進行排列 得到的中位數才有跨國比較性 從這裡算出的基尼系數也才有跨國比較性 台灣主計處有依照OECD的方法計算,家庭收支調查的電子書就有列出來 台灣最新的資料是2022年,等值化後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616,279元,基尼係數為0.274 台灣家庭可支配所得的分配,看起來比一些北歐國家還要平均,算是全球最前列之一 依照OECD資料庫:家庭可支配所得 日本最新的資料是2018年,等值化的中位數為258萬日元,基尼係數為0.334 韓國的最新資料是2021年,等值化的中位數為3174萬韓元,基尼係數為0.333 日韓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分配,算是先進國家裡面最不均的前幾國 來計算一下 日本若等值化的中位數成長速度等同於家戶中位數,2021年的數據應為258萬日元 日本若等值化的中位數成長速度等同於人均國民可支配所得淨額,2022年應為265萬日元 韓國同理,2022年應為3273萬韓元 結論就是: 台灣一般民眾,累積財富的速度會比日韓還快 購買力平價的數據,應該這樣看,若把收入都用於國內消費,台灣人的購買力很強 生活消費相對較低,收入剩下的部分更能拿去投資股市及房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6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17073833.A.BCB.html

05/30 21:00, 10月前 , 1F
結論 台灣人過很爽
05/30 21:00, 1F

05/30 21:00, 10月前 , 2F
台灣分配比北歐平均?
05/30 21:00, 2F
等值計算後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基尼系數,台灣比瑞典/挪威還低…

05/30 21:00, 10月前 , 3F
台灣最贏
05/30 21:00, 3F

05/30 21:01, 10月前 , 4F
天天薯條加大
05/30 21:01, 4F

05/30 21:02, 10月前 , 5F
台灣一直都是三個裡面過最爽
05/30 21:02, 5F

05/30 21:03, 10月前 , 6F
股版終於有一些水準之上的文章 真的幸好有你們
05/30 21:03, 6F

05/30 21:03, 10月前 , 7F
其實比較有可能是台灣資產這幾十年的報酬率高於日
05/30 21:03, 7F

05/30 21:03, 10月前 , 8F
本資產,台灣日本的儲蓄率差不多,也就是能存下來
05/30 21:03, 8F

05/30 21:03, 10月前 , 9F
投資的比例應該差不多
05/30 21:03, 9F

05/30 21:08, 10月前 , 10F
日本有2023年的資料了 但是數據更難看
05/30 21:08, 10F

05/30 21:08, 10月前 , 11F
與其用ppp調整,看儲蓄率可能更直觀
05/30 21:08, 11F

05/30 21:12, 10月前 , 12F
像台灣加拿大用ppp調整薪資差不多,但是名目上加拿
05/30 21:12, 12F

05/30 21:12, 10月前 , 13F
大薪資多一倍,如果在相同儲蓄率下加拿大人就能多
05/30 21:12, 13F

05/30 21:12, 10月前 , 14F
拿一倍資金去投資,當然實際上每國儲蓄率 稅率
05/30 21:12, 14F

05/30 21:12, 10月前 , 15F
社會福利不同沒辦法直接比
05/30 21:12, 15F

05/30 21:14, 10月前 , 16F
投資賠的表示。比日含窮
05/30 21:14, 16F

05/30 21:19, 10月前 , 17F
這個PPP主計處官員肯定很認真記,才能推出麵線大概2
05/30 21:19, 17F

05/30 21:19, 10月前 , 18F
0塊這個數據吧
05/30 21:19, 18F
台灣的PPP是世界銀行主導的,官方就是配合給選定的商品價格 日韓澳紐以外的亞太地區國家有自己的一籃字商品與服務規格 PPP也會受匯率的影響,有些商品是進口的,價格就會受匯率影響

05/30 21:22, 10月前 , 19F
台灣人有投資的比日本人多太多 股市高漲的
05/30 21:22, 19F

05/30 21:22, 10月前 , 20F
資本利得累積的財富也更多
05/30 21:22, 20F

05/30 21:24, 10月前 , 21F
連我40初頭文組非科技業都能累積破億円
05/30 21:24, 21F

05/30 21:24, 10月前 , 22F
的資產 同年級日本人除非超菁英才有可能
05/30 21:24, 22F

05/30 21:27, 10月前 , 23F
ppp我就問你手機拿宏碁還是阿婆啦,就不準的東西拿
05/30 21:27, 23F

05/30 21:27, 10月前 , 24F
來用超好笑
05/30 21:27, 24F
民間消費PPP是看整個經濟體的民間消費支出,進口商品也有入列 食衣住行育樂… 等等比重是從全國的角度來看,不是個人觀感 倒可以批評PPP當中的非貿易商品 例如國產貨的品質、服務員的服務水準、居住環境…等等

