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 想開發藍海市場?先選一片海洋游下去吧!

看板Translation (筆譯/翻譯)作者 (泛舟五湖上)時間6年前 (2019/04/08 14:19), 編輯推噓1(108)
留言9則, 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頁好讀版:https://termsoup.club/choose-direct-client (歡迎訂閱電子報,不漏接我們的文章喔!) 我有一個在特定領域經營自媒體小有名氣的朋友常說「我把自己當成公司來經營」。我問 她為何這樣說,她說當年她打算離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時,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成 為自給自足的自由工作者。她常在思考自己要鎖定哪些客戶,這些客戶在意什麼,他們在 哪裡出沒,如何接觸到他們等等。 除此之外,她還思考該該如何規畫時間,要花多少時間產出她的服務,該進修哪些課程提 升能力,和誰一起合作可以讓她工作起來更順利,以及用什麼工具讓她工作起來更省力。 有一天,她赫然意識到自己想的其實和她老闆想的一模一樣,深深體會自由工作者雖然是 個人,但也應該把自己當成公司來經營。憑著這份體悟和實踐,她在離職的兩年後,已經 在所屬領域做出很不錯的成績,有相當知名度。 自由譯者也是自由工作者,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蒸蒸日上,我們也需要用經營公司 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職涯。如果用比較嚴謹的架構來說,自由工作者(譯者)要思考的問 題有九個: 1.你的客戶是誰? 2.你提供什麼價值給客戶? 3.你的客戶在哪裡? 4.你如何維繫客戶關係? 5.你如何收費? 6.你要做哪些活動才能提供服務? 7.你要有哪些資源才能提供服務? 8.你是否需要合作夥伴? 9.你的成本結構? 這九個問題都很重要,但首先最重要的是第一個問題:你的客戶是誰? 你的客戶是誰 我們討論過譯者的客戶可分成兩大類:直接客戶與間接客戶。間接客戶通常是指翻譯社或 語言服務供應商(LSP),譯者在和間接客戶往來時工作內容相對單純,只要你能接受翻 譯社給文件內容、價格和截稿期限,並如期把翻譯(語言轉換)做好,翻譯社通常很樂意 繼續和你合作。至於案子從哪裡來,該如何和客戶維繫關係,這些你都不用煩惱,翻譯社 自然有人會做這些事。 但如果你希望提高收入,或希望自己在翻譯產業裡不只是個外包或代工角色,那麼除了翻 譯之外,你確實應該像我的朋友那樣多思考上述九個問題,也就是思考如何開發你自己的 直接客戶。在這九個問題裡,最重要、也是你第一個要回答的問題是:「你的客戶是誰? 」這個問題是其他八個問題的起點,只有當你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後,才能回答其他問題。 為什麼決定客戶是誰很重要 當你決定要自行開發客戶時,第一個要問的是你要開發哪一種客戶。你也許會想:「我不 能什麼客戶都盡量開發嗎?這樣客戶不是比較多嗎?」答案是不可能。首先,你的時間有 限,什麼都做就表示什麼都做不好、做不深;其次,中低進入門檻的領域往往已成紅海, 藍海都在深水區,所以想要得到較高的報酬和地位,勢必需要往專門且深入的領域去。 就我認識的國內外譯者來說,凡是收入在高端的人,沒有一個人是什麼都賣的「大賣場」 ,全部都是在特定領域耕耘了幾年的「精品店」。這些譯者典型的發展路徑是先經過一段 摸索和學習後,逐漸確定自己要深入的領域,然後在翻譯、專業領域知識和行銷這三者耕 耘不輟,才有現在的高收入。 如何決定你的客戶是誰 如何決定你的客戶是誰?這裡有三個方向供你思考: 1.你的專業背景:你是否有擅長的領域?如果有,可以考慮從該領域下手,因為這是你目前 最快可以切入的利基; 2.你的興趣:你若沒有特別擅長的領域,可考慮從你有興趣的領域下手,因為有興趣的事情 做起來才容易堅持下去; 3.盤點你過去的客戶:在你過去接觸過的客戶裡,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客戶?為什麼?把原因 鉅細靡遺寫下來。 當你大概知道你想往哪個領域發展時,請記得一定要先了解這群客戶。 了解客戶 我們常說「了解客戶很重要」,但到底要了解客戶什麼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項目: 客戶背景: 1.產業:客戶屬於哪個產業?產業特性是什麼?是毛利相對較高或低的產業?客戶在產業裡 的哪一個位置,是上中下游的哪一段?客戶的產品是什麼?客戶的客戶是誰,是企業( B2B)或一般大眾(B2C)?客戶所在的市場狀況如何? 2.位置:雖然現在網路很發達,理論上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可以是譯者的潛在客戶,但的確 有些客戶就是偏好和當地譯者合作。它們認為在同一個國家不僅語言相通且無文化隔閡, 時區和工作時間也相同,有需要時也可當面互動。所以,請確定你想鎖定的客戶是不是這 種類型。如果是你想開發特定客戶但它們幾乎都在國外,而且通常都和當地譯者合作,你 是否能夠提供當地譯者無法提供的利基,讓它們樂於和你合作? 3.階段:客戶目前處在哪個發展階段?是新創、擴張還是成熟階段?一般來說除非拿到很多 投資,否則新創公司的付費能力普遍不高。處在擴張階段的公司則是不錯的客戶類型,因 為它們為了擴大市場通常較願意花錢購買周邊服務,包括翻譯。成熟階段的客戶有時候很 在意縮減成本,因為它們的市場已經成熟,可以開拓的空間有限,因此容易往削減成本的 方向思考。 4.風格:客戶是保守/積極、官僚/開明、緩慢/迅捷等?這些會影響你和客戶合作時的要 付出的溝通成本。通常越積極、開明、迅捷的客戶,溝通成本越低。喔,對了,別忘了還 有你的情緒成本! 客戶行為1.用途:客戶購買翻譯服務的用途是什麼?是用在庶務性(產品手冊、年度報告)、行銷性 (募資文案、公關稿)或市場開發(本地化)的情境?不同目標會影響客戶付費意願。 2.目標:客戶購買翻譯服務想要達成什麼好處或避免什麼壞處?有時候客戶購買翻譯服務是 出於法規規定,有些則是為了開發市場。像這兩種是很不一樣的目標,不同目標會影響客 戶付費意願。 3.金額:客戶每次購買的金額多少?每年購買的總金額多少?每年購買的金額呈上升或下降 趨勢? 4.頻率:客戶每年購買的頻率如何?有沒有淡旺季?如果有,購買翻譯服務的淡旺季和客戶 營運本業的週期有何關係? 5.決策過程:客戶決定委託案子的過程為何?他們習慣上網找譯者,還是透過熟人找譯者? 找到潛在譯者之後,他們都用什麼方式確認譯者是否合格?確認後,要經過哪些人核可才 會正式委託?誰是最後的決策者?決策者在公司裡是什麼職位?整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 你是否能直接和決策者互動?哪些人可以影響決策者? 了解客戶永遠不嫌多,能夠帶著人類學家「做田野」的精神去了解客戶更好,因為你越了 解它們,你就越能夠給它們無法抗拒的服務。 算出你每年潛在的收入和溝通成本 當你知道客戶的上述細節後,你就可以大概算出你未來每年的收入,以及為了得到這些收 入可能要花費的溝通成本,這是我們判斷是否要投入某個專業領域重要的依據。 我認識一位譯者從來不接某種機關團體的案子。不管案子的價格多好,她不接就是不接, 她說這類機構的官僚積習太深,溝通成本過高,所以她早已把這類單位列為拒絕往來戶。 千萬不要小看溝通成本這件事,很多案子做到後來讓人痛不欲生,往往是因為溝通問題, 而不是翻譯或專業的問題。 還有一位從事行銷翻譯的外國譯者,說他從不把新創公司當成他鎖定的對象,因為這類公 司通常付款能力有限,付不起他開的高價,所以他不會浪費時間鎖定它們。他盯著的通常 是擴張中或成熟的中大型公司,因為這些公司的付款能力較強。 至於我個人的經驗是,我和像律師、會計師、設計師等專業人士合作通常都很愉快,因為 他們本身都在賣專業,了解專業的價值,和他們合作不用費太多唇舌解釋為何某個文件要 價每字台幣 5.0 元。他們雖然要求較高,但只要使命必達,他們付款通常也很乾脆。 你心目中已經有哪些想開發的客戶了嗎?如果有,趕快把它們拿出來研究分析一下,分析 得到位是很重要的開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30.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anslation/M.1554704349.A.8EE.html

