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各國平均薪資 台灣排第12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高雄很讚)時間10月前 (2024/05/30 21:43), 10月前編輯推噓11(176132)
留言155則, 31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8/22 (看更多)
這幾年台灣貧富差距變大 看平均薪資數據 有何意義 高科技產業高薪 拉高平均而已 看中位數才準確 2023年日本全體 個人年收入中位數 是366萬日元 平均年收入是443萬日元 https://career-theory.net/nenshu-chuouchi-118888 中位數所得366萬日元 約77萬台幣 2022年台灣薪資中位數,男性55.7萬元 女性48.1萬元 日本男女中位數所得 男生418萬日元 女生334萬日元 就名目所得中位數比較 日本還是比台灣高很多 尤其是男生 https://career-theory.net/nenshu-chuouchi-118888#index02 日本租稅負擔率是34.1% 這稅負相當高 所以用可支配所得比較 不客觀 另外用ppp來比較高低 個人認為也不客觀 購買力平價不適合用綜合物價 另外匯率波動會失真 這一年日幣波動就太大 就平均數據 台灣和日本差不多 就中位數數據 日本的中產階級 還是很穩 相比之下 台灣更呈現兩極 歸功於日本產業很多元 雖然科技業停滯不前 但不表示沒有進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13.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17076621.A.0EE.html

05/30 21:45, 10月前 , 1F
結論:在台灣不是電資醫牙準備投胎刷首抽
05/30 21:45, 1F

05/30 21:45, 10月前 , 2F
日韓把非典型就業的部份給剃除,然後你看了還說看這
05/30 21:45, 2F

05/30 21:46, 10月前 , 3F
個才準,台灣真的就是吃了不會做數據的虧
05/30 21:46, 3F
日本中位數統計 並沒有排除 ※ 編輯: kensmile (101.12.113.45 臺灣), 05/30/2024 21:47:16

05/30 21:46, 10月前 , 4F
十多年前是吊打台灣好幾條街 現在慘到小贏...
05/30 21:46, 4F

05/30 21:47, 10月前 , 5F
我在上一篇有貼收入中位數啊,日韓還可能高估
05/30 21:47, 5F
請看文章來源 這篇數據比較準確

05/30 21:47, 10月前 , 6F
台灣那個中位數不用課稅 日本20趴起 又縮小差距惹
05/30 21:47, 6F

05/30 21:47, 10月前 , 7F
感覺蠻怪的,台灣經濟紙面上非常好,怎麼生育率跟韓
05/30 21:47, 7F

05/30 21:47, 10月前 , 8F
國搶1,自殺跟日本互搏
05/30 21:47, 8F
※ 編輯: kensmile (101.12.113.45 臺灣), 05/30/2024 21:49:11

