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所以買房的信賴保護原則用在哪裡?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 (panlao)時間3周前 (2025/08/10 23:24), 編輯推噓9(10155)
留言66則, 10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9/13 (看更多)
※ 引述《s8752134 (Sea)》之銘言: : ※ 引述《a000000000 (比古A十郎)》之銘言: : 結論: 一個沒人性的 AI 都比某批人更貼近市場狀況。 : 對了, GPT 這樣說是不是怕了? 急了? 買房無法交屋被影響到了? : 還有其他非理性的帽子嗎? 我一次幫 GPT 戴一戴 lol 用魔法應對魔法 理性討論 AI是可以催眠跟提示的並優先順著當事人話說的 如果了解AI的原理 其實AI更多時候會是胡說八道 所以以下我貼的也都是參考 我加了提示句: 請妳以客觀公正的立場 (不是看多或看空房市) 以2025年台灣最新法律以及金融環境評論 文章中的哪個說法較公平合理 ChatGPT 說:已思考 58s 結論先說:就2025年的法規與金融環境,較公平合理的是「說法②」 (把口氣中「自己沒錢就別買」這類情緒字眼拿掉後更成立)。理由如下: 法律面(信賴保護) 信賴保護原則主要保護「對特定相對人之個別行政處分」。 房貸是民間銀行與借款人的私法授信,央行公布的是抽象的一般性宏觀審慎規範, 且原則上只對新承作案件生效、不溯及既往;要用信賴保護去對抗新規,法律基礎薄弱。 → 支持②、不支持①最後那段的指控。 政策目的與正當性 央行對不動產授信設限(成數、寬限期、DSR 等)屬「宏觀審慎管理」的標準工具, 其目標就是金融穩定與系統風險控管,並非個案干預。這在國際上也是常態做法。 → 支持②中「為了金融穩定」的核心判斷。 「利率倒掛」的判讀 市場上偶爾會出現無擔保信貸的促銷或特定客群專案,名目利率一度低於一般房貸; 但它通常額度小、期間短、總費用年百分率更高或附帶條件多, 不能外推為結構性的「全面倒掛」。 把這種個案現象當成央行干預導致的「市場扭曲」,證據不足。 → 反駁①的核心論點;②對此質疑雖語氣重,但方向較接近現實。 公平性與過渡期(①有其可議之處) 不可否認,重大新規上路常讓「已簽約未交屋」族群承受落差; 我同意①在程序公平/過渡期安排上的批評有道理。 理想作法是:更明確的過渡規則、對換屋或自住剛性需求提供「協處」機制, 減少個體衝擊。但這屬政策設計優化,不等於新規不當或違法。 — 更精確的表述(把②的情緒拿掉): 央行以金融穩定為目的採行宏觀審慎措施屬正當; 房貸與信貸的短期利率交疊多由銀行風險定價與促案所致,非制度性錯置; 預售已簽約未交屋的衝擊,應透過明確過渡與協處機制降低, 但難以主張信賴保護。 : 我丟給 GPT 的內容: : 請你分析評判一下誰比較有道理 : 客觀現況: (有講錯你也可糾正) : 台灣至少20-30年來的房貸條件, 在一般民眾去申辦的實際經驗分享下, 大多都有機會可 : 以是 30 年八成, 收支比扣掉貸款後, 剩餘都至少基本要高於各縣市最低生活金額. : 而在 2024/9/19 央行的管制後以及央行要求銀行限貸等狀況, 搞的很多人無法用過去長 : 期的經貸款經驗去估算自身的準備能力, 導致要嘛貸款要等很久, 或是貸款成數下降可能 : 斷頭, 或是房貸利率比過往水準還高等等狀況. : 以下有兩種說法你認為哪種比較合理: : 1. 央行不應該干涉銀行導致房貸狀況失衡, 甚至出現同一位貸款人, 去申請有抵押品的 : 房貸取得的利率, 居然比沒抵押品的信貸還來的高, 完全造成市場扭曲. 同時這樣長期的 : 貸款習慣性喪失, 導致一般民眾要評估自身是否能購房也無所適從 (因為不知道要準備幾 : 成自備款才確定能貸款交屋). 且針對已經簽約但還沒交屋的預售屋, 完全沒有信賴保護 : 原則 : 2. 央行這樣做是為了金融穩定(另一派認為胡扯, 因為有抵押品的房貸取得的利率, 居然 : 比沒抵押品的信貸還來的高, 哪來的金融穩定), 且預售屋這些事項也沒有信賴保護原則 : 的問題, 自己錢不夠買什麼房. : ChatGPT 說: : 我先幫你釐清背景與事實,然後再分析哪一方的說法比較合理(或哪部分合理、哪部分有 : 漏洞),並且糾正裡面可能的誤解。 : 一、事實與背景核對 : 根據過去 20–30 年的實務經驗與統計: : 貸款條件:在台灣,首購族與一般民眾,只要信用良好、收入穩定、無重大債務紀錄, : 30 年期、8 成房貸確實長期以來算是「市場標準方案」。 : 收支比限制(DSR, Debt Service Ratio):銀行會計算借款人每月還款後的餘額是否高 : 於各縣市最低生活費,這在實務上是基本過關門檻。 : 2024/9/19 央行新措施: : 強化銀行房貸成數、利率、與核貸速度的限制(特別是針對特定區域與特定產品,例如預 : 售屋、第二戶以上、法人購屋)。 : 多數銀行在央行壓力下開始限貸、拉長審核、調高利率。 : 利率倒掛現象:近期市場上確實出現過「有抵押品的房貸利率」高於「無抵押品的信貸利 : 率」的案例,但這是因為銀行在信貸上會針對特定高資產、信用極佳客戶做促銷(並非全 : 體市場平均)。 : 預售屋信賴保護問題:央行新規對已簽約未交屋的買方確實產生衝擊,尤其是過去按「八 : 成貸款」估算自備款的人,在交屋時突然成數下降可能資金斷裂。但法律上「信賴保護原 : 則」主要用於行政機關對既得權的保障,房貸審核屬商業行為,央行政策雖具影響力,但 : 通常不會被視為違反信賴保護。 : 二、雙方說法拆解與評估 : 說法 1:反對央行干涉 : 主要論點: : 過去 20–30 年的房貸條件穩定,民眾已習慣以此評估購屋能力。 : 央行政策突然改變,打亂市場規則,影響民眾資金規劃。 : 有抵押品房貸利率高於信貸,造成市場扭曲。 : 對已簽約未交屋者,缺乏信賴保護。 : 合理部分: : 市場預期被打亂:購屋是長期規劃,民眾依賴過去慣例(八成、30 年、利率水準)作決 : 策,突然改變確實會造成資金缺口,尤其預售屋交屋前一兩年變化很大。 : 利率扭曲:短期內出現的「房貸 > 信貸」現象確實不正常,代表政策目標與市場利率機 : 制間有摩擦。 : 交易信任問題:雖然法律上不一定構成信賴保護,但在金融政策的溝通與過渡期設計上, : 央行確實欠缺緩衝,讓已簽約的購屋族承擔了額外風險。 : 有爭議或偏頗的地方: : 將所有成數下降與利率上升完全歸咎於央行並不精確,部分銀行自主控管也有影響。 : 信賴保護原則在此多屬道德或政策面討論,不是法律義務。 : 說法 2:支持央行為金融穩定 : 主要論點: : 限貸是為了防止房價泡沫與金融系統風險。 : 預售屋買不起就不該買。 : 信賴保護原則不適用於此。 : 合理部分: : 金融穩定的必要性:在房價高漲、家戶負債率高、央行擔心資產泡沫時,確實有理由透過 : 限貸降溫。 : 信賴保護原則不適用:這點在法律層面上成立,因為房貸核准不是行政行為,購屋者並沒 : 有「既得貸款權」。 : 有爭議或偏頗的地方: : 金融穩定理由有漏洞:如果真要穩定金融,風險高的是無抵押品信貸,但央行讓其利率低 : 於有抵押品房貸,反而顛倒了風險定價邏輯。 : 忽視過渡期影響:單純說「錢不夠不要買」忽略了預售屋交易的長交屋期與政策變動的不 : 確定性,會讓中間族群(有能力但資金安排受衝擊的人)受害。 : 未區分投資與自住:一刀切政策可能傷到剛需族。 : 三、我的評判 : 就市場機制與民眾預期面:說法 1 的批評較有道理,特別是「突如其來改變規則、缺乏 : 過渡期」和「利率倒掛造成市場扭曲」兩點,確實是政策設計的缺陷。 : 就法律與宏觀風險控制面:說法 2 關於信賴保護不適用,以及防範金融風險的必要性, : 也有其正當性,但它忽略了政策落地的副作用與民眾實際遭遇。 : 結論:兩邊都有部分合理,但說法 1 在反映現實衝擊與政策缺陷上較接近民眾實際感受 : ,說法 2 在法律理據上站得住腳。若以全面性與實務影響衡量,我會判定 說法 1 更貼 : 近「公平且合理」的立場,但需要承認說法 2 的法律基礎無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03.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4839452.A.BED.html