05/30 21:30, 10月前 , 25F
如果台灣人每個人都拿iphone, 那經濟屌打日韓了。笑
05/30 21:30, 25F

05/30 21:30, 10月前 , 26F
05/30 21:30, 26F

05/30 21:30, 10月前 , 27F
對某些人來講, 台灣低薪高物價是信仰, 與信仰牴觸的
05/30 21:30, 27F

05/30 21:31, 10月前 , 28F
一切數據都是假的不準都是政府作弊
05/30 21:31, 28F

05/30 21:34, 10月前 , 29F
它們的信仰是社會不公台灣太爛 害他沒辦法往上爬
05/30 21:34, 29F

05/30 21:34, 10月前 , 30F
如果台灣一切都很好 那難道要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嗎
05/30 21:34, 30F

05/30 21:36, 10月前 , 31F
日本更糟,是全世界更不公平。 生存競爭更烈~~
05/30 21:36, 31F

05/30 21:37, 10月前 , 32F
所以股點到底在哪裡
05/30 21:37, 32F
一般民眾透過儲蓄/股市/房市累積財富的速度

05/30 21:38, 10月前 , 33F

05/30 21:38, 10月前 , 34F
從一開始就沒有股點 後面文章更是歪掉
05/30 21:38, 34F

05/30 21:39, 10月前 , 35F
在台灣省錢很容易加上愛儲蓄
05/30 21:39, 35F

05/30 21:39, 10月前 , 36F
不過這篇有多個日本 討論度比上篇高
05/30 21:39, 36F

05/30 21:47, 10月前 , 37F
所以列這麽多數字 只是想表達看好台指嗎?
05/30 21:47, 37F

05/30 21:51, 10月前 , 38F
貧富差距看所得的基尼係數會和直觀感受差很多 看財
05/30 21:51, 38F

05/30 21:52, 10月前 , 39F
富可能好一點 畢竟大多數有錢人不是每年所得高所以
05/30 21:52, 39F

05/30 21:52, 10月前 , 40F
有錢....
05/30 21:52, 40F

05/30 21:53, 10月前 , 41F
而是累積的儲蓄或者資產(不動產、有價證券)增值
05/30 21:53, 41F

05/30 21:59, 10月前 , 42F
台灣人購買力強,跟物價低,不覺得哪裡衝突嗎?
05/30 21:59, 42F

05/30 22:11, 10月前 , 43F
台灣人均壽命比日韓低一大截,台灣人的財富是建立
05/30 22:11, 43F

05/30 22:11, 10月前 , 44F
在政府過低的公共支出與基礎建設
05/30 22:11, 44F

05/30 22:12, 10月前 , 45F
可以確定的是 現在的日本已沒落 比台灣還爛 嘻嘻
05/30 22:12, 45F

05/30 22:16, 10月前 , 46F
物價長期偏低 主要是政府刻意壓低要素價格的關係
05/30 22:16, 46F

05/30 22:16, 10月前 , 47F
水電公營+政策凍漲 對於物價年增率的影響非常大
05/30 22:16, 47F

05/30 22:17, 10月前 , 48F
交通費用其實也是靠公營壓價格
05/30 22:17, 48F

05/30 22:17, 10月前 , 49F
日本的水、電、地鐵費用都比台灣高一大截
05/30 22:17, 49F

05/30 22:18, 10月前 , 50F
看日本那些稅,真的是衷心感謝日本人跟外國在日打
05/30 22:18, 50F

05/30 22:18, 10月前 , 51F
工仔,願意付出這麼多維持日本環境跟養日本老人
05/30 22:18, 51F

05/30 22:19, 10月前 , 52F
不只水電,油氣也是被政府把持著,最基礎的民生物資
05/30 22:19, 52F

05/30 22:19, 10月前 , 53F
被控制著才能保持低物價
05/30 22:19, 53F

05/30 22:20, 10月前 , 54F
生活成本低其實是 對服務業不利 對製造業有利
05/30 22:20, 54F

05/30 22:21, 10月前 , 55F
產業政策本身就向科技製造業傾斜
05/30 22:21, 55F

05/30 22:21, 10月前 , 56F
但對人民來說 在基業服務業工作或是在科技業工作 對
05/30 22:21, 56F

05/30 22:21, 10月前 , 57F
於個人經濟狀況的影響天差地別
05/30 22:21, 57F

05/31 08:25, 10月前 , 58F
用數據分析就點讚,至於符不符合個人觀感再說
05/31 08:25, 58F

05/31 10:16, 10月前 , 59F
台灣基尼系數本來就是偏低,這有什麼問題?想洗也有
05/31 10:16, 59F

05/31 10:16, 10月前 , 60F
水準一點,台灣會有人覺得好像貧富差距變大了要看的
05/31 10:16, 60F

05/31 10:16, 10月前 , 61F
是基尼係數的變化趨勢,趨勢上確實也是慢慢有變大,
05/31 10:16, 61F

05/31 10:16, 10月前 , 62F
的確是比以前差距變大,只是放到全世界還是低的
05/31 10:16, 62F

05/31 19:21, 10月前 , 63F
一般民眾?
05/31 19:21, 63F
中位數不就一般民眾… ※ 編輯: HotAirFlow (36.238.161.26 臺灣), 05/31/2024 21:23:13
文章代碼(AID): #1cM7UflB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M7UflB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