05/30 21:48, 10月前 , 9F
前幾篇有提到日韓非正式員工比例較高的因素 如果算
05/30 21:48, 9F

05/30 21:48, 10月前 , 10F
進去日本不見得收入比較高
05/30 21:48, 10F

05/30 21:49, 10月前 , 11F
日本真的沒有進步 30年原地踏步
05/30 21:49, 11F

05/30 21:49, 10月前 , 12F
你慘了
05/30 21:49, 12F

05/30 21:49, 10月前 , 13F
生育率跟經濟沒啥關係吧 新加坡經濟更好 生育率一
05/30 21:49, 13F

05/30 21:49, 10月前 , 14F
樣倒數
05/30 21:49, 14F

05/30 21:50, 10月前 , 15F
準確的意思是?沒標準化的數字很難跨國比較
05/30 21:50, 15F

05/30 21:51, 10月前 , 16F
也不太懂為何比較可支配所得不客觀 拿到手的錢才是
05/30 21:51, 16F

05/30 21:51, 10月前 , 17F
抽樣統計有其選定範圍,看主要工作,然後是稅前
05/30 21:51, 17F

05/30 21:51, 10月前 , 18F
錢啊 一樣的收入在加州跟在德州很可能就是天與地的
05/30 21:51, 18F

05/30 21:51, 10月前 , 19F
差別
05/30 21:51, 19F

05/30 21:51, 10月前 , 20F
這資料來自厚生省,國稅單位
05/30 21:51, 20F

05/30 21:51, 10月前 , 21F
稅跟PPP不考慮...台灣的生活優勢就是低稅低物價
05/30 21:51, 21F

05/30 21:52, 10月前 , 22F
日本非典勞工很多,有無包括,直接比中位數還是怪
05/30 21:52, 22F

05/30 21:53, 10月前 , 23F
日本給OECD的勞動統計資料也是厚生省提供的
05/30 21:53, 23F

05/30 21:53, 10月前 , 24F
建議你去查人口年齡中位數 就知道日本稅為何那麼重
05/30 21:53, 24F

05/30 21:53, 10月前 , 25F
日本養一堆老人 所以負擔很重 非戰之罪
05/30 21:53, 25F

05/30 21:53, 10月前 , 26F
以台灣目前人口分布,高稅也是很快會來
05/30 21:53, 26F

05/30 21:54, 10月前 , 27F
感覺都是陷入死循環
05/30 21:54, 27F

05/30 21:54, 10月前 , 28F
OECD是整理資料窗口,盡可能標準化,是跟各國政府拿
05/30 21:54, 28F

05/30 21:54, 10月前 , 29F
台灣跟韓國的勞動人口也是快速減少吧,這點很慘
05/30 21:54, 29F

05/30 21:56, 10月前 , 30F
東亞三國都要靠外勞~
05/30 21:56, 30F

05/30 21:58, 10月前 , 31F

05/30 21:58, 10月前 , 32F
台灣綜所稅佔比長年穩定在20%上下 但營所稅已從10年
05/30 21:58, 32F

05/30 21:58, 10月前 , 33F
前的佔比20%上升到30%了 再加上財政穩定度很高 低負
05/30 21:58, 33F

05/30 21:59, 10月前 , 34F
債 看不出來要加稅的理由 (雖然租稅負擔率超級低)
05/30 21:59, 34F

05/30 21:59, 10月前 , 35F
文中有說非正規社員年收中位數只有162萬 差了250萬
05/30 21:59, 35F

05/30 21:59, 10月前 , 36F
不過只要營所稅一直成長 台灣的財政就會很健康
05/30 21:59, 36F
還有 83 則推文
還有 7 段內文
日本派遣比例37% 正式員工比例63% 正式員工中位數417萬 全體中位數366萬 合理啊 ※ 編輯: kensmile (101.12.113.45 臺灣), 05/30/2024 23:14:02

05/30 23:13, 10月前 , 120F
大家講工作賺錢當然是看稅後呀,又不是來養老純享
05/30 23:13, 120F

05/30 23:13, 10月前 , 121F
受公共設施的
05/30 23:13, 121F
其實如果看稅後 未來年金保險的現金流量 也要計算 台灣年金保險收入 差日本太多了 ※ 編輯: kensmile (101.12.113.45 臺灣), 05/30/2024 23:18:35

05/30 23:32, 10月前 , 122F
台日年金保險的提繳率應該有差,日本厚生是提大概
05/30 23:32, 122F

05/30 23:32, 10月前 , 123F
10%吧?一半雇主負擔一半個人強制被提,台灣新制勞
05/30 23:32, 123F

05/30 23:32, 10月前 , 124F
退是基本雇主6%,自提最高是可以到6%,但很多人選
05/30 23:32, 124F

05/30 23:32, 10月前 , 125F
擇不自提;相信日本退休年金是領比較多,但日本老
05/30 23:32, 125F

05/30 23:32, 10月前 , 126F
人勞參率也比台灣高很多,不知道為何在年金比較多
05/30 23:32, 126F

05/30 23:32, 10月前 , 127F
的情況下,老人要工作的比率還比較多呢?
05/30 23:32, 127F
因為日本服務業盛行 非常缺工 超市一堆定時社員 都是老人 70歲以上工作的比例很高 這些人工作時數不多 所以非典型就業總收入 當然就不高 ※ 編輯: kensmile (101.12.113.45 臺灣), 05/30/2024 23:39:11