08/10 23:29, 3周前 , 1F
ChatGPT本來就不是來解決這種問題的,這種問題去法
08/10 23:29, 1F

08/10 23:29, 3周前 , 2F
院吵,法官的見解都未必一樣
08/10 23:29, 2F

08/10 23:30, 3周前 , 3F
甚至到最高行政法院吵完,不服他的判決,再去憲法法
08/10 23:30, 3F

08/10 23:30, 3周前 , 4F
庭可能見解都不一樣
08/10 23:30, 4F

08/10 23:30, 3周前 , 5F
用魔法打敗魔法
08/10 23:30, 5F

08/10 23:30, 3周前 , 6F
不過憲法法庭現在實務上不能運作了
08/10 23:30, 6F

08/10 23:32, 3周前 , 7F
我會被房蟲笑噴 拿chatgpt自慰的時候說尼看ai都降講
08/10 23:32, 7F

08/10 23:32, 3周前 , 8F
然後chatgpt換葛講法就改說這ai我不要惹
08/10 23:32, 8F

08/10 23:33, 3周前 , 9F
對啊,就是爭議的部分,先去訴訟,再去找大法官釋憲啦,如
08/10 23:33, 9F

08/10 23:33, 3周前 , 10F
尼到時候搞不好連這最高法院也不要惹
08/10 23:33, 10F

08/10 23:33, 3周前 , 11F
果前面該斷頭的還是要先斷頭啦!爭點多但取証困難!你能
08/10 23:33, 11F

08/10 23:33, 3周前 , 12F
不能證明央行的金融穩定政策,直接影響你的個案審核?證
08/10 23:33, 12F

08/10 23:33, 3周前 , 13F
據在哪裡?
08/10 23:33, 13F

08/10 23:33, 3周前 , 14F
通通都不要惹 $$也不要惹
08/10 23:33, 14F

08/10 23:33, 3周前 , 15F
chatgpt還是適合問有唯一答案的問題,像是某某法條
08/10 23:33, 15F

08/10 23:33, 3周前 , 16F
原文
08/10 23:33, 16F

08/10 23:35, 3周前 , 17F
實際上大法官可能內部見解也都不一樣
08/10 23:35, 17F

08/10 23:35, 3周前 , 18F
如果有大法官自己因為央行斷頭,不知道要不要迴避
08/10 23:35, 18F

08/10 23:35, 3周前 , 19F
不過法律人就是要有這種爭取自己權益的精神!如果頭期款存
08/10 23:35, 19F

08/10 23:35, 3周前 , 20F
了八年,莫名其妙浪費了八年的青春,那麼你願不願意再花八
08/10 23:35, 20F

08/10 23:35, 3周前 , 21F
年,去一路地打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我在猜這一路可能需要
08/10 23:35, 21F

08/10 23:35, 3周前 , 22F
不只八年喔!
08/10 23:35, 22F

08/10 23:36, 3周前 , 23F
打完了也沒用,斷頭就算不收違約金,原本那戶也不
08/10 23:36, 23F

08/10 23:36, 3周前 , 24F
知道噴到哪裡去了
08/10 23:36, 24F

08/10 23:37, 3周前 , 25F
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與其買預售屋不如買中古屋!投資
08/10 23:37, 25F