04/11 12:35, 6年前 , 1F
我是自由譯者,曾在翻譯公司上班,後來改為在家,接同公司
04/11 12:35, 1F

04/11 12:35, 6年前 , 2F
案件,前後已20年。
04/11 12:35, 2F

04/11 12:36, 6年前 , 3F
個人認為,翻譯與經營翻譯公司是兩回事。喜歡做翻譯,就好
04/11 12:36, 3F

04/11 12:36, 6年前 , 4F
好做翻譯,對經營有興趣,就好好經營。
04/11 12:36, 4F

04/11 23:46, 6年前 , 5F
溝通成本是個好概念
04/11 23:46, 5F

04/15 12:08, 6年前 , 6F
開翻譯社的確是另一門專業,但這裡說的是還是個人往
04/15 12:08, 6F

04/15 12:09, 6年前 , 7F
利基市場發展的方法,我在國內外都有看到做得很好的
04/15 12:09, 7F

04/15 12:10, 6年前 , 8F
自由譯者,他們也都不是翻譯社,但收入和生活品質都
04/15 12:10, 8F

04/15 12:11, 6年前 , 9F
很好。我想分享的主要是這部份。:)
04/15 12:11, 9F
文章代碼(AID): #1SgkVTZk (Translation)
文章代碼(AID): #1SgkVTZk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