05/30 23:47, 10月前 , 128F
你自己不去做科技業的,怪誰啊?
05/30 23:47, 128F
幹嘛去科技業 收租就比你高了 我不用奴,但你要奴 還要長時間工作 好個屁 ※ 編輯: kensmile (101.12.113.45 臺灣), 05/30/2024 23:49:42

05/31 04:27, 10月前 , 129F
自殺率應該可以看出端倪
05/31 04:27, 129F

05/31 07:48, 10月前 , 130F
不談可支配所得 還在逃避XD
05/31 07:48, 130F

05/31 08:29, 10月前 , 131F
以前看不到日本車尾燈,現在可以討論誰比較強。
05/31 08:29, 131F

05/31 10:34, 10月前 , 132F
在台灣不是科技業想賺大錢就只能去青島了
05/31 10:34, 132F

05/31 12:18, 10月前 , 133F
上面講啦,要談可支配所得,那年金保險收入也要考慮
05/31 12:18, 133F

05/31 12:18, 10月前 , 134F
然後就像前面文說的,台灣只是錢第一把很多事外部化
05/31 12:18, 134F

05/31 12:19, 10月前 , 135F
如果在某些共同追求的事情上要達到一致的成果
05/31 12:19, 135F

05/31 12:19, 10月前 , 136F
那台灣剩下來實質可支配的所得也高不到哪裡去了
05/31 12:19, 136F

05/31 12:21, 10月前 , 137F
至於覺得從明顯落後到能比高下是種進步者,也不妨
05/31 12:21, 137F

05/31 12:21, 10月前 , 138F
看看日本這一兩年的匯率變化,若非這樣又還好了。
05/31 12:21, 138F

05/31 12:23, 10月前 , 139F
說來說去還是老話:明明頂多就差不多,不必急分高下
05/31 12:23, 139F

05/31 12:32, 10月前 , 140F
樓上想表達什麼?可支配所得已經是所得再分配後的數
05/31 12:32, 140F

05/31 12:32, 10月前 , 141F
子了,家庭繳稅跟社保,與得到各種補助淨貼年金等等
05/31 12:32, 141F

05/31 12:41, 10月前 , 142F
人均國民可支配所得台灣已追過日韓,要政府收入多一
05/31 12:41, 142F

05/31 12:41, 10月前 , 143F
些來改善環境,就得把所得從企業或家庭部門挪一些過
05/31 12:41, 143F

05/31 12:41, 10月前 , 144F
去,那就是部門之間所得分配的問題了
05/31 12:41, 144F

05/31 13:35, 10月前 , 145F
推這篇 真實數據分析
05/31 13:35, 145F

05/31 13:36, 10月前 , 146F
台灣這幾年進步很大沒錯!!但要笑日本人窮還太早
05/31 13:36, 146F

05/31 13:37, 10月前 , 147F
日本是從19世紀末贏到現在,台灣人實領薪水還是沒有
05/31 13:37, 147F

05/31 13:37, 10月前 , 148F
超越日本
05/31 13:37, 148F

05/31 13:39, 10月前 , 149F
現在是半導體業領先日本 不代表舉國贏過日本
05/31 13:39, 149F

05/31 13:42, 10月前 , 150F
追上日本怎麼會變成屌打日本?
05/31 13:42, 150F

05/31 23:10, 10月前 , 151F
老實講台灣薪資統計有偏誤 實際薪資一定更高 有太多
05/31 23:10, 151F

05/31 23:10, 10月前 , 152F
中小企業透過親戚領低薪當員工來節稅了
05/31 23:10, 152F

05/31 23:11, 10月前 , 153F
上次聽到一家年營收破億的公司 他們拆成兩家公司 找
05/31 23:11, 153F

05/31 23:11, 10月前 , 154F
叔叔伯伯當員工報最低薪資
05/31 23:11, 154F

05/31 23:12, 10月前 , 155F
實際員工不到10人
05/31 23:12, 155F
文章代碼(AID): #1cM8AD3k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M8AD3k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