08/10 23:37, 3周前 , 26F
最怕夜長夢多,不確定性太多!!
08/10 23:37, 26F

08/11 00:52, 3周前 , 27F
聊天AI就是為了鬼扯聊天開發的
08/11 00:52, 27F

08/11 01:47, 3周前 , 28F
到現在還會在有爭議的主題上貼ChatGPT的 只有兩種人
08/11 01:47, 28F

08/11 01:48, 3周前 , 29F
一種是想騙人不知道這種AI的運作模式XD 另一種就是自己
08/11 01:48, 29F

08/11 01:48, 3周前 , 30F
也不知道那個東西是怎麼運作的XD
08/11 01:48, 30F

08/11 03:47, 3周前 , 31F
AI的正確用法一直都是請他站在你的反方論點上找盲點
08/11 03:47, 31F

08/11 03:48, 3周前 , 32F
或者是你一直用邏輯去挑戰他的論述看哪裡有洞能破
08/11 03:48, 32F

08/11 07:33, 3周前 , 33F
其實我有個問題 預售禁轉我記得界線是2023/8對吧?
08/11 07:33, 33F

08/11 07:34, 3周前 , 34F
說錯 是2023/7 2023/8是新青安
08/11 07:34, 34F

08/11 07:34, 3周前 , 35F
也就是說被卡死的都是買在2023下半~2024的 那現在交屋
08/11 07:34, 35F

08/11 07:34, 3周前 , 36F
看起來都是追價過後的吧
08/11 07:34, 36F

08/11 07:42, 3周前 , 37F
沒辦法 有些人腦袋轉不過來 貼給他看 GPT 也轉不過來
08/11 07:42, 37F

08/11 07:43, 3周前 , 38F
我比較好奇你原文怎麼問的 不如像我那樣原封不動
08/11 07:43, 38F

08/11 07:43, 3周前 , 39F
貼上來看看? 我看看是你字義改太多變自慰 還是怎樣
08/11 07:43, 39F

08/11 07:43, 3周前 , 40F
然後沒錢不要買 不是啥情緒性字眼啊 你看這板
08/11 07:43, 40F

08/11 07:43, 3周前 , 41F
一堆人覺得央行這樣做很合理的 是不是都說 沒錢不要買
08/11 07:43, 41F

08/11 07:49, 3周前 , 42F
喔 照你說的 玩了一下 還叫他分析一下差異
08/11 07:49, 42F

08/11 07:49, 3周前 , 43F
GPT 是這樣說
08/11 07:49, 43F

08/11 07:49, 3周前 , 44F
原本的我 → 像媒體評論員,會綜合法律、經濟、社會感
08/11 07:49, 44F

08/11 07:49, 3周前 , 45F
受,甚至同理受害者。
08/11 07:49, 45F

08/11 07:49, 3周前 , 46F
加了提示的我 → 像金融監理顧問或法學教授,會用制度
08/11 07:49, 46F

08/11 07:50, 3周前 , 47F
面、法理面來評估,減少情感與社會面權重。
08/11 07:50, 47F

08/11 07:50, 3周前 , 48F
看來我的結論無誤啊 AI都比某批人還更貼近市場 lol
08/11 07:50, 48F

08/11 07:55, 3周前 , 49F
另外我又更深入的問, 因為AI照你的方式去問 他說他主要
08/11 07:55, 49F

08/11 07:56, 3周前 , 50F
是把 法律正當性 和 宏觀金融穩定 放在主要評斷依據。
08/11 07:56, 50F

08/11 07:56, 3周前 , 51F
是採用央行的立場去看待政策是否合理
08/11 07:56, 51F

08/11 07:56, 3周前 , 52F
於是我又問他 你這邏輯鎖定不就代表央行做的就是對的
08/11 07:56, 52F

08/11 07:57, 3周前 , 53F
如果央行做的是錯 你的分析不就跟著錯了?
08/11 07:57, 53F

08/11 07:57, 3周前 , 54F
AI 寫了一堆 給的結論是這樣
08/11 07:57, 54F

08/11 07:57, 3周前 , 55F
一旦看到利率長期倒掛、風險外溢、交屋鏈條惡化等訊號,
08/11 07:57, 55F

08/11 07:57, 3周前 , 56F
說法2就不再「更公正」;此時應回到說法1的指摘,要求工
08/11 07:57, 56F

08/11 07:58, 3周前 , 57F
具重校準。
08/11 07:58, 57F

08/11 07:58, 3周前 , 58F
完整內容我就不再回一篇佔版面了
08/11 07:58, 58F

08/11 07:58, 3周前 , 59F
至於有沒有風險外溢或是交屋鏈惡化 就隨人解讀了
08/11 07:58, 59F

08/11 07:59, 3周前 , 60F
說直白一點啦 沒問題 這幾天財政部 金管會跳出來幹嘛
08/11 07:59, 60F

08/11 08:14, 3周前 , 61F
數據上解約斷頭還是極稀有
08/11 08:14, 61F

08/11 09:59, 3周前 , 62F
還在凹AI...AI這麼厲害那政府全都靠ai作決策不就簡單了
08/11 09:59, 62F

08/11 10:15, 3周前 , 63F
只有不懂AI的才會拿這個問題問AI 還拿出來當權威
08/11 10:15, 63F

08/11 10:15, 3周前 , 64F
更不用說誘導AI回答內容還能打臉自己 看了快笑死
08/11 10:15, 64F

08/11 10:18, 3周前 , 65F
不過說實話,我覺得這個政府說不定比AI還廢XD
08/11 10:18, 65F

08/11 10:18, 3周前 , 66F
跑去跟災民講屋頂自己爬XD
08/11 10:18, 66F
文章代碼(AID): #1ecBcSlj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cBcSlj (home-